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醫療美劇“ThePitt”

剛剛刷到最新醫療美劇“The
Pitt“,中文翻譯”匹茲堡醫護前線“,非常值得推薦

19日該劇的開頭兩集在電影片道Max播放。
故事場所設定在匹茲堡創傷醫院(非真實)的急診室。故事主人公是Dr.
Roddy,他是急診室主任。該劇以Dr.
Roddy15小時急診當班為線,每一小時為一集單位(是不是和我之前寫的小說"我們的那些故事“有異曲同工

),講述他和他的同事,手下的住院醫生醫學生,以及護士和其他醫院工作人員在急診室中正在發生的故事。而且Dr.
Roddy正在從4年前的新冠疫情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恢復中,第一集末尾有一小段他對新冠急診室的驚恐回憶。

從兩集的內容和拍攝來看,非常精彩,故事非常接近美國急診室的工作實景。兩集中貫穿的所有醫療故事,我本人都親身經歷過相同或相似,不過這麼多的驚險故事在大多數急診室是一個月或三個月的量。為電視劇的藝術和劇情效果,編導把很多的急診醫療場面非常緊湊地集中展現給觀眾,真實,緊湊,扣人心絃,但是可以說,對於非醫學工作人員,有過於眼花繚亂的感覺(我感覺很好

)。

此劇將對位於之前很火熱的美劇“ER“(急診室),性質相同,故事類似。編導竟然也請來了Noah Wyle 來主演,他是”ER“電視劇中John Carter的演員。怪不得,Dr. Roddy舉手投足之間就是一個活脫脫的醫生(經歷過多年ER的磨練

)。

看“The Pitt“,讓我有急診室身臨其境的感覺。劇中的診療和醫療操作也做的很規範,但是作為一名醫生,我在看醫療劇時總還是會去挑挑錯。在第一集中,”鐵人三項“男子在急診室中發室顫,這是心臟驟停(Cardiac
Arrest),按照流程醫生應該馬上做CPR(心肺復甦)同時上心臟除顫器,但是劇中卻是沒有做CPR而直接上心臟除顫器進行除顫。還有吐槽的就是過度表現急診科醫生的超能幹性(90%的急診科醫生沒有這麼能幹的

),什麼操作什麼診療都一併自己做了,現實中會有更多的專科會診以及多學科的協同工作。比如第二集中,青年人芬太尼過量腦死亡,不應該是急診科醫生給出最後診斷,而是需要神經科醫生的幫助。

有一個細節做得很好,在一個場景中醫學生在做CPR,心電顯示屏上顯示快速波動的曲線,說明編導很上心,雖然醫學生的CPR很不規範,胸廓壓迫程度太淺。
不多說了,也不劇透,非常推薦此劇給大家觀賞,特別是推薦給希望進入醫學院學習的大學生,初步認識一下醫院,急診室,醫生的工作狀況,這樣的生活是不是你喜歡的?
還有推薦給正在學習的醫學生和住院醫生,此劇也是一部很好的醫學診療教育片。

作者簡介

高磊 MD,PhD,FACC,美國西雅圖地區Virginia Mason Franciscan醫療機構心臟科醫生。美國華裔心臟協會 CNAHA 終身會員。北美華醫聯盟ANACP終身會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