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商業角度 破解世界變化」
這是「商業偵探佳」的第121篇影片
從這個月1號開始,全球股市進入了為期近1周的大震盪。道指單日下跌超千點,日本股市則經歷了37年來最慘烈的交易日,沒想到反轉迅速就來了!

到底發生了什麼?今天「商業偵探佳」就和大家一起復盤,回答關於這場大震盪的六大問題。

關注我,看到底,可能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


全球市場與股災擦肩而過全過程
首先我們來看看全球股市經歷了怎樣驚人的大起大落:故事從日本央行開始,7月31日週三宣佈從接近0的水平加息25個基點,接著美聯儲週三結束的議息會議釋放出訊號,很快將開始降息,當天還是歲月靜好,美股和日本股市都有上漲,科技股集中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還以2月以來最好單日表現收官,為7月畫上美好的句號。
但到了週四,8月1日,震盪拉開了序幕, 日經指數下跌2.49%,道指大跌500多點。

接著週五,下跌加劇,日經500指數大跌5.8%,接著美國在當地時間週五早上公佈了7月的非農就業資料後,美股開盤,道指就下跌近千點,繼續為下跌帶節奏。
週一,日本股市加速領跌,一天下跌12.4%,是1987年10月以來單日最大跌幅,跟著整個亞洲市場淪陷。

特別是韓國股市,同一天下跌達到8.8%。

歐洲股市和美股也非常不淡定,萬里江山一片跌就對了,名副其實的黑色星期一。日本股市兩天消失了18.2%,美股標杆標準普爾500指數3天下跌超過6%。
沒想到到了週二,股市畫風一轉,從日本股市開始全面反彈,日經指數單日大漲超過10%,有了近16年來的最好單日表現,美國等其他市場也都跟著恢復了部分失地。
這是發生了啥?股市還帶這麼鬧著玩?誰是幕後黑手?
坊間對這場閃崩的原因解讀主要有三點⬇️:

到底是不是?我們一個個來說。

美國經濟終於砸下來了?
下跌開始的那個週四,美國公佈了兩個重要資料,一個是製造業的ISM,降到去年11月以來的新低點,46.8%,美國製造業加速收縮。

另一個則是那周初請失業金人數,意外上漲,週五公佈的勞工報告也不太爭氣,只增加了11.4萬個新就業,而不是期待的17.5萬,失業率則是從4.1%漲到了4.3%。

有影響麼?當然有,8月1日美股可是先漲,才跟著ISM的資料轉跌的,週四波音、Caterpillar等工業製造業領頭羊確實跟著資料跌。

當然是不是造成跌那麼多就是問題了,就好像你一直考99,突然得了一次80,你就要擔心自己快留級了麼?何況資料疲軟,聯儲豈不是降息更爽快,市場更開心麼?
這裡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下:8月1日,開跌那一天,長期美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跌破了4%。而且單日跌幅也是今年最大。

收益率跌,價格就高,這意味著大量資金湧入了債券市場,聯儲降息,短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下降好理解,長期債券收益率為什麼也波動那麼大呢?
這和很多投資者想乘著還沒有降息,抓住長期高回報的投資機會有關。近期很多機構也在建議他們的客戶趁著降息前,購買回報高的長期美國國債。但這個作用似乎也不足以讓美股大幅三連跌,而且為什麼全球市場都跟著動呢?下面我們再來說說日本股市和日元。

日元上漲能量有多大?
這一波股市大震動,和日元的波動緊密相關,日元7月10日達到38年新低。

日本股市在7月11日創新歷史新高,之後日元反彈,日本股市則順勢下滑。日元升值在日本央行加息之後開始加速,而到了週一,就是日本股市閃崩當天,日元的匯率達到7個月新高。
這為什麼會影響國際股市呢?要注意從2022年美聯儲牽頭開始全球加息之後,日本央行卻一直按兵不動。

