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的行情對於港股來說是有特殊意義的,因為在過去3年裡,港股的確會有一段時間大漲一波上去,但大背景一定是基於美股走勢很好,港股配合政策預期的短期大漲,行情後續的持續性很弱,基本漲一波就要跌回去,而這周再次證明了港股這次“不一樣”。
最近美股因為懂王加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開始大回調,而港股和ADR卻逆勢上漲,完全不被美股大跌的走勢所拖累,港股走出了獨立行情,這無疑再次強化了市場資金對港股大牛市的信心。

那現在還能不能買行情主角科技股們?
仍然是之前的觀點,只要有適當回撥即是買點,修復中美科技股估值差正在進行時。在牛市裡最適合大多數投資者的方式就是買入核心行業,持股不動,堅持就是這輪行情的最大考驗,因為漲多了怕你賣飛。
例如說,港股科技50ETF(513980)即是現在比較好的選擇,在港股的牛市裡你想跑贏指數或是科技股ETF,那可不是那麼簡單的,過去一個多月裡已經證明了這點。

收窄估值差,全球資金流的變化
在這場重估中國資產的敘事裡,市場一直有兩個疑問,一是外資會不會參與進來,為什麼會賣?二是估值還有多大的修復空間?
而這點我們在本週港股的獨立行情裡,能看出港股與美股的估值差大機率還要繼續收窄,過往港股頭部網際網路股的PE去到接近20倍時就漲上不去,而這次會突破20倍PE,往25倍PE進發。
根據外資交易臺確認,本週是有“真正的外資”開始流入港股,主要買入恒生科技,以及與宏觀經濟相關的本地消費股。

而真正的外資指的就是長線資金,因為之前主要還是對沖基金和南向資金作為主力,長線資金還沒有參與到重估中國資產的邏輯中來;一方面是考慮到美股的增長更好,對中國資產的歧視性定價眼光還沒糾正過來,二是美國優先投資政策的政治壓力下,長線外資不好放開了直接大買中國資產。
基於這兩點的影響,外資還會不會繼續買港股呢?從本週的走勢來看,答案是外資會繼續買的。
原因有兩個,一是目前美股處在極大的不確定性當中,而這個不確定性就是懂王,一個關稅可以在一兩週內三番四次的變動,一會說要加,一會說延遲,一會又說延遲部分商品;
另外,馬斯克的DOGE裁員計劃,有著人為造成衰退的意思,這給美股極大的不確定性,也放大了市場的波動率,大多數對沖基金都在撤出擁擠度最高的美股科技股,目前對沖基金在美股七姐妹的持倉上降低至近兩年最低的水平。
與此同時,外資交易臺看到外資在臺灣平倉,在韓國股市建立了新的空頭頭寸,以及印度股市、日本股市在近期表現也不好。換句話說,這4個股市在之前都與美股的相關性很強,因為臺股、日股、韓股近兩年主要炒的都是跟美股AI相關的股票,而現在美股AI開始下跌,那這些影子股跌的更厲害。
從估值上看,港股要比新興市場便宜的多。根據UBS的報告稱,即使是晶片限制+美國優先投資政策一起來也不怕,因為估值足夠便宜。其次,UBS認為當下其他新興市場的估值要比港股貴很多,目前港股較其他新興市場溢價15%才是合理的,而不是像現在港股較其他新興市場折價30%左右的水平。

順著這個邏輯來看,在亞洲市場的資金流出後,還能去哪裡呢?最大的美股處於不確定性當中,美股的小弟們又跌的不行,那唯一隻有中國資產是避風港了,而且是具有新增長敘事的避風港。
所以能看到,在港股稍微跌個2-3%,馬上就有資金買港股,港股和美股有點角色互換的意思,過往都是美股跌了就有人買,而現在是港股;接下來外資的邏輯就是全球資金的再分配,重新買入低估值的港股,賣出估值更高的新興市場。

雖然說有“美國優先投資政策”的影響,但資金永遠是逐利的,當市場資金看到美股這次不同以往的跌多了就有人買,再加上懂王的關稅可以兒戲般的修改,美國跟歐洲關係的惡化,這些都讓市場資金感到了極大的不確定性;若說過去幾年美股跌多了就有快速反彈,很大程度上與確定性高有關,而現在顯然不是安全的時刻。
根據今天高盛交易臺的反饋,外資不僅只買入科技股,已經從TMT擴散到消費,這是長線資金最明顯的加倉特徵。另外,中國TMT和美國TMT的股價相關性達到了歷史最低,這都是港股科技股在不斷收窄估值差的證據之一。

現在港股最大的邏輯就是基本面有新的增長點,港股的科技股更好講AI應用化的敘事,例如說騰訊系、阿里系的軟體已經嵌入AI降本增效了,再者就是更大的AI幫助更好的廣告投流,廣告收入增長邏輯。
這邏輯跟美股炒meta一樣,而騰訊的估值只有19倍PE,而Meta則是近30倍PE。況且,騰訊在國內的應用生態要比Meta強大的多。
若從更多中美科技股的估值來看,像美股科技股都在30倍PE左右,而港股科技股只有10-20倍PE之間,AI驅動基本面增長,收窄估值差的行情才剛剛開始。

結語
所以,現在應該對行情要有更大的信心,因為過去的不利因素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例如說港股不再跟跌美股了,港股和A股的溢價差也在不斷收窄,說明市場資金都認可更優秀的AI受益股在港股。
以及,長線外資這才剛剛開始流入,港股處在10-20倍PE往25倍PE進攻,相比起現在不確定性更高的美股,港股科技股是一張更加容易的試卷。
而如何寫好這張試卷,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大多數人在牛市裡跑不贏港股指數,耐心持有港股科技50ETF(513980)即是答案之一。
加入【真是港股圈】知識星球,您可以獲得:
1、每日港(A)股覆盤,緊貼每天行情,時機在投資上永遠最重要;
2、重要財經新聞的分析(包括中美日股市),主要針對它對企業/行業/股市形勢的影響。
3、有價值的第三方報告 + 紀要分享,以供大家借鑑與學習參考。
4、每一週至兩週一篇分析員的股票報告,深入剖析投資邏輯和基本面因素。

真是港股圈商務合作微信:Real_hk_manager
(新增好友請備註:公司+合作事項)
真是港股圈內容投稿:[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