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霸總2025跨年演講合集:任澤平、古典、香帥、吳聲、柯洲、尹燁、崔璀、張萌、張朝陽、雷軍、蕭大業、劉潤、吳曉波、羅振宇…

跨年2025·知名大佬年度演講合集
(影響力不分先後,依次排序如下)
任澤平、古典、香帥、吳聲、柯洲、尹燁、崔璀、曹則賢、張萌、張朝陽、雷軍、蕭大業、劉潤、吳曉波、羅振宇、邱震海、馬徐駿…
任澤平年度演講主要對 2025 年中國經濟進行了十大預測,核心觀點為中國經濟面臨新週期、新時代,雖有挑戰,但在政策推動、科技創新、企業出海等方面蘊含機遇,需順勢而為、積極應對。

新週期與新趨勢

  1. 時代特徵與企業應對
    :當下處於鉅變時代,舊秩序瓦解,新秩序重建。企業家清醒、奮鬥且求新求變,如雷軍抓住網際網路和智慧手機紅利。成功需勤奮加順勢,要關注新趨勢,如人工智慧、新能源、出海、銀髮經濟、直播電商、興趣消費等領域。
  2. 經濟增長理論與制度重要性
    :經濟長期看制度、中期看技術、短期看政策。制度經濟學解釋了各國經濟增長分化,阿根廷因違背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陷入 “降級陷阱”,日本雖建立現代制度但受多種因素影響陷入 “失去的三十年”,中國需經濟刺激與制度改革並行釋放紅利。
3.十大預測:
第一大預測,這是一個新週期、新時代,順應新趨勢,把握新機遇,勇敢再出發,一切發生皆有利於我。
第二大預測,全球開啟降息週期,特朗普2.0攪動全球,世界經濟增長分化,制度經濟學為各國發展帶來希望。
第三大預測, 第四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人工智慧、新能源、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生物製造出現重大突破。
第四大預測,中國拉開大規模刺激經濟的序幕,提振信心,全力拼經濟,大力發展新基建、新質生產力。
第五大預測,企業從出口到出海,從紅海到藍海,全球化本質上是本土化,踏上征程,走向世界。
第六大預測,人工智慧迎來寒武紀大爆炸,影像識別、人形機器人、AI助手、AI消費電子、AI科研超級應用呼之欲出。
第七大預測,新能源革命加速前進,汽車出海、智慧駕駛、固態電池、儲能、氫能醞釀新機遇。
第八大預測,消費迴歸以人為本,線下零售重拾人間煙火,興趣消費打動年輕人,文化消費、國潮出海風頭正勁。
第九大預測,邁向後房地產時代,促進市場止跌回穩,調整和分化是未來主要趨勢,人口向都市圈城市群集聚。
第十大預測,應對老齡化少子化,抓住銀髮經濟機遇,提振生育率,重視兒童早期發展。
演講內容架構

創造人生小環境

  1. 黑燈的經歷
    • 88 年生脫口秀演員黑燈,13 歲患 “青少年黃斑變性”,視力漸差,工作受阻。後坦然面對,透過視覺輔助工具和自身努力,在 2024 年《喜劇之王單口季》走紅。
    • 大學讀心理學,求職艱難,後放棄偽裝,大方告知視力問題,獲得幫助。做過四十多份工作後,抓住機會做心理諮詢師培訓,同時開展罕見病宣傳,建立 “青少年黃斑變性關愛中心”。
    • 結緣脫口秀,將其作為影響力工具,雖遇挫折但收穫成長,未來計劃繼續從事脫口秀,之後再做心理諮詢師,公益也會持續。
  2. 黑燈的啟示
    • 儘早面對人生大問題,在困境中尋找希望,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放下期待。
    • 社會應給予視覺障礙人士更多包容,不隔離他們就是最好的融入方式。家長要接受現實,調整心態,避免過度自責影響孩子和家庭。

創造自己喜歡的工作

  1. 二牛的轉變
    :二牛從公司商務助理轉變為咖啡館老闆等多角色。老闆發現她擅長構建生活小美好,有審美、喜歡攝影等,便讓她負責前臺兼做咖啡館相關事務,二牛積極學習咖啡知識,逐步將咖啡館經營起來。
  2. 創造工作的方法
    • 先有種子,再找花盆
      :先發現自己喜歡和擅長之事,如二牛在日常工作中展現出的創造美好細節的能力,從這些點滴開始創造,而非等待完美條件。
    • 創造像滾雪球
      :以熱情為起點,不斷學習新技能,將熱愛之事融入工作,吸引志同道合之人,形成正向迴圈,推動事業發展。
    • 不要內耗
      :面對工作中的不快樂,不糾結於是否離職,幹好當前工作,定好結果或過程指標,同時培養愛好、積累能力,直到問心無愧地做出選擇。

