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已經落地,簡單粗暴,出乎大家意料,對中國關稅加到54%,而東南亞轉口的一個都跑不了,其次演算法的原因,很多窮國也被制裁一遍,總之接下來要苦一苦美國消費者了。
美股盤前跌很多,美股的態度是最重要的,因為關稅本身對很多美國全球化公司有較大的風險,如蘋果。其次,美國繫結美股,美股大跌將帶來反饋,可能有很多利益集團受不了要反對,那麼特朗普扛不住壓力,也可能改口,所以,美股大跌產生的壓力,就是變數,也不至於太焦慮這個影響。
A股和港股反應也還好,至少制裁了那麼久,大家都不太怕,比起亞洲其他市場跌幅算小,港股漲幅多,跌幅也略大,南下又是接近三百億抄底,怎麼說呢,穩住港股就是穩住中國,但是拉小米有點看不懂了,小米好歹也是全球化公司,還在輿論漩渦和高估值中,買很多次新股都是奔著出不了貨去買的,低位抄底不積極,高位跌10%就開始allin,不危險嗎。
很多出口型公司大跌,包括消費電子紡織等,很多靠轉口貿易的跌更多,路被堵住了,消費金融股保持穩定,房地產都起來了,但因此走內迴圈肯定不是正路,美國得罪全世界就是放棄當大哥,他不當中國可以當,既然如此,走出去做非美全球化才是正道。出口產業也許會有影響,但未必是負面。不過之前靠第三方轉口這種投機取巧方法受損沒得說,真有在全球市場的不可替代性,不需要搞這些,哪怕漲價了美國也會買。
總之,對外優勢公司仍然最需要關注,尤其是在出海期,在非美地區發力的公司,國內內迴圈能起來就是外迴圈有好的收益,然後回來消費,不要顛倒因果,美股那麼多消費牛,全是因為眾多巨頭全球收割有利潤,美國員工高薪,美國股東天天賺到股票錢,然後美國國內消費也跟著好,要不是巨頭們的強大,根本不可能實現整體的繁榮。內迴圈雖好,但不是東昇西落的核心。
加入【真是港股圈】知識星球,您可以獲得:
1、每日港(A)股覆盤,緊貼每天行情,時機在投資上永遠最重要;
2、重要財經新聞的分析(包括中美日股市),主要針對它對企業/行業/股市形勢的影響。
3、有價值的第三方報告 + 紀要分享,以供大家借鑑與學習參考。
4、每一週至兩週一篇分析員的股票報告,深入剖析投資邏輯和基本面因素。

真是港股圈商務合作微信:Real_hk_manager
(新增好友請備註:公司+合作事項)
真是港股圈內容投稿:[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