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底層最快的方式:數字戒斷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2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選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洞見·時筠
人們創造了工具,結果工具反過來塑造了我們。
♬ 點上方播放按鈕可收聽洞見主播林靜朗讀音訊
前幾天刷到一條新聞。
亞馬遜森林深處的馬魯博,是個與世隔絕的原始村落。
去年,透過馬斯克的星鏈,他們終於通上了網。
本以為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結果沒想到原始部落也逃不出網際網路的誘惑。
一開始其實還挺好。
他們透過網際網路可以和遠方的親人朋友直接電話、影片;
遇到緊急情況,也能直接打電話求助;還能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至於封閉、脫節。
但時間一長,問題就來了。
一些孩子開始沉迷電子遊戲,甚至在現實中模仿射擊。
一些年輕人沉迷網聊、八卦、短影片,一刷就是一下午。
原本每天大家只會想著如何打獵、捕魚、做彩繪、串珠……但現在大家都變得懶散起來,有事沒事就拿出手機,根本懶得去工作。
這和他們族長原本的預想完全不同,最後他決定,分時段斷網,堅決防止大家沉迷。
這個結果,讓我想起一句話:
“未來,只有特權階級才能進行數字戒斷。而80%的底層階級將被零工經濟繫結在智慧手機上。”
想想你自己,你有多少時間沒有沉下心讀完一本書了?
你是不是也會忍不住拿起手機,一整天都泡在網上?
社會學上有個詞,叫做“奶頭樂陷阱”。
指的是社會上20%的精英,正在用各種娛樂、遊戲以及刺激性內容為80%的人“塞上奶嘴”。
這些內容讓人沉浸其中、無暇思考,使得他們永遠鎖死在底層,而那些精英們則鞏固了自己的地位,達成了自己的目的。
如今網際網路或許就是新型“奶頭樂陷阱”。
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被“綁架”,卻還渾然不知。
或許我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一個“拉閘斷網”的人。
未來只有能做到“數字戒斷”的人,才不會淪為演算法的奴隸。
01
掌控時間
前幾天和一位朋友聊天,她在備戰研究生考試。
可最近她發現,自己越來越無法集中注意力。
以前她看書,一看就是一整天,可如今翻上幾頁,思緒就開始不受控制地飄向手機。
刷題只刷一會,就開始想東想西,只要手機一震動,就忍不住想要點選。
每次心裡想著,就看兩分鐘,然後一定專心複習。
結果,打開了微信,翻看了幾條資訊,就被朋友圈裡的動態吸引。
接著,刷到了微博,看到了一些有趣的影片,又忍不住點開了抖音……
就像古時候的皇帝批奏章一樣,必須每個app都“審批”一番。
而時間,就像被施了魔法,明明感覺才過了十幾分鍾,結果一小時過去了。
等回過神來,原本的計劃又被打亂,又得加班加點。最後,一天過去了,什麼事也沒幹。
我想,像她一樣的人不止一個。
網際網路太懂我們了。
想買什麼東西,點開購物軟體就給你推;愛看什麼內容,批次推送。
刷不完,根本刷不完,各個app,比你的親人都瞭解你,精準抓住了你的喜好,讓你越刷越興奮,越刷越沉迷。
可後來才知道,這是精心設計的演算法陷阱。
各種無意義、具有爽感的資訊,佔據了我們的時間,不僅讓我們沒時間去工作學習,更讓我們的大腦產生了惰性,越來越懶散、浮躁。
前段時間,我的朋友痛定思痛,決定做出改變。
複習時強制把手機關機,解除安裝了那些消耗時間較多的APP,並且設定了嚴格的時間表約束自己。
起初,她非常不習慣,每天都處於極度焦躁和無聊中。
但強逼著自己堅持,很快就發現了自己有了很大的改變。
以前看幾頁資料,心就飄遠了,但後來遠離了手機,注意力越來越集中,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以前躺在床上,短影片一刷就浪費一天。而現在縮減上網時間,一天的時間都變長了,甚至還能空出時間,去閱讀、健身、學習新的技能。
讓人成癮的數字時代,真正的贏家都能奪回時間控制權。
對於底層的人來說,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