破除演算法,把自己當人

  1. 超哥的故事
    :超哥曾在汽車行業做管理,後因行業變化成為網約車司機。起初盲目接單,後發現諸多問題,決定創造自己的演算法。
  2. 破演算法的策略
    • 高效率賺有價值的錢
      :劃定地理、時段、平臺範圍,只接高峰期訂單,多平臺運營,設定目標並迭代演算法,避免接廉價單影響心態。
    • 再小的流量,也有自己的可能
      :利用網約車微小流量,憑藉自身魅力和待人接物方式,贏得乘客信任,獲得如地鐵監工、外企接待司機等額外機會,實現流量高轉化和多復購。
    • 提高人生價效比
      :營造舒適車內環境,享受獨處時光,注重生活精心時刻,如在車內休息、在家陪伴家人等,提升幸福感,設計出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香帥的年度演講主要探討了 2024 年經濟與商業領域的諸多變化,核心觀點為企業出海是重要趨勢,消費市場有新特點,企業應把握機會積極應對,同時構建信任至關重要。

企業出海相關

  1. 出海趨勢與背景
    • 出海成為熱點及原因
      2024 年 “出海” 成全民話題,中國企業出海是產品、產能等尋找全球市場的歷程。當前企業面臨內需不足、需求不足導致機會減少和市場內卷等問題,如中國 CPI 持續低位顯示需求不足,許多企業通過出海尋求新生存空間,A 股上市公司海外收入佔比可觀。
    • 貿易失衡及歷史案例
      :貿易失衡指兩國貿易額差距大,歷史上曾引發諸多問題。如日本透過企業出海將汽車出口轉變為品牌出海緩解貿易失衡。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長迅速,比亞迪等企業出海建廠,類似日本當年路徑。
  2. 出海新模式與企業型別
    • 供應鏈優勢企業
      可跟隨行業龍頭出海,如特斯拉供應鏈企業隨其到墨西哥建廠,中國供應鏈的連線力和協同效應為相關企業帶來機會。
    • 其他企業
      包括利用成本優勢(如義烏小飾品廠)、產品優勢(如恆健傢俱)、創意優勢(如 INSTA360)出海,以及提供出海服務(如 iMile、XTransfer 等),解決出海痛點即可獲得機會。
    • 同時,商業模式出海需注重本地化,如 Lime 共享單車在美國成功在於複製中國模式並本地化。
    • 價值鏈出海模式
      名創優品是價值鏈出海典型,從中國製造到名創優品體現了中國企業從產品出海到全鏈條出海的進化,其速度快,通過後端海外開店、中端發揮供應鏈優勢、前端私域 KOC 打法整合銷售研發設計,推動因素包括中國供應鏈能力和數字能力。
    • 無國界企業崛起
      數字技術促使無國界企業產生,如致歐傢俱,其銷售渠道、營銷平臺全球化,供應鏈全球化且高效利用中國供應鏈。具備全球市場大、中國供應鏈強特徵的行業易湧現無國界企業,它們生於中國、長於全球。
    • 不同企業的出海機會

國內消費市場相關

  1. 胖東來的商業邏輯
    • 構建長期信任
      :胖東來透過不賣假貨、提供極致服務等構建長期信任,如無條件退貨、為顧客調貨、提供免費維修等,員工稱老闆 “東來哥”,工資高、福利好,員工歸屬感強。其賺錢品類多為資訊不對稱或高頻復購商品,透過規模效應增強議價能力,體現商業迴歸長期信任和 “好人模式” 趨勢。
  2. 消費市場變化與機會
  3. 消費市場的兩面性
    :中國消費市場呈現消費慾望下降和消費理念升級兩面性,如消費者關注牛肉具體部位、四線城市三文魚熱賣等,消費觀從物質向非物質感受轉變,推動消費市場呈 K 型發展,包括追求價效比和品質審美溢價。
    種草與信任的重要性
    :種草是激發消費慾望,消費感受比功能重要,細分賽道、單品和單功能場景下種草易成功,如 “穿戴充電寶” 等產品。
    服務與信任是消費市場長期線索,胖東來、途虎養車等透過構建信任實現復購,小紅書透過社群種草構建信任,未來商業機會藏於美好生活方式中。
吳聲年度演講主要探討商業領域中企業如何發展,核心觀點為企業應堅持獨特性、保持想象力,透過設計新自我,在不同方面進行創新與進化,實現增長與發展。
演講內容架構