造成日元和其他貨幣相比,借用成本極低,所以這兩年特別流行借日元,來投資美股、美債、歐洲股市等其他貨幣資產,所謂的CARRY TRADE。

而日本升息後,不但使用日元的成本變高,而且日元升值,你要還的美元等別的貨幣就變多了,利潤計算和風險評估都變了,所以下跌的閥門一開,市場就開始大量拋售美股美債等資產,來還日元。

OK,這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美股等其他國家股市受到牽連,加速下滑,但解釋不了為什麼日本股市跌這麼厲害呢?一般來說,貨幣走強,利息變高,是會增加這個貨幣相關資產的吸引力的。

對此一個普遍觀點是擔心美國經濟會垮,拖累日本經濟。

美國確實是日本數一數二的出口夥伴,2023年日本對美國的整體出口額達2286.5億美元。差不多佔據了同年日本GDP5.37%,確實重要,閃崩那幾天領跌的也是有不少出口型企業,但是也不至於日本的股市要下挫將近五分之一。那還有什麼原因呢?
首先日本股市這兩年大漲,散戶瘋狂進場,而且加槓桿,在這場閃崩發生前,散戶借錢買的日本股票體量達到了18年的新高,而一旦股市開始有明顯下跌,很多賬戶觸發Margin call,追繳保證金,大量被迫平倉,加速了這一波閃崩的力度。

另外日本股市的最大投資群體是海外投資人,在今年3月,被海外投資者持有的日本股票佔比高達31.8%,7月日本股市從高位開始下滑後,就開始大量海外資金開始流出日本股市,下跌加速也會加快撤資速度。

同時當這些海外投資人其他市場的資產下跌,資金受到擠壓,也會造成他們加速出售日本股票,同時有很多基金的交易程式被觸發,造成很多技術型的出售。
從8月6號的快速反彈其實就可以看出,日本股市的暴跌技術因素可能大於基本面因素。那科技股又起什麼作用呢?

AI股崩了?
這一波閃跌中,美股中表現最差的可能就是科技股, 特別是所謂的美股七姐妹,差不多貢獻了⅓。

另外整個AI晶片股似乎表現也很拉垮。剛才說到借日元的投資很多之前都投在熱門的AI股,特別是晶片股上,從去年開始大幅上漲,最高峰的時候英偉達漲了765.2%,受益不少,現在受日元走強的出售也自然集中在這些股票中。
同時日本股市上領跌的也包括Tokyo Electron這樣的晶片企業。

中國臺灣地區和韓國的股市都很受影響,因為晶片產業都比較大。不過其實這種下跌已經發生一段時間了。
Apple -6%
Meta -10%
Microsoft -12%
Amazon -17%
Adobe -18%
Nvidia -20%
Broadcom -23%
Tesla -25%
Qualcomm -30%
AMD -37%
⬆️“美股七姐妹”和晶片企業股價從高點的回撤幅度
我們可以看出來,還是非常可觀的,原因很大程度就是他們太貴了。所以這些科技股即是這波震盪的“點火人”,也是受害者。當然不是所有的市場都受到影響,比如中國股市,在這張大風大浪中,基本沒啥變化,又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中國沒有受影響?
國外資本市場相對獨立,不管資金投資國際市場,還是國際資本投資中國股市,都有明確的限制,這降低了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關聯度,降低了中國股市受到全球市場影響的風險。另外中國股市今年以後一直在低谷徘徊,相對沒什麼泡沫可擠的。


未來會如何?
歷史資料來看,面對這樣的快速變化,其實對於投資者來說,什麼不做就是最好的。高盛分析師對1980年以來的美股資料進行分析,發現標普500指數回撥5%之後的3個月,平均會反彈6%。

同時全球市場的變化,也還要看央行們的態度。日本央行已經很快向市場低頭,表示市場不穩定,就不繼續加息。

而美股的降息可能依然會來到。對於美股現在還有一個大變數就是大選。關於這場國際金融市場的大風浪,大家有什麼想法和問題,歡迎評論區給我留言~
文中非原創影片截圖且未標明出處圖片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所有


「商業偵探佳」系列影片
系三橙傳媒原創作品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點選閱讀原文,回顧「沙漠權遊——美國沙特博弈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