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Nature子刊:我國學者揭示中國股市波動對心理健康和心血管疾病的影響

 防走失,電梯直達安全島報人劉亞東A 


來源:生物世界
作者:王聰
計算機化交易和金融科技平臺的出現,使得全球範圍內個人投資股票變得更簡單、更容易。這導致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股票市場參與度有所上升。在中國,從2000年到2022年,投資股票的人數從2930萬上升到了驚人的3.226億。由於投資的大幅增長,股票市場的波動可能會對眾多個人及其家庭的財務狀況產生重大影響。 
這些股票市場波動造成的財富急劇變化或財務困難也可能影響投資者的身心健康。事實上,最近有研究發現了股市波動與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問題之間的相關性,2023年11月,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闞海東教授等在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期刊發表論文【1】,表明了股票指數的上漲和下跌都可能迅速引發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ACS)及其亞型的發作,且該影響可持續3天。
2024年6月,暨南大學陳思宇副教授聯合新加坡國立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山大學的研究人員,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Mental Health 上發表了題為:Associations between stock market fluctuations and stress-related emergency room visits in China  的研究論文。
該論文重點研究了中國股市波動和與壓力相關急診之間的關聯,結果顯示,在股市波動期間,因為壓力相關心理健康問題去急診的人次更多。
論文通訊作者、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副教授陳思宇
為了研究中國股市波動與急診就診之間的關係,研究團隊對北京大型醫院在2009年至2012年這三年間收集的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並將這些關於可能因壓力相關原因而急診室就診的特定資料,與同期中國股市趨勢一起進行了分析。 
利用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北京三家大型醫院的每日急診室就診記錄,研究團隊發現,每日市場回報率下降1%與心血管疾病病例增加0.7%和精神障礙病例增加2.5%相關。此外,每日市場回報率增加1%與當天酒精濫用病例增加3.3%相關。該研究還顯示,股市波動對健康的影響是高度非線性的、瞬時的,對老年人和男性的影響更明顯。
相比之下,與心理壓力關係不大的疾病(例如感染和寄生蟲病)則不受市場波動的顯著影響。研究團隊在論文中指出,經過粗略計算,每日市場回報率下降10%,與急診相關的國家醫療費用增加約3500萬元。
《2009-2019年衛生統計年鑑》統計的中國心血管及精神相關疾病患病率
總的來說,這些分析結果表明,在2009-2012年期間,股市波動對心血管疾病和心理健康障礙有直接影響,因為股市波動與因這些與壓力相關的身體和心理問題而去急診室的次數增多有關。由於該研究中使用的資料是十多年前的,研究團隊強調需要使用更新的醫療和財務資料進行更多的研究。
相關閱讀
2023年11月,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闞海東教授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陳韻岱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20醫院等醫院楊麗霞主任醫師,研究人員,在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期刊發表了題為:Stock volatility may trigger the onse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 nationwide case-crossover analysis 的論文。

這項在全國範圍內進行的病例交叉研究提供了新穎而有力的證據,表明了股票指數的上漲和下跌都可能迅速引發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ACS)及其亞型的發作,且該影響可持續3天。進一步分析揭示,春夏時期,女性群體以及小於65歲的人群可能更加敏感。
這項研究結果為經濟事件因素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提供了重要證據,對公共衛生干預和健康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義。
論文連結
1. https://www.the-innovation.org/article/doi/10.59717/j.xinn-med.2023.100038
2.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4220-024-00267-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