設計新自我的重要性與理念

  1. 堅持獨特性與保持想象力
    :以巴黎聖母院修復等為例,強調企業在發展中要堅持自我、保持本真,像諸多企業憑藉獨特性在時代中創造價值,在複雜商業環境中找到發展方向,如面對出海、線下商業創新等挑戰時,需找到 “場景紅利” 等,“設計新自我” 成為企業發展關鍵。
  2. 模型思維的應用與意義
    搜狐張朝陽透過《張朝陽的物理課》展示用模型思維為複雜祛魅,以物理學思維解讀商業知識服務,體現知識服務新趨勢,反映商業中科學思維的重要性,如在汽車、電影科普等場景的應用,也說明在硬科技產業週期,企業應注重專業學科知識與產業的結合。

商業方法的四個篇章

  1. 漫長的正反饋
    • AI 與新能源協同發展
      :聯想 AI PC 體現人是 AI 終端終極形態,其與使用者協同發展,帶來創造力提升;寧德時代以電池技術創新推動新能源與 AGI 週期協同,追求超越利潤的戰略,透過社會責任實現使用者認同與利潤增長。
    • 場景化創新與服務最佳化
      :星星充電從充電樁網路發展為場景微電網和虛擬電廠,以場景定義能源生產和消納方式;黑貓投訴打破消費資訊不對稱,推動行業規則進化;中國肥胖聯盟關注體重健康問題,體現不同場景下積極改變。
    • 安馨康養在老齡化領域透過居家適老化改造等服務,展現長期正反饋能力,如推出品質數字康養方案,關注老年人尊嚴與陪伴。新物種預測包括 “慢連線”“居住感延伸”“新治癒” 等方向。
  2. 誠實的原創力
    • 在地資源與 AI 生活創新
      :國晶・茶本酒以原產地企劃創新飲酒場景,融合文化與健康;小鵬汽車的小鵬 MONA 系列展示 AI 生活方式革新,從智駕體驗到成為生活方式產品里程碑。
    • 感知技術與可穿戴創新
      :瑞聲科技在感知體驗解決方案上透過場景洞察、技術遷移和行業標準沉澱實現場景躍遷;七匹狼以商旅夾克重新定義可穿戴,實現場景流打造,如雙面夾克等創新產品。新物種預測提出 “議題美學”,包括品牌的紀錄片方法、溯源、開源、策源等內容。
  3. 專注的進化論
    • 智造與使用者品牌崛起
      :賽力斯汽車以智造實力成就使用者品牌,如 AITO 問界 M9 展示其智駕和產品創新,其合作基因、生態整合等構建新汽車製造方法論,與場景實驗室共創 “移動生活場景實驗室”。
    • 場景化創新與進化動力
      :車車科技以新能源車險連線移動生活新場景,推動車險商業模式創新;智譜 AI 以 MaaS 戰略助力企業 AI 化,發起 “AI 原生企業新物種實驗計劃”;鄂爾多斯以 “負責任羊絨” 理念引領新消費精神進化。
    • 新物種預測關注 “新感官主義”,如強觸感面料趨勢、自動駕駛推動居住革命、具身智慧加速 3D 列印日常化等。
  4. 勇敢的增長觀
    • 全球化與內容吸引力
      :名創優品以 “超級 IP× 超級目的地” 為增長公式,從零售向內容公司轉型,在全球佈局特色門店;基於內容的吸引力法則成就場所精神,如微博 “新品上市廣場” 等案例,場景實驗室與海寧共建 “志摩故里”。
    • 社群與場景創新驅動
      :路特斯以 “4+2” 賽道生活方式空間實現社群自信的場景企劃;三翼鳥以智慧家電家居一體化打造場景基本款,實現以簡馭繁;紅星美凱龍以 “三家一體” 重新造場,推動家裝產業變革。
    • 百度文庫從內容獲取平臺進化為一站式 AI 創作平臺,橙篇滿足專業創作需求。新物種預測涉及 “日常消費解構”,如新線下進入非線性時間、大模型硬體日用品化、“門” 文化創作社群符號等。
筆記俠柯洲的年度演講分享了多個行業的企業案例,核心觀點為不同行業企業在極端不確定時代透過獨特思路與行動實現發展,為其他企業提供了思路與信心。
演講內容架構

