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把糖尿病病前期比作健康懸崖邊的警告牌,那麼西蘭花芽提取物可能就是一根自帶"智慧剎車"的救命藤蔓——它能拉你一把,但拉不拉得動,還得看你體內的"微生物工程師"是否準備就緒。
先解釋一下,這裡“糖尿病病前期”不是筆誤,沒有多寫一個“病”字。通常這個糖尿病病前期也被簡稱“糖尿病前期”,二者英文都是“prediabetes”,但是中文翻譯的一字之差,卻有不同的含義:“糖尿病病前期”重點是“病前”,很清楚表明還沒有正式診斷為糖尿病,但是“糖尿病前期”重點是“前期”,讀者會腦補“中期”、“後期”,理解為已經正式診斷為糖尿病了。
不懂英文,只讀網文,有時會害死人。
糖尿病病前期,雖尚未墜入糖尿病深淵,但是身體已經發出最後通牒:血糖水平已突破安全線!
這是一個"灰色地帶",每年讓全球超3億人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就會滑向2型糖尿病的無底洞。
現在有一個好訊息:哥德堡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西蘭花芽裡藏著的"綠色救星"——蘿蔔硫素,可能成為改寫命運的關鍵角色。
從2月10日發表在《自然·微生物學》的論文可以看到[1],哥德堡大學的研究團隊上演了一齣精彩的"雙盲大戲":招募89名糖尿病病前期"懸崖舞者",隨機分配入安慰劑對照組,或服用西蘭花芽提取物的實驗組。12周後揭曉謎底——與對照組相比,西蘭花芽組整體空腹血糖下降更多,為0.2毫摩爾 / 升。
但是,這個效果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還差0.1毫摩爾/ 升。
研究者也仔細分析了不同人群吃西蘭花芽提取物的效果,發現輕度肥胖、胰島素抵抗低且胰島素分泌減少的個體反應比較顯著,空腹血糖降低得更多(0.4毫摩爾/ 升)。
總體來說,就是西蘭花芽降血糖效果沒有想象的好,需要用放大鏡、使用統計學方法才能看得到。在一些情況不那麼嚴重的人群裡,效果要明顯一些。
因為既有服用西蘭花芽提取物效果比較好的人群,也有沒啥效果的人,科學家就想搞清楚為啥只是某些人才更有效。
科學家發現,在效果好的應答者腸道里,藏著"神隊友":擬桿菌。這種益生菌,可以將西蘭花中的無活性的前體化合物加工成有活性的蘿蔔硫素。這些"微生物工程師"的數量,直接決定了血清中"綠色救星"蘿蔔硫素的戰鬥值,堪稱人體自帶的"天然製藥廠"。
西蘭花和西蘭花嫩芽中都有蘿蔔硫素,但是嫩芽中含量更高一些。這個研究告訴我們,即便是西蘭花嫩芽,所能提供的蘿蔔硫素還是不夠多。
這項研究不僅為糖尿病病前期干預提供了新思路,更揭示了"千人千效"背後的深層機制:
-
健康干預需要"看菌下菜碟"
-
腸道菌群檢測可能成為精準醫療的"標準配置"
-
營養補充劑正在從"廣撒網"向"精確制導"進化
-
當然,健康干預的方式有很多種,並不是只有西蘭花(時常關注本號,我們會講更多)
重要的是,如果已經診斷為糖尿病了,不要看了一篇網文,就扔掉醫生開的藥,夢想用西蘭花來搞定自己的健康問題。
但是對於糖尿病病前期的人來說,下次當你在餐桌上遇見西蘭花或者西蘭花芽時,不妨對它說聲謝謝——畢竟這位"綠色特工"正帶著它的微生物盟友,在你體內上演著守護血糖的隱秘戰爭。只是別忘了,想要請動這位救兵,得先問問你肚子裡的"微生物工程師"是否準備就緒。
參考文獻:
1. Dwibedi,
C., et al., Effect of broccoli sprout
extract and baseline gut microbiota on fasting blood glucose in prediabetes: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Nature Microbiology, 2025.
C., et al., Effect of broccoli sprout
extract and baseline gut microbiota on fasting blood glucose in prediabetes: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Nature Microbiology, 2025.
(作者:張洪濤,筆名“一節生薑”,著有科普讀物:《吃什麼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可以談最前沿的醫學研究,也可以講最通俗的故事。本文僅供參考,瞭解臨床研究進展,不可作為醫療建議。癌症治療,謹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