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重大發現:超市隨處可見的食物,竟是血栓/中風救星!還防癌

西蘭花,居然是“血栓終結者”?

澳洲這項研究,把廚房裡的菜推上了實驗室神壇!

你可能從沒想過,有一天,家裡冰箱角落的那顆西蘭花,竟然會登上醫學的舞臺,成為科學家眼中的“中風剋星”。
就在最近,澳洲的科學家們突然放出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西蘭花,可能是治療中風的新關鍵。
沒錯,就是那種2塊錢一顆、清炒總帶點苦味的綠菜花。

意外之喜:廚房裡的菜,竟能拯救大腦!

根據澳大利亞的一項世界首創研究,西蘭花中含有一種特殊物質,能夠大幅增強現有治療中風藥物的療效。
中風,是一種常見又兇險的疾病。它每天在澳洲帶走二十幾條人命,毫無徵兆地突襲,很多人就是睡一覺醒不過來。
而大多數中風,都是因為血塊在大腦裡作祟,導致血流中斷。
現在,研究人員發現:西蘭花裡的一種天然成分,能讓原本療效有限的藥物tPA(組織纖溶酶原啟用劑),療效提升三倍以上!
這不是什麼“保健品”廣告的吹噓,而是悉尼大學科研團隊花了三年時間,實打實從分子結構層面驗證出來的。

吃西蘭花防中風?沒這麼簡單

但可別高興太早——不是隨便煮來吃就能防病的。
研究指出,那種“抗血栓神器”叫蘿蔔硫素(SFN),它原本是西蘭花用來防蟲的“天然化學武器”。沒想到,一旦提取出來放進人類身體,對血小板也產生了驚人的調節效果。

簡單說,它能阻止血小板“在不該結塊的地方”搗亂——比如大腦。
研究人員發現,當tPA和西蘭花中的SFN聯手使用時,治療中風的成功率從20%暴漲到60%
而且,它不像很多血液稀釋藥那樣會引發嚴重的出血副作用。
這可不是隨口說說的,“不流血”對中風病人來說,可能是能不能活的問題。

西蘭花到底怎麼吃才有用?

重點來了——普通煮熟的西蘭花,幾乎沒啥用。
高溫會徹底破壞那種珍貴的SFN物質。
研究團隊提醒,只有切碎、碾壓或生吃的方式,才能真正釋放出西蘭花體內的“天然防禦因子”。

也就是說,那種焯過水再煎兩分鐘的西蘭花,吃的是纖維和口感,防不了病。
想吃出功效?得“輕拿輕放,生猛對待”。

不只防中風,還可能抗癌、護血管

更驚喜的是,研究人員指出,這不是西蘭花第一次被科學家“欽點”
這個綠色蔬菜界的“低調王者”,早在癌症研究中就展現過抗氧化、抗炎和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潛力。而這一次,它又成了血栓研究的主角。

而且,不光是西蘭花,這一類被稱為“十字花科”的蔬菜——包括捲心菜、花椰菜、甘藍、青蘿蔔等等,也都藏著相似的神奇分子。
澳洲和日本的研究都發現,愛吃這類菜的人,血管鈣化的機率更低,患心腦血管病和癌症的風險更小。
一個字總結:吃對菜,真的能救命。

未來五年,這可能是救命藥

現在,這項研究已經通過了臨床前試驗。下一步,就是將西蘭花提取物製成藥物,進入人體試驗階段。

如果順利,這種天然分子有望在五年內成為中風患者的救命“搭檔”。
試想一下,將來急救車上醫生隨手遞出一個“西蘭花葯片”,配合tPA用藥,大腦血栓危機直接緩解一大半。這是醫學,也是一場來自廚房的革命。

寫在最後:再普通的食物,也可能藏著改變命運的力量

我們總以為,只有深山老林里長出的名貴藥材才有“神力”,卻沒想過,超市角落裡那顆看起來最不起眼的西蘭花,也可能是生命的守護者。

從防蟲到防病,從廚房走進醫院,西蘭花用自己“綠色的身體”完成了一次華麗轉身。
這一次,它不是配角,而是主角。
下次你再路過蔬菜攤時,不妨多看它一眼。
可能,它就是你未來健康人生的第一塊基石。
中澳之間最新新聞熱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