各行業企業智慧案例

  1. AI 行業 – 獵豹傅盛
    • 思路
      :三次戰略選擇,從 PC 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再到人工智慧,基於自身興趣、能力圈及市場趨勢,認為人工智慧是值得投資的底層技術,機器人市場潛力大。
    • 行動
      :回到一線打造 AI 機器人,解決實際問題;打造符合不同規模企業的 AI 應用,提出 AI 資訊化段位概念,幫助企業落地 AI 應用。
  2. SaaS(企業服務)行業 – 影刀十布
    • 思路
      :堅信好產品是最好的商業模式,以高效的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軟體(RPA)為社會創造價值,關注為使用者創造價值的執行時間。
    • 行動
      :打造顧問型、交付型銷售團隊,注重專業性,退費給未使用產品的客戶;將產研、服務視為開源部門,加大投入,透過產品、技術和服務為客戶創造價值,實現口碑傳播和企業可持續發展。
  3. AI 醫藥行業 – 劑泰醫藥賴才達
    • 思路
      :站在基因編輯和 AI 發展的前沿,將公司定位為製藥行業的 SpaceX,利用基因編輯、AI 應用和奈米材料技術,實現藥物精準遞送。
    • 行動
      :與大藥企和醫院合作開展 To B 業務,提前獲得收入並推動商業化;自主研發核酸藥物,致力於解決藥物遞送難題,推動第三次藥物革命;吸引頂級人才,構建團隊,實現技術和商業閉環,追求企業長期發展。
  4. 出海網際網路軟體行業 – HelloTalk 魏立華
    • 思路
      :定位全球化,以跨語言跨文化交流為使命,超越商業利益,注重傳遞積極價值觀和文化內涵,構建有溫度的社群。
    • 行動
      :依靠口碑傳播和使用者自發推薦吸引使用者,使用者在平臺上不僅學習外語還能交到朋友;鼓勵使用者互相幫助,促進全球化交流,如使用者胡楚靚透過平臺提升外語能力後為平臺吸引使用者,比利時老爺爺 Julian 在平臺上收徒並促進文化交流。
  5. 跨境靈活用工行業 – 洄游科技張強
    • 思路
      :瞄準萬億級美金的薪酬支付市場,發現行業痛點,即中國人力資源國際競爭優勢下的跨國薪酬管理和稅務合規問題,以合規為導向,解決行業難題。
    • 行動
      :以金融學科為底層學科,按金融方式收費,確保健康現金流,利用支付牌照提供便捷支付服務;提供跨法域服務,滿足企業在多地區的合規需求,助力企業全球化發展,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6. 平臺型企業 – 望嶽集團劉世軍
    • 思路
      :受美的創始人影響,希望打造具有平臺屬性、創造長期社會價值的企業,意識到企業發展核心在於團隊創造與協同,匯入成果導向思維和全員利潤分配機制。
    • 行動
      :全員匯入成果導向思維,以終為始,明確工作目標和預期效果,提高員工方向感和協同性;實施全員利潤分配機制,根據利潤設定獎金池,按部門和崗位貢獻分配,激發員工積極性,提升服務質量和業績,營造良好企業氛圍。
  7. 微信電商企業服務行業 – 零一數科鑑鋒
    • 思路
      :總結出 “內容社交商業化” 的運營底層邏輯,透過內容和社交驅動微信生態的商業化,深入研究微信理念、規律和規則,將兩者打通實現全鏈路運營。
    • 行動
      :建立生態型組織,認可多元發展;主動社交,與團隊共情,體會社交對業務的重要性;全員利潤分配,推動內容社交商業化,將公司利潤與個人收益掛鉤,激勵員工提升業務能力,為客戶提供服務。
  8. 美妝行業 – RD 集團潘潘
    • 思路
      :從資料中挖掘商機,以產品使用者痛點洞察力和創新能力為核心,追求簡單有序經營,重視效率和利潤提升,透過數智化實現跨越式發展。
    • 行動
      :基於抖音平臺的內容電商邏輯,選擇視覺化產品,精細剪輯影片內容;不斷測試和升級產品,從帶貨轉向做自己的品牌,開發爆款品類,逐步構建全產業鏈集團公司;計劃參與全球遊學,拓展全球化視野。
  9. 垂釣行業 – 六魚周駿
    • 思路
      :切入年輕人群體,打造差異化品牌,注重產品研發和品質提升,堅持使用者主權至上……
尹燁36氪演講
演講內容架構
她以張桂梅老師和方勵導演為例,說明人生主線清晰的人雖會遇到困難,但充滿生命力。
她分享了陪跑學員找人生主線的經歷。人生主線可理解為 “我是誰” 加上 “我要去向哪裡”。其旅程往往從一次小小的不舒服開始,如小胡的冷掉的咖啡、大宇的催繳停車費簡訊。這些不舒服的瞬間可能是改變的開口。
崔璀提到自己以前直播忙碌忽略孩子,以及小胡轉崗做內容編輯、大宇換工作等例子。他們在找到合適領域後充滿魅力或變得踏實。
然而,聽到召喚後多數人會拒絕,如燕倪的 “就這樣吧”、佳佳的 “再忍一忍吧”、伊春的 “來不及了”,還有人會說 “我不行吧”。比如芳華,常聽到身邊各種聲音限制她的發展。
優勢星球 8 年都在幫大家確認人生主線。崔璀認為,低谷期是在救自己的命,要敢於面對低谷和不舒服,因為這是改變的開始。
危機既是警告也是召喚,能讓我們走向更廣闊的旅程。她希望大家找到自己的人生主線,不要被各種因素限制,要聽命於自己,勇於做出改變。
……………………………………………………
……………………………………………………
演講內容架構
她 30 歲時因甲狀腺重度結節開啟自我探索。自學功能醫學等知識並學習中國哲學,6 年後推出青創大師課,7 年後體重下降併成為職業拳擊手,8 年後在小紅書做直播帶貨,獲食品類目第一和總榜前十。
她做教育培訓 12 年,曾培訓青年做賬號和發展個人 IP,看好直播銷售員等賽道。為證明培訓有效,2023 年底入局直播帶貨,雖壓力大、被質疑,但堅持學習和直播,摸索到直播節奏,向對手學習,最終在 2024 年 618 進入平臺前 10 名。
成功的關鍵是把握時機與賽道以及極致勤奮。她將所學賦能教育公司,推出紅書萬丈專案,幫助他人打造 IP。
直播時她會經歷 “要死” 階段,如難受、噁心等,但只能短暫休息,要保持狀態。即便生物鐘使她睡眠不足,她也堅持工作。面對質疑,她認為解釋無意義,應創造價值。
她的初心是助力青年成長成功,用 12 年守護。如蔡磊夫婦為漸凍症病友爭取福利,孫亞輝直播帶貨致富,張桂梅校長創辦女高幫助貧困女孩。她以這些精神為寄託,堅守 “君子不器,有教無類” 的信條。
她雖生病但堅持完成跨年大課和直播,認為事業是為別人付出和做社會貢獻。感謝支援與質疑的人,2025 年要繼續加油,在頂峰相見。
…………………………………………………
張朝陽跨年演講2025
演講內容架構
  • 以普通人一天的經歷,講解量子力學在生活和現代技術中的廣泛應用。
  • 從起床睜眼到晚上回家,分享了 27 個物理知識點,如太陽輻射與人眼視力極限、電動牙刷的動力原理、鈉燈發光原因、光合作用、空調和電腦中的量子力學應用、紅酒掛壁現象、極光產生等。
  • 強調量子力學幫助破解宇宙奧秘,如透過光譜分析識別星體元素、計算星體遠離速度,揭示宇宙正在膨脹;恆星演化也離不開量子力學,其末期藉助費米子簡併壓 “拼死一搏”。旅行者號利用量子技術探測宇宙,按設計壽命 2025 年將耗盡能量中斷與人類聯絡。
  • 指出理解量子力學就理解了世界,人類應心存敬畏,不要把每天的事太當回事。
  • 跨年鐘聲敲響後,用近 1 小時推導化學鍵的成因,用家庭故事比喻原子核與電子的關係,解釋化學鍵形成過程。
  • 新年寄語:學點心理學自我調節保持好心情,每天運動、多吃蔬菜水果;折騰做事尋找機會;管好現金流、不負債。
  • 認為量子力學讓世界萬物有特定結構和規律,塑造了周圍一切;科技將推動人類一往無前。演講期間還探討了科技領域熱點問題,認為量子力學和材料科學領域新的一年有望迎來更多突破。
…………………………………………………

