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青蔥計劃創作訓練營劇本分診|共創創作邊界,助力劇本進階

本文轉自:青蔥計劃
1月6日到1月7日,第九屆青蔥計劃創作訓練營進入劇本分診環節。電影製片人程睿、電影編劇呂啟洋、電影編劇/製片人李想、製片人周佶、劇本策劃/編劇蔣蕊,五位來自第九屆青蔥計劃初評審團隊的青年評審代表,在本階段擔任分診導師,與20強學員分別展開了直接、深入、高效的創作對話。
作為面向未來的選擇,本屆20強學員的劇本呈現出青年創作者的銳氣與巧思,在多元型別中探索別樣表達,這些綻放的靈感構成了他們劇本的亮點。
分診導師與學員同為青年創作者,既能夠同享一個語境,也能夠清晰理解學員們試圖表達的意涵,在交流中能產生深刻的共鳴。而在行業內參與多個專案的經驗積累,又讓導師們能以行業實際情況出發,分享一些有助於劇本更加完善的可能性方案。
他們以同為青年創作者的視角對劇本進行了剖析,提出了諸多切實可行的建議。各類建議涵蓋了人物的處理、型別的突破、風格的選擇、劇作的結構以及主題的表達等多個方面,為學員們精進劇本提供了針對性的方案,讓劇作整體顯得更為紮實。
 分診導師 程睿
電影製片人。北京電影學院國際電影文化傳播方向碩士。電影《四個春天》《馬賽克少女》《我們四重奏》《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短片《河岸》《愛情》《明月的秘密花園》製片人。
分診導師程睿針對學員劇本的情節豐富性、人物合理性以及增強型別感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建議,有利於加強劇本的可看性。
分診導師 呂啟洋
電影編劇。畢業於雪城大學電影製作專業。《宇宙探索編輯部》文學策劃,副導演,英文字幕翻譯《膽小的龍》編劇。
分診導師呂啟洋針對學員劇本,提出了最佳化劇作結構、深化人物塑造以及強化主題意象等建議,助力學員進一步最佳化劇本。
分診導師 李想
電影編劇、製片人。美國藝術治療/心理學學位,USC編劇進修。編劇作品:《人潮洶湧》《貓和老鼠之星斗羅盤》(動畫)《女神一號》《億男》《癲狂者》等製片作品:院線電影《我叫白小飛》(合拍)《一路順遂》;短片《墨脫路》《危笑》等
分診導師李想針對學員的劇本,提出了加強型別風格、提升劇本合理性等建議,使整體故事更加嚴謹和具有可看性。
分診導師 周佶
製片人,竹笛影業創始人,牛津大學電影美學碩士。曾就職於多家影視公司任製片工作,2019年底成立竹笛影業。公司專案包括:網路劇《花間令》,網路電影《塵緣》(待映),電影《全屏搜尋》籌備中。
診導師周佶針對學員劇本,建議最佳化劇情段落的銜接,深入挖掘劇本內在風格,使劇本風格鮮明、引人入勝。
分診導師 蔣蕊
微像文化開發總監,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製片管理專業。劇本策劃、編劇,專注科幻領域專案開發與孵化。電影《智愛2026》編劇,電影《群星閃耀時》策劃
分診導師蔣蕊在與學員的交流中,著重就主題表達和加強型別屬性等方面給出了建議,讓劇本能更精準地傳達核心思想,凸顯特色。
劇本分診環節提供給20強學員一次適時的劇作提升機會,期待學員們能梳理出更為清晰的創作思路,以更加成熟完善的劇作形態迎接後續的複審。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