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採藥接二連三爆雷

這是一場註定翻車的商業豪賭。
四川海夢智森2024年12月以0.22元/支的“骨折價”,中標第十批國家集採的間苯三酚注射液。這價格可太低了,僅為最高限價的7.6%,甚至比第二名0.44元/支的報價還低50%。
它如願以償中標。
但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競價策略,表面上看似讓利患者,實則暴露了企業為搶佔市場份額不惜突破成本底線的風險。
這是有利可圖的生意嗎?
間苯三酚注射液作為無菌注射劑,生產過程需符合嚴格的無菌標準,原料、輔料、滅菌工藝均涉及高額成本。儘管中國仿製藥因原料藥生產優勢可壓縮成本,但0.22元的報價仍被行業質疑“是否虧本賺吆喝”。
更何況,這家良心壞掉的藥廠還有一個小心思,就是中標後外包給另一家公司委託生產——太極集團四川太極製藥有限公司。
本來就已經是白菜價了,自己再截流一筆,轉給太極製藥的價格低到什麼程度可想而知了。這種層層轉包,一度在公路修建中流行,它不出豆腐渣才怪。
你相信有問題的集採藥都被叫停了嗎?有多少流入了市場進了患者腸胃?
1
“地板價”往往踩在質量與成本的鋼絲上。
而海夢智森作為委託方,未對受託企業實施有效監督,暴露出“B證企業管不住C證工廠”的行業通病。
這是一場從“偷工減料”到“系統性失控”的災難。
今年正月以來,至少已有10餘家藥企出現質量問題。
不完全名單如下:
1. 石家莊格瑞藥業有限公司:其生產的3批次阿昔洛韋滴眼液經檢驗不符合規定,不合格專案為可見異物。
2. 通化仁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生產的1批次尼可地爾片不符合規定,不合格專案為含量測定。
3. 湖南一格製藥有限公司:其生產的2批次注射用胸腺肽不符合規定,不合格專案為活力測定。
4. 丹東醫創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1批次注射用炎琥寧不符合規定,不合格專案為有關物質。
5. 安國市久旺藥業有限公司:其生產的防風不符合規定,不合格專案為水分。
6. 江西齊仁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防風不符合規定,不合格專案為水分。
7. 四川沱江源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防風不符合規定,不合格專案為水分。
8. 四川天植中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防風不符合規定,不合格專案為水分。
9. 安徽康和中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紅花不符合規定,不合格專案為酸性紅73、檸檬黃、胭脂紅、日落黃。
10. 安國市榮華本草中藥材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合歡花不符合規定,不合格專案為雜質。
11. 廣西壯族自治區花紅藥業集團股份公司:生產的葛根芩連丸性狀不合格。
12. 北京仟草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瓜蔞、薏苡仁不合格,不合格專案為性狀(發黴)。
13. 北京明輝恆通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蒲公英不合格,不合格專案為性狀(有蟲蛀)。
真是觸目驚心。我簡單查了一下,上述問題藥品也有集採藥,雖然在新聞釋出時有關部門規避了這一點。譬如名單2——通化仁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尼可地爾片。

名單9——安徽康和中藥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全國中藥飲片集採入圍企業。
很多不合格藥品早已流入市場,但我們根本不知道召回了多少?給那些人造成危害?有人因此獲得賠償嗎?這些喪盡天良的藥商有人坐牢嗎?
集採不問品質,只看價格的自我宣傳,是不是淪為一種表演了?
2
此次事件讓人聯想起2007年鄭筱萸案——這位前藥監局局長因受賄濫批藥品批號,導致大量“假仿製藥”流入市場,至今仍是公眾對國產藥信任危機的根源。
2015年後,中國推行仿製藥一致性評價,要求仿製藥與原研藥生物等效,目前已有四千餘件透過評價。但這種“一致性評價”多為“一次性評價”,後續生產時是什麼鬼樣子,就不好說了。
還有歷史欠賬難消,鄭筱萸時期批准的“殭屍批號”仍未完全清理,部分企業仍存在“重申報輕生產”的投機心態。
回到集採藥品上,低價絕對優先的策略,具有雙刃劍效應:它既能透過“以量換價”降低藥價(如2024年醫保談判中阿司匹林單片低至3分錢),也導致部分企業為中標壓價,犧牲質量管理投入,形成“低價—違規—淘汰”的惡性迴圈。
一場“劣幣驅逐良幣”的遊戲?這在醫藥行業是致命的,真的可以死很多人。
3
鄭筱萸的“審批腐敗”與今日的“生產違規”,本質都是將醫藥行業異化為“資本遊戲”。
生產成本的透明化很難嗎?不能要求企業公開原料採購、生產工藝等成本構成,防止“賠本價”擾亂市場?還是沒有能力判斷其真實的生產成本?
海夢智森這種欺騙手段,能瞞過專業人士?那醫保局和藥監局的確養了太多尸位素餐的人。
對違規生產,品質不達標的藥企,除取消資格外,不考慮納入失信名單?情節嚴重者,還要追究法人刑事責任吧。
我們是不是對這些草菅人命的藥商太寬容了?刑法對草民毫不手軟,為啥對藥商總網開一面?
低價集採的表演,夠了!請給我們表現出專業。
醫藥不是表演,安全沒有“地板”。
當企業為爭奪市場將藥品當成“白菜”售賣時,監管必須成為那把懸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畢竟,患者的生命健康,容不得半點“成本價”的算計。
還是那句話:醫保局和藥監局還是抓人抓少了。
相關閱讀:
各位小夥伴,本號已被限權,為防失聯,請關注兩個原創小號(內容不重複)。
如下:
之前有一篇《知情人透露當年明月“發瘋”細節》已404,還沒看的朋友可點選關注“智識漂流”公號,在“智識漂流”公號輸入“當年”領取。
《樓塌筵散:令J劃父母的最後夕陽》,可點選關注“不正確”公號,在“不正確”公號輸入“計劃”領取。祝大家快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