2025雷軍跨年圍爐直播

2024 年 12 月 31 日,雷軍在小米汽車工廠舉辦了一場 4 個半小時的跨年圍爐直播。

演講內容框架

分享小米發展成果與未來規劃,強調科技引領生活,展現個人願景與生活態度,增進與網友互動。
  1. 直播概況
    • 氛圍與互動
      :直播前在社交媒體互動,直播時雷軍在小米汽車工廠與超 10 萬網友親切閒聊,分享想法感受,回應問題並分享三個新年願景(2025 年小米汽車交付 30 萬輛、多遊歷並測試汽車、健身房打卡 100 次)。
    • 回顧與展望
      :回顧過去,2022 年業績下滑後,2023 – 2024 年反思調整,小米汽車 SU7 交付量超 13.5 萬輛成績顯著;展望未來,計劃十年內建至少 20 座世界級工廠,推進智慧製造提升產品品質競爭力,如北京昌平手機制造中心、亦莊電動汽車工廠、武漢智慧家電產業園等。
  2. 產品規劃
  3. 小米汽車
    :SU7 Ultra 3 月面世,YU7 在 6、7 月上市,4、5 月左右 SU7 Ultra 推特別選裝方案,2025 年交付目標 30 萬輛,汽車場景可為 AI 提供資料,完善全場景智慧生態。
    其他產品
    :小米業務廣泛涉及多領域,雖面臨管理和創新挑戰,但持續努力,未來將帶來更多優質產品。
    個人願景
    :雷軍希望 2025 年遊歷四方賞景品食並測試汽車,同時堅持健身打卡 100 次,以更好狀態迎接未來,透過直播與網友緊密聯絡,分享公司發展與個人想法。
蕭大業在 2024 年度演講中,以 “適應與創新 – 在變化中找到新機會” 為主題,分享了諸多見解,核心觀點為在變化的時代,應適應創新,把握新機會。

