太動人了,終於火了!
上映11天,票房破9000萬,80000人,為它打出了今年國產片最高分——
《出走的決心》。

這部根據50歲阿姨自駕遊真人故事改編的電影,給了當下很多人一種史無前例的精神衝擊。
它的故事很簡單:一位普通的家庭婦女,受不了,忍不下去,憤而離家。
它的核心也很複雜,因為出走,她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作為一部女性題材電影,它只講了一件事。
但它泛起的漣漪,震盪出了無窮無盡的心碎往事。

2020年,一個叫蘇敏的中年婦女,受不了為丈夫洗菜做飯,操持家務,遭受冷眼與打罵的生活,她開著一輛大眾polo,決定出走。
4年了,她仍在路上。

《出走的決心》,拍的是蘇敏,也是一箇中國女人的前半生。
詠梅飾演的中年婦女李紅,曾經是懷揣夢想與純真的女青年。

18歲,
她熱愛學習,想去看真正的高山,想象著馬上能考入大學。
但在高考前夜,父親以沒錢供弟弟上學為由,私自替李紅辦了退學。
就此扭轉了她原本美好的人生。
“你能不能分擔分擔,別光想自己。”

25歲,只有高中學歷的她,成了別人的妻子,想要有自己的事業。
得到一份凌晨掃大街的工作,高興得跳了起來:她不想靠別人。
無論姿態多低,她都要買一個漂亮的玻璃花瓶,插上心愛的塑膠花。
像歐洲小說裡的女主一樣,漂亮,獨立,生活五彩斑斕。

35歲,有了女兒,被迫下崗打零工,成了全職主婦。
蜷縮在丈夫的陰霾下,洗衣做飯,要讓丈夫在外人面前抬得起頭。
但因為多買了幾塊錢的肉,要被罵。
“誰家老孃們不聽老爺們的話!”

55歲,好不容易,女兒工作成家了,她想了30年,要去一次高中同學聚會。
結果,她當姥姥了。
女兒女婿要工作,她只能替孩子照顧外孫的飲食起居,接送上學。

片中的丈夫孫大勇呢?不僅是甩手掌櫃,理所應當要人伺候,還不斷剝削妻子,貶低她的人格和付出。
片中有兩個細節讓人難受,一是李紅不敢殺魚,孫大勇拽著她的手狠狠把魚砸死。
“裝什麼大小姐,你就是懶!”

二是李紅帶孩子操持家務精疲力盡,孫大勇指責她帶孩子是另有所圖。
李紅崩潰,確診中度抑鬱,拿起刀對著自己的胸口狠狠戳了下去:
“我圖啥,你告訴我,我圖啥啊!”

很多人說,這不就是大部分人的平常生活嗎,她在不滿什麼?
丈夫說,好好的怎麼會抑鬱,就是事多。
可是這背後難道不是丈夫長達30年安然享受,與妻子的犧牲嗎?
“殺魚”,殺死了她的純真;“冷漠”,磨滅了她最後的希望。

她的隱忍被當做常態,她的一生都被偷走了。
所以當55歲的李紅決定要考駕照去自駕遊,所有人都笑她。
教練說她又笨又學不會,丈夫罵她神經病。
可她只是想出去看看,日子還有沒有別的活法。

等她拿了駕照,一向支援她的女兒又勸媽媽,能不能再忍忍,等孩子長大了再出去。
李紅畢生都在等。

年輕時等著上大學,退學後等著嫁人,等著找到工作,等著孩子長大,等著離婚,等著終有一天有支配人生的權利。
結果孩子長大了,外孫也等著她照顧,等他們上幼兒園、上小學、長大成人……
從小家捲入大家,從女兒熬成外婆。
這是這個時代多少女性的哀歌。

一個女性,被要求做好女兒、好老婆、好媽媽、好外婆,耗盡了大半輩子。
煎熬過了一個又一個所謂的人生節點,總覺得以後會好的。
試問,她什麼時候能做自己?等到何時才能擁有自己的曠野?
而當中又有多少“李紅”有悔悟的勇氣,有出走的決心。

在一個又一個寒冬後,看著一家子仍然等著她看顧,丈夫的衣來伸手,女兒剛轉正的工作,叫著要姥姥的外孫。
李紅不想等了,丟下兩句話:
“你們的事,我不管了。”
“妞,孩子你自己想辦法吧。”

深夜,年過天命的李紅驅車離開了家,從前的日子,過夠了,不回去。
“山路,野路,總會有路。”
她在路上結識了很多自駕的朋友,他們說:
別回去了紅姐,繼續往前開吧。


現實與電影在這一刻匯合。
蘇敏出走,被丈夫說精神失常;李紅穿上夢想的紅裙畫上口紅,丈夫說她跟鬼一樣。
令人膽寒的是,即便電影拍得那麼殘酷,生冷,依然有很多網友說:
經歷過的人都知道,還是拍得保守了,現實比這個更可怕。

