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今天是中秋節,晚飯後送娃去學校。
娃正在經歷青春期,叛逆、迷茫,急於向世界證明自己,又亂作一團毫無章法。像一頭小小的困獸,拼命爬著他人生中第一個精神陷阱。
我想靠近他,幫助他。但他抗拒我。只要我傳遞出一點點:寶貝,媽媽幫你,好嗎?他都豎起他的小尾巴:不要,不要,你走開。
我無法靠近他。只有遠遠陪著,看著,等著。
颱風後的天好藍啊,夕陽把學校鍍了層金,晚風拂柳,遠處有個白月亮。
我的長髮少年,一隻肩膀背書包,一隻肩膀背貝斯,一手行李箱,一手提畫夾,一步一步走在晚霞裡。校門關上那一刻,我喊了句:記得吃早飯啊。
他沒有回頭。晚風輕輕拂過他的長髮。
二、
送完娃,去看了場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出走的決心》。
我的左邊坐了一對年輕的情侶。看見電影裡播中老年夫妻的吵架和冷暴力,兩人不由自主說了一句:好壓抑啊。
他們不知道,隔壁這個把鴨舌帽壓得低低的中年婦女,看見女主角跟老公吵架,因為一句“圖什麼“,往自己胸口紮了一刀。她破防了,在落淚。
他們肯定不知道,婚姻中的壓抑、委屈,如果經年累月,那東西一旦點燃,勢如破竹。以及,這種痛苦,經歷過,才知曉。
電影說好不好,說不好也挺好。最大的不足是,只講了出走的第一層。從家裡把車開出去。開出去之後呢?其實那個才是關鍵。
娜拉出走,可以憑一時意氣,娜拉出走之後呢,少有人去講述。
電影收尾處,播了很多故事原型蘇敏阿姨開著她的小Polo,在全國各地自駕的影片片段。不知道為啥,當我看著蘇阿姨,舉著自拍杆,對著鏡頭說,你們看,我現在體力是不是很好?以及,她大笑著,躺在雪地裡的瞬間,我的眼淚,大顆大顆,砸在衣領上。
哭得氣勢洶湧。沒帶紙巾。
左手坐著的小情侶,不會懂。右手邊的男士,也不會懂。
只有同樣曾經被困在婚姻裡的女人,才明白。什麼叫,我被困住了。
我想換個活法。
三、
中秋節,團圓日。
我們都彼此送著祝福。但我們又各有人生困境。
娃爬娃的,我爬我的。
人活著,就是不斷的爬坑,不斷的出走。至死方休。
願遠方的你,有爬坑的心力,也有出走的勇氣。
人活的,就是一個生命力。
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