演講內容框架

  1. 演講開場與主題引入
    :在湖南長沙湘江邊的 1912 珍酒美食研究所舉辦演講,感謝眾多贊助商與嘉賓。以四渡赤水戰役為例,強調在複雜變化中尋找機會的重要性,引出當下經濟環境雖面臨不確定性,但也孕育著新機會,如同 AI、短影片和直播帶來的變革。
  2. AI、短影片和直播的時代意義
    • AI 相關
      :AI 發展迅猛,如英偉達市值增長,其帶來的變革遠超工業革命。
    • 以馬斯克的特斯拉為例,展示其在萬物互聯佈局中的多領域應用及技術實力。
    • AI 在蛋白質結構預測方面取得成果,有望推動基因研究,進而影響人類壽命等,帶來眾多新機會。
    • 短影片和直播相關
      :四年前演講提出 “所有行業都值得用短影片和直播重做一次”。
    • 短影片和直播已成為主要傳播媒介,改變生活和商業。
    • 在生活中,改變資訊獲取、娛樂、購物習慣;
    • 在商業中,使商業資訊傳播要素改變,企業面臨新挑戰與機遇,
    • 如流量獲取與投放難度增加,品牌價值觀更易暴露,需適應新變化。
  3. 企業經營案例與個人 IP 打造
    • 國寶李渡酒業案例
      :在行業衰退且對手強大情況下逆勢增長,上半年營收大幅增長且品牌地位提升。
    • 經營上,意識到市場觸點碎片化,與自媒體合作傳播;
    • 產品定位為 “文化傳承”,挖掘文化內涵,如李渡元代燒酒作坊遺址推動白酒申遺,廠區有新考古發現,其獨特的釀酒文化與旅遊融合,如舉辦稻田音樂會。
    • 個人 IP 打造
      :個人 IP 是在他人心中的符號,透過短影片和直播可拓寬形成範圍。堅持優質內容輸出能建立信任關係,帶來商業連結,如蕭大業賣書、帶貨響午鞋的成功案例。
    • 矽谷學霸 Jolin 的案例體現個人 IP 打造過程,從定位 “矽谷學霸”,到內容創作吸引目標人群,再到抓住 ChatGPT 熱點實現粉絲和商業的快速增長,展示超級個體時代個人 IP 的重要性。
…………………………………………………
劉潤在 2024 年度演講中分享了諸多商業見解,核心觀點為面對商業難題,應尋找解題思路,以進化的力量應對。

演講內容框架

  1. 演講主題與背景
    :以 “總會花開” 為主題,指出 2024 年商業世界難題多,創業者面臨客戶減少、價格下滑、行業內卷等問題,提出 “難題 + 解題思路” 結構,透過實地調研尋找解題方法。
  2. 客戶難題
    • 現象與影響
      客戶減少,如小 J 遇到甲方低預算高要求,企業經營受衝擊。
    • 解題思路
      :轉換客群,如東京迪士尼將主要客戶轉為成年女性;
    • 精準營銷,善用平臺,不同平臺有不同特點,內容應符合平臺調性;
    • 全域經營,用好公域紅利,建好私域壁壘,如農貿市場檔口老闆龍泰吉透過微信群提供 “免費代炒” 服務。
  3. 價格難題
    • 現象與原因
      :消費者追求價效比,平替流行,如草編貓窩與雞窩價格差異大。
    • 解題思路
      :盧柏克提供 “簡約樂趣”,胡光書和鄧凡華提出減少浪費,
    • 如越匯烏雞卷改進生產方式;名創優品透過提升情緒價值實現興趣消費,
    • 提升使用者體驗,如胖東來透過細節服務贏得客戶信任。
  4. 內卷難題
    • 現象與本質
      :行業內卷嚴重,如餐飲業裝置二手交易火爆,風情街同質化嚴重。
    • 解題思路
      :三浦展提出獨自花開,如東京下北澤透過引入特色小店重獲繁榮;
    • 譚黎敏關注細分場景,如西井科技的無人駕駛卡車瞄準集裝箱碼頭場景;
    • 尚陽星選擇創造工具,如橋介數物為 “人形機器人” 公司提供 “小腦演算法”;
    • 華杉主張精進自我,如華與華堅持學習提升,不參與內卷。
  5. 變老、智慧、出海難題
    :社會變老,新生兒減少,老年人口增多;智慧時代帶來機遇與挑戰;
    出海面臨諸多不確定性,需尋找應對之策。
………………………………………………
(2024.12.30 福建廈門)

