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帥,畢業1年因為不喜歡做運營,決定轉崗做產品經理,剛剛跳槽成功拿到了40W年包的高階產品經理offer!

除了堅定擺脫工作內耗的決心,我最想分享給大家的還是如何找到【匹配】自己學習訴求的內容和方法,實現轉崗👇
01
自學原型做產品
莫明被調運營崗
碩士畢業後,我進了一家央企做產品經理,磕磕絆絆的自學了原型和墨刀等產品工具,僅憑對產品的熱愛,開始了自己的產品之路。
結果沒多久,公司莫明把我劃到了運營崗。我的日常工作變成貼發票和算賬,內心無比煎熬,但轉回原崗位也無望。
不想在運營崗位上繼續內耗,我萌生了離職的念頭。身邊朋友都勸我說“大環境不好,別裸辭”“先騎驢找馬”。我對自己“散裝”半年的產品經驗也很心虛,也害怕找不到工作怎麼辦?
02
果斷梳理個人現狀
匹配需求快速成長
但年年都是求職最難一年,不知道再過2年是情況又是怎麼樣,但越往後轉崗壓力必然更大,年齡上也有諸多限制,當下對於我就是最好的時機,做好轉崗的準備才是重點。
我梳理,如果要面試產品經理崗,我離HR理想的產品候選人有多少差距?梳理了一遍意向崗位JD發現了這個規律。

再看自己現狀:
1️⃣必備技能:自學產品經理工具(Axure、墨刀等)後,但也僅限於畫原型和對需求,產品經理全工作流程現在都還沒完整接觸到。
2️⃣有相關產品經驗:產品經驗1年,工作後東拼西湊不到1年產品經驗,也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網站自學了很多“高階”產品知識還沒來的及“落地”。
3️⃣對行業業務熟悉:中途被調崗,所以並沒有過完整的專案經驗。知道產品“0-1”,具體怎麼“0-1”,有哪些業務關鍵節點?具體的業務流程和邏輯是什麼?基本一問三不知。
這樣貿然跳槽顯然沒勝算,之前看某產品大佬發文:B端產品難就難在企業日常的運轉是涉及多部門協同的、複雜的。客戶的需求,往往只是體現他的“痛點”,並不能簡單地得到解決方案。
十分需要產品經理具備業務場景的快速搭建,快速梳理,以及精準定位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剛剛入行的小新人要怎麼快速上手這些能力呢?
03
會“抄”才能獲得新機會
我復刻了大廠產品建設方法
做產品的朋友推薦我報名參與《B端C端產品經理1v1私教陪跑計劃》快速提升產品能力。
報名後,老師重新給我做了1v1的職業規劃,明確了自己的職業方向和學習目標,快速制定了專屬學習計劃,來補齊【B端產品底層邏輯/思維】+【專案實操】+【行業經驗】
如果你也迷茫沒有方向
加顧問老師可以做1次職業規劃
👇👇👇

最後,事實證明我沒選錯,簡歷投遞2周後就拿到3個offer,最高的是一個年薪40W高階產品經理offer。
1-正確的產品方法提升產品全域性思維
老師上課所傳授的方法論是乾貨滿滿,重新塑造了我的產品知識體系,從最前端的市場調研→最後端的中臺、架構策略、AI提效,讓我的產品思維有了一個全域性提升,更提升了我的信心和做產品的決心。

2-專案實踐提升了拿結果的能力
老師手把手帶教的專案實訓,完美補全了之前經驗不足的短板,拿到了想要的結果。即使公司沒機會,我也透過學習有了不一樣的成長,面試也可以和麵試官聊的不錯,現在聊專案和業務一點不虛。

瞭解更多專案實訓內容
掃碼回覆【專案實訓】獲取實訓計劃!
↓↓↓

3-1v1指導解決個性問題,拓展產品思路明確職業發展
還有很棒的一點,每次向老師提問,都能一針見血,點出問題本質並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法。不得不佩服老師們經驗的豐富,幫我解答了各種專案的、求職的、職業發展的問題。
還偷偷分析了老師們對不同業務難題從“why-what-How”的產品思路。跟懂行的大佬們交流,自己的想法也會煥然一新。

可能我的故事只是一個個例,但還是還是想分享給那些跟我之前一樣處於擇業焦慮、轉崗焦慮的朋友——
千萬不要自我懷疑和退縮,重新定位自己,找一個清晰的目標,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更重要的是要有行動!
邊行動邊調整,每天改變一點點,就會離目標更近。
這裡也向大家推薦剛剛提到的起點課堂的《B端C端產品經理1v1私教陪跑計劃》。

為什麼推薦給你,原因也很簡單,下面詳細展開:
陪跑方案1:1v1大廠導師私教陪跑,攻克職場難題,護航你的職業發展!