“姜武還是像演的,沒有我爸嚇人。”
“讓我爸來演,能拿奧斯卡。”
一句句調侃背後,是更觸目的事實。
“瘋了”的,究竟是女人,還是另有其人。

銀幕外的蘇敏阿姨,在前段時間回了趟家,目的是辦離婚手續。老公張口便是“還知道回來,混不下去了吧”,然後要價50萬才肯簽字。
因此,當有人說這是拍給無數女性看的電影,我卻覺得,男性更應該看女性是如何被壓榨,她們的精神如何壓抑痛苦,又是如何覺醒的。

女性成功的敘事是有的。
比如飾演李紅的詠梅,在自己的人生中,向來有出走的決心。
二十出頭步入社會,風華正茂的年紀,被很多富商追求。
她不甘心過依附的生活:既然男人可以賺大錢,女人為什麼不可以?
她當演員,愛騎馬愛自由,一邊拍戲,一邊隨時驅車去看世界。

片中飾演李紅女兒曉雪的吳倩,兩年前剛離婚。
在經歷了痛甩渣男的苦,被全網質疑“只剩疲態”後,她選擇“當”李紅的女兒,正式迴歸。
這個角色來得太是時候,曉雪工作遇到瓶頸,求職被卡性別,媽媽飽受煎熬,同為女性的她選擇讓媽媽遠走高飛。
於是,這個角色也成了“出走”吳倩人生中的一環。

《脫口秀大會》上,Echo曾講過自己二姐的故事。
她們三姐妹生在重男輕女的的山村,二姐性子倔成績差,經常被父母打罵,14歲那年,二姐決定出走。

在她和大姐幫助下,二姐瞞著父母去了深圳打工。
距今14年了,學歷低、年紀小、無人照顧的二姐,在逼仄的城中村出租屋裡,卻有一種心酸的快樂。
這是平凡女性在絕境中追尋自己的經歷。

而這個社會更多的,是“李紅”失敗了的敘事。
最新的《十三邀》,許知遠採訪了著名植物畫家曾孝濂的妻子張贊英,當被問到先生是如何吸引到她的。
年老的張贊英說,他除了畫,有什麼吸引我的。
在長達數十年的婚姻中,早年張贊英為他劈柴燒火做飯,照顧飲食起居,丈夫沒有幫過她的忙。

她想出去走走的,但一切精力都花在了丈夫身上,丈夫五穀不分,一步也離不開她。
他說去哪就去哪,他吃剩的留給她吃,這是父母教給她的“道理”。
而張贊英得到的,是埋怨,是依附,是“怎麼不能做得好一點。”

這當中,縱然有時代與個人選擇的無奈,但更多的是女性作為妻子被捆綁,被束縛的艱難人生。
說什麼“賢妻良母”,實則是免費保姆。

張贊英說若有下輩子,一定不和他過了,沒有來生。
“如果有來生的話我絕對,走我自己的路。”
作為名人的妻子,她仍然有太多苦衷,那更多平凡的“張贊英們”,她們的委屈、無奈與掙扎,又去向何處呢。

我想,這正是女性敘事被拍出來,更多女性站出來講述自己的孤獨與強大,捍衛自我的意義。
像Echo說的:“女性出走的故事並不是為了博眼球,或者在觀眾們倒吸一口涼氣的間獲得憐憫,都不是,最重要的是被看見。”
只有當一個個個體被看見,才會爆發出無窮的力量,延綿傳遞。
憑什麼你們那麼安然享受“妻子”和“媽媽”的付出,李紅說:我跟你們是一樣的。

一個女性,要走多遠的路,才能看清世界,看到自己。
出走不是一瞬間的頭腦發熱,它必定是經過漫長歲月侵蝕泯滅後,重生的決心。
正如影片中向每個女性傳達的:
“我讀那麼多書,從來不是為了成為誰的誰,而是為了看這個世界;
花是如何開的水怎麼流,太陽何時升起夕陽又如何落下。”

人生有太多選擇,儘管選擇總可能有遺憾,去做就是了。
所以“李紅”不會再回到過去,哪怕前方艱險,路遙漫漫,但前路總比眼前的死路強。
不要擔心。
“山路,野路,總會有路。”
“走我自己的路。”
祝福每一位女性。
-End-
weibo @時尚InsLady 小紅書/影片號 @InsLady




INSLADY




關鍵詞
李紅
電影
女兒
孫大勇
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