核心觀點

面對時代的陌生感,企業家需克服困難、堅定信心,把握 “生而全球” 和 “人工智慧” 兩大機遇,預見 2025 年新週期的變化,創造和適應未來。

演講框架

  1. 克服陌生感方法論
    • 相信國運,瞭解週期
      :回顧中美經濟佔比變化,中國經濟增長顯著,應堅持改革開放與全球化紅利,順應康波週期,企業家要相信國運,專注企業發展。
    • 回到專業,看回自己
      :如時尚雜誌總編、餐飲行業的兩個 “張勇” 等例子,表明企業家應堅守專業,做好本職工作。
    • 用好新工具,長出新能力
      :以宋老哥、李可、魯靖為例,說明利用新工具可提升效率,關鍵在於知曉並願意使用新工具。
    • 放棄對標,勇於創新
      :海爾和比音勒芬透過創新突破,安踏自我革命,啟示企業在無領跑者時需創新。
    • 相信年輕,接受反叛
      :中國 “超級工廠” 管理者多為年輕人,廠二代在抗爭中傳承企業,企業傳承需兩代人磨合。
  2. 企業出海與新週期引擎
    • 政策寬鬆力拼內需
      :外貿不確定性大,2025 年政策將寬鬆以刺激內需,增強消費信心和擴大收入是關鍵,同時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 職業甦新升級在即
      :新商業模式創造新崗位,製造業人才結構變化,需改造職業教育體系。
    • AI 原住民初代誕生
      :AI 發展迅速,率先使用 AI 工具的人是第一代 “AI 原住民”,聯想釋出 AI PC 助力人們成為 “AI 原住民”。
    • 行業模型元年到來
      :中國是智慧工廠實驗場,但在人工智慧領域面臨挑戰,2025 年是行業大模型元年,將重構資訊基礎設施。
    • 零碳經濟能者先行
      :零碳成為製造業競爭焦點,企業應重視碳中和與碳足跡管理。
    • 創造需求能力整合
      :企業應創造需求,提供優質產品,如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傳統車企面臨轉型挑戰。
    • 設計先行 “三家融合”
      :“以舊換新” 力度加大,家裝設計師將成為消費入口,智慧化等概念將進入家庭。
    • 又跑又唱小城風光
      :跑步、聽歌、看劇等文化活動活躍,小城文旅創新多,“浪費” 在一定程度上能拉動內需。
    • 企業出海
      “生而全球” 是重要機遇,中國企業出海規模增長迅速,經歷四次外溢,與日本出海有異同,呈現出市場梯級開發、工業園區整體開發、供應鏈整體聯動、政企協同作戰、商業模式全球化創新等特徵。
      預見 2025
  • 政策寬鬆力拼內需
    :外貿不確定性大,2025 年政策將寬鬆以刺激內需,增強消費信心和擴大收入是關鍵,同時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 職業甦新升級在即
    :新商業模式創造新崗位,製造業人才結構變化,需改造職業教育體系。
  • AI 原住民初代誕生
    :AI 發展迅速,率先使用 AI 工具的人是第一代 “AI 原住民”,
    聯想釋出 AI PC 助力人們成為 “AI 原住民”。
  • 行業模型元年到來
    :中國是智慧工廠實驗場,但在人工智慧領域面臨挑戰,2025 年是行業大模型元年,將重構資訊基礎設施。
  • 零碳經濟能者先行
    :零碳成為製造業競爭焦點,企業應重視碳中和與碳足跡管理。
  • 創造需求能力整合
    :企業應創造需求,提供優質產品,
    如新能源汽車產業崛起,傳統車企面臨轉型挑戰。
  • 設計先行 “三家融合”
    :“以舊換新” 力度加大,家裝設計師將成為消費入口,
    智慧化等概念將進入家庭。
  • 又跑又唱小城風光
    :跑步、聽歌、看劇等文化活動活躍,
    小城文旅創新多,“浪費” 在一定程度上能拉動內需。
…………………………………………………… 
2024 年 12 月 31 日,羅振宇在杭州奧體中心體育館進行了 “時間的朋友” 跨年演講,主題為 “來自未來的好訊息”。