你把時間花在什麼上面,最後就會得到什麼。
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應該在虛擬世界中被消磨,一旦淪為演算法的奴隸,你就只會成為現實人生中的輸家。
02
找回思考力
上週去朋友家做客,看到這樣一幕。
他的孩子在做作業時,遇到了不會做的題,直接掏出了手機,打開了搜題軟體,拍照上傳,幾秒鐘後,答案就出現在螢幕上。
更荒誕的是,遇到了一個複雜的計算,孩子立刻呼喚出了語音助手,直接詢問,秒得答案。
整個過程,既高效又簡單,但我心中五味雜陳。
網路時代,學習方式也在變化。
過去面對難題時,我們會翻閱大量資料,甚至花費幾天時間去理清思路。
這個過程雖然漫長而艱辛,但正是這種深度思考鍛鍊了我們的大腦,培養了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如今,人工智慧越來越發達。就連成年人也越來越依賴搜尋引擎和各類AI智慧軟體。
不懂的、不會的、不知道怎麼辦的,都去網上搜尋現成答案。
我們不願意主動思考了,也思考不出答案。在數字產品的包圍下,思考力正在被悄悄侵蝕。
而可怕的是,網路上的資訊五花八門,人們很容易就被牽著鼻子走。
今天看到一個觀點覺得有道理,明天刷到一個對立的觀點,也覺得說得不錯。
當缺乏主動探索和獨立思考,人們的邏輯思維正在被吞噬。不知不覺中我們就會失去判斷力,很容易被煽動、被利用。
之前看過一句話:人們創造了工具,結果工具反過來塑造了我們。
網路時代讓很多事變得簡單。
但恰恰在這個時候,我們才應該去選擇困難模式。
生物學家拉馬克提出一個理念,名叫“用進廢退”。
指的是生物的器官或能力,經常使用就會變得發達,而如果不常用,就會逐漸退化。
學習、思考都是反人性的,人類的大腦天生喜歡輕鬆和舒適。
靠著百度一下,永遠拿不了諾貝爾獎。
我們能輕易獲取的資訊、知識,都是別人思考的結果。但如果我們總是停留在舒適區裡,就很難有所作為。
越是發達的數字時代,我們越需要找回自己的思考力。
讀一本好書,看一篇深刻的文章,進行一次有意義的對話……只有不斷學習、思考的人,才能不斷進步。
03
迴歸現實
有一部奧斯卡獲獎中國動畫片,名叫《低頭人生》。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眼中只有螢幕中的世界。
走路時低頭看著手機,撞到了電線杆上都不在意。
一旁的女子裙子都被扯掉,她還在行走中看手機:
醫生玩著手機給病人扎針,造成醫療事故也渾然不知:
災難發生,大家只顧著拍照上傳,根本不在意他人生死:
或許這段短片有所誇張,但揭示了一個現實:有了網路,我們離現實生活越來越遠了。
以前,我們下班後會和家人一起散步、等著電視更新,現在一回家,即使坐在同一張沙發上,也是各看各的手機。
以前和朋友聚會,有說不完的話;現在幾句話後就陷入尷尬,紛紛開始拿出手機來刷。
以前上班同一個辦公室還會聊天八卦,現在就連工作對接,都是透過社交軟體。
前段時間,“元宇宙”概念在網路爆火,網際網路正在造出一個虛空的世界。
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無論在網際網路上我們活得多麼體面,最終我們還是要回歸到現實生活中來。
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現實中的各種問題和挑戰,這是我們永遠逃不掉的。
04
我很認可一句話:數字戒斷是一場與自我的較量,是奪回生活控制權的戰鬥。
真正能夠讓人成長的,不是網路世界那些虛無的娛樂和消遣。
而是現實生活中,你看的每一本書、學的每一個新技能、為生活全力以赴,努力奮鬥的每一分每一秒。
只有這些實實在在的努力,才能推動自己不斷進步和提升。
我們才能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真正意義上的逃出底層。
不要被短暫的快樂所迷惑。
放下手機,走出虛擬世界,擁抱真的生活。
點個在看,與朋友們共勉。
洞見君第三本新書
《把自己活明白》
6大維度解碼人性,講透人生智慧
洞見君簽章+寄語+書籤
精美裝幀,可閱讀可收藏
原價56元,5折優惠
洞見讀者福利價,到手只要28元
👇點選下方卡片,立即搶購
遇見洞見,遇見閱讀,遇見更好的自己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