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疼痛這麼24年的曙光
美國52歲的妮卡·畢蒙(Nika Beaumont)從大學時期開始,就飽受不明原因的疼痛和疲勞困擾。
她曾是一名運動員,但大四時,每天早晨醒來都會莫名全身疼痛、持續低燒,檢查卻始終找不到病因。

20多歲時,她的症狀逐漸加重,關節疼痛、淋巴結腫大,35歲時甚至經歷兩次中風。然而,26位醫生、37次醫療檢查後,仍無人能給出明確診斷。直到最近,一位風溼病專科醫生透過血液檢測,最終確診她患有IgG4相關疾病(IgG4-RD)。
【疾病解析:IgG4-RD是什麼?】
IgG4相關疾病是一種免疫系統異常導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過度活躍,攻擊自身器官,導致組織纖維化和功能障礙。
主要特點:✔ 高發人群:40-60歲男性(但女性也可能患病)✔ 常見症狀:多器官受累(胰腺、唾液腺、淋巴結、腎臟等)無痛性腫塊或腫脹疲勞、低燒、體重下降
✔ 診斷難點:
-
症狀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如淋巴瘤、自身免疫病)
-
常規檢查難以發現,需專門檢測血清IgG4水平
【為何誤診率這麼高?】
妮卡的醫生解釋,除非有明確指徵,否則一般不會主動檢測IgG4水平。此外,該病症狀多樣,可能涉及多個器官,導致患者輾轉於不同科室,卻始終無法確診。
專家警示:
-
若長期未治療,可能導致器官永久損傷(如胰腺纖維化、腎功能衰竭)
-
早期診斷並接受免疫抑制治療(如糖皮質激素、利妥昔單抗),多數患者預後良好
【患者呼籲:提高醫學界和公眾認知】
妮卡的經歷並非個例。據統計,IgG4-RD患者平均需要5-7年才能確診。她希望醫學界能加強對該病的認識,並呼籲有類似症狀的患者主動向醫生提出檢測IgG4水平的可能性。
“如果早點知道這個病,或許我能少受20年的苦。”妮卡說。
【健康提醒】
✅ 哪些人應警惕IgG4-RD?
長期不明原因疲勞、低燒 多器官(如胰腺、唾液腺、淋巴結)同時出現異常 常規治療無效的“疑難雜症”患者
✅ 如何排查?
可要求醫生檢測血清IgG4水平 必要時進行組織活檢(病理檢查可見IgG4陽性漿細胞浸潤)
結語:IgG4相關疾病雖罕見,但誤診可能帶來嚴重後果。醫學界正逐漸提高對該病的認知,但公眾和基層醫生的警惕性仍需加強。若您或家人有類似症狀,建議儘早諮詢風溼免疫科專家,避免延誤治療。





廣告微信;NYC550
小編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作品來自網際網路.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直接聯絡我們刪除或支付稿費.謝謝!微信或QQ;120088192
北美最火 微訊號:NYC886

點選上圖掃一掃輕鬆關注

您看此文用




秒,轉發只需1秒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