核心觀點

  1. 樂觀是行動,應尋找進步之人並助力其擴大進步。
  2. 好訊息藏於現實深處、確定性中、新關係裡和寂寞處,甚至在對手 AI 身上。

演講內容框架

  1. 主題引入
    :未來好訊息源於當下努力,樂觀是行動,如張之臻和王欣瑜的故事。
  2. 好訊息來源
    • 藏在水面下
      太空艙大姐等一線奮鬥者展現務實努力;卡薩帝、簡一等大企業注重細節;得到新商學透過遊學助力創業者。
    • 藏在確定性中
      :老齡化帶來機遇,如黃山旅遊轉型康養、社群食堂發展等;醫學進步帶來諸多積極影響。
    • 藏在新關係裡
      :教育領域,李叢冉老師、北京第一實驗學校、好奇學習社群等透過改變關係取得積極效果;商業上,蓮子加工廠、名創優品等透過關係重整獲得成功,良好關係促進社會文明。
    • 藏在寂寞處
      :1688 平臺數據、比亞迪發展、運滿滿平臺數據等表明日常積累可帶來好訊息。
    • 藏在對手 AI 身上
      :應組建 AI 藍軍,從對手中尋找好訊息。
金句書摘
   0.教育學首先是關係學。—— 李希貴
  1. 命運不在人的身上,而在人的周圍。—— 加繆
  2. 做一個樂觀主義者,並非意味著忽略悲劇和不公。它意味著你熱情地尋找那些在各個領域做出進步的人,並幫助擴大那些進步。—— 比爾・蓋茨
  3. 悲觀只是一個看法,樂觀卻是一種行動。
  4. 歷史將會記錄下更多普通人。—— 王笛
  5. 只有大鯨魚才能下沉到五英里或更深的地方。—— 赫爾曼・梅爾維爾
  6. 我一具體,就深刻;一困惑,就出門。
  7. 命運把我推到懸崖邊,我就在這裡坐下來,唱支歌給你聽。—— 史鐵生
  8. 一切確定的東西里,都藏著好訊息。
  9. 不要站在問題一邊打敗孩子,而是站在孩子一邊打敗問題。—— 池曉
  10. 一切美好事物都是深度關係的產物。—— 武志紅
  11. 功能價值的商品一直在整合,而情緒價值的商品一直在分化。— 梁寧
  12. 面向使用者,你是撒傳單?還是送請柬?—— 王潤宇
  13. 在即將到來的富足時代,人們工作將不再是為了謀生,而是為了自我實現,為了有所貢獻。人們交往將更少地是為了利益,更多地是出於友情和道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將更少的是競爭,更多的是合作。—— 萬維鋼
  14. 文明的起點是一根癒合的大腿骨。—— 瑪格麗特・米德
  15. 好訊息就藏在持續積累的改善裡。
  16. 工程師就是在約束條件下,系統化地解決問題。
  17. 好訊息,不是喧天鑼鼓,而是靜水流深。
    …………………………………………………
    邱震海2025跨年演講
    震海會 2025 跨年思想演講主題為《破浪・追光 2024-2025:
    不確定時代裡的確定性機遇》,以下是演講要點:

    …………………………………………………

    2025迴響·開年演講《創造未來》
    演講內容框架
    張洪演講要點他是亞洲首位登頂珠峰的盲人。為彌補對兒子陪伴的缺失,2025 年他與妻兒徒步 318 國道。過程中,兒子天海獨立解決搭帳篷衝突讓他刮目相看。天海雖血壓等改善但體重下降不多,因嘴沒管住。
    爬四姑娘山時,天海因體重只能徒步大本營,雖未登頂但事後主動控制飲食、跳繩,體重下降且改變了他和張洪。張洪意識到自己與天海相處方式有問題,孩子的愛才是無條件的,他也被天海的改變觸動。
    天海還會默默關心父親,父子關係改善。張洪認為改變雖慢但會發生,他收穫了對天海未來的信心,也變成更好的父親。
    王淼演講要點他是無境深藍創始人,從事海洋公益保護。透過公益與娛樂結合,利用藝人影響力喚醒海洋保護意識,如與張譯合作等。
    他們選擇海洋垃圾清理、珊瑚礁和海草床修復、大眾普及教育領域,原因是不與同行撞專案,且潛水員資源多,專注水下專案。如惠州清理漁網時遭遇暈船問題,舟山專案需團隊配合。
    王淼認為公益組織最大成功是解決問題使命完成,雖海洋問題複雜,但做的每件事都有意義,還可嘗試不同可能性。
    李青青演講要點她是學習遊戲設計師和變革管理專家。孩子選專業讓家長焦慮,但大學多數專業知識畢業後可能無用,AI 時代變化快。
    以學外語為例,她用多鄰國學法語進步快,測試發現學多種語言都如此,AI 會因材施教。未來學校以 “學” 為主,老師變成教練和引導者,學習目的是擁有更強應變和學習能力,思維模式要從 “讓自己變聰明” 變為 “聰明學習”。
    各行業會變革,司機工作方式會改變,不必擔心大量失業,進入終身學習時代,需提升思辨力、應變力、學習力、協作力、想象力和洞察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