滑動檢視下一張圖片
整個陪跑計劃特邀多位10年+經驗的大廠導師1v1陪跑。
老師目前也還在一線業務上做產品,掌了握前沿業務知識,行業機遇:
-
老師有一手企業業務&用人資訊,知道哪些行業有哪些好公司好業務,幫你把關求職方向;
-
老師是公司面試官,知道企業用人標準,看重哪些能力,把關你的技能提升+簡歷最佳化。
-
老師經歷過大廠專案,踩過複雜業務坑,可以幫你指導重要專案規劃/新工作任務方向。
向拿到過結果的產品人學習,才能學得更快,學得更準!
如果想要獲取詳課程內容
可以掃碼新增顧問老師諮詢
▼▼▼

陪跑方案2:企業級真實專案1v1帶練,帶你進階實戰型B端產品經理
避免你沒有真實的B端產品實操經歷,以及不具備完善的B端產品知識體系,在面試時被面試官問到啞口無言。
私教陪跑採用大廠產品人才培養普遍實施的導師制,由一線大廠產品專家1V1帶練輔導,從業務、產品、運營、資料、商業等多方面實操專案。

既提升與強化產品專業能力、夯實行業與業務知識,又從實戰中積累來自企業級真實需求的專案經驗和專案作品,求職更有底氣。
如果想要獲取詳課程內容
可以掃碼新增顧問老師諮詢
▼▼▼

陪跑方案3:一套大廠產品能力模型,6周幫你夯實產品底層知識架構
除了底層能力的傳授之外,課程拓展了11大方向的B端業務知識板塊,帶你從更上層的企業經營管理視角重新理解全業務鏈路,挖掘產品核心價值;

還能幫助你係統性的梳理該業務領域從行業到業務再到產品的全鏈路,以及拓寬行業最佳實踐,快速提升業務理解能力。是拓寬產品經理職業選擇邊界必備知識。

(交易電商業務知識為同學上岸電商AI產品崗助力)
同時,幫你對標大廠產品能力模型,從“市場競品分析→B端業務分析/梳理 → 洞察需求 → 產品互動設計 → 開發與實施 → 迭代與運營 → 產品架構設計”幫你梳理全鏈路產品知識體系。
帶你捋清楚做產品“為什麼做、做什麼、怎麼做、怎麼做好”的完整思路,培養產品全域性意識,提升B端產品專業能力。
總而言之,該板塊將幫助你切實掌握B端產品框架與方法,幫助你解決B端產品工作過程中90%的問題。
如果想要獲取詳課程內容
可以掃碼新增顧問老師諮詢
▼▼▼

陪跑方案4:"保姆級”求職陪跑服務,縮短你的求職週期,衝刺新offer!
如果你不清楚:
●如何定位個人優勢,找到適合的職業突破口?
●如何寫好簡歷、準備專案作品、面試?
●如何找到匹配適合自己的崗位資訊?
可以馬上開啟求職陪跑,老師帶你看清各垂直行業賽道的發展前景,整合過往成績和經驗,突擊求職面試技巧,衝擊新的職業階段,縮短求職週期。

frank老師為學員做面試輔導
↓↓↓


Martin老師帶教2個月上岸AI產品
↓↓↓

技術轉產品 半個月拿到40W年薪offer
↓↓↓

G端跳槽B端 漲薪25%
↓↓↓

1年B端產品經驗 拿到AI產品offer 漲薪30%
↓↓↓

UI轉產品 拿到央企B端產品offer
↓↓↓

最後,我想說的是:AI時代來臨,行業整體對於產品經理的能力要求也進一步升級。
不同行業和領域對產品經理的能力要求已經從單一的具備產品專業能力演變成了兼具產品專業技能+行業/業務知識的複合型人才。
所以,無論是入行/轉崗做B端&C端產品、還跳槽/晉升遇到問題,你的路徑一直沒變,那就是學習!
1次體系化學習>1年盲目摸索
轉崗產品/野路子產品提升
想了解更多產品提升方法
立即掃碼諮詢顧問老師
👇👇👇

注:本文含有廣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