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低程式碼第一品牌「奧哲」,聊聊低程式碼與AI的雙向奔赴 |高榕未來

2014年,Forrester Research第一次提出了“低程式碼”概念,即很少或幾乎不需要寫程式碼,僅用簡單“拖、拉、拽”即可快速開發應用。
穿越了10年技術和市場週期之後,低程式碼來到了大模型和Agent時代。
新的技術浪潮下,低零程式碼路在何方,是否會有“代際焦慮”?低程式碼廠商在未來AI生態中有何價值錨點?
作為“中國低程式碼第一品牌”(CIC灼識諮詢認證),奧哲給出的答案是全面融合AI技術的同時,迴歸客戶需求和落地場景,讓企業客戶的數智化轉型跨越從理念到業務的“工程化鴻溝”。
奧哲在中國低程式碼中大型客戶市場佔有率連續多年位列第一,已服務60%以上的中國500強企業,客戶覆蓋製造、金融、建築、石油石化、房地產、零售貿易、政務等多個行業;旗下產品「氚雲」在釘釘上連續8年穩居應用市場全品類第一,服務中小企業數量超過20萬家。
剛剛過去的3月,奧哲在北上廣舉辦峰會,併發布了全新升級、全面融入AI能力的「雲樞」All in One低程式碼平臺,聚焦大中型企業的數智化轉型需求。同時推出「AI應用設計器」,支援客戶自己建立和釋出企業級Agent。
在釋出會後,我們和奧哲創始人、CEO徐平俊聊了聊從數字化廠商向AI技術服務商升級路上的思考。
Q:您觀察到這一輪DeepSeek熱潮,讓企業客戶部署和落地大模型發生了哪些變化?
徐平俊:確實在DeepSeek的V3、R1模型釋出之後,企業客戶、尤其是中大型企業探索AI的熱情大漲,落地節奏非常快。
從我們的觀察來看,兩類場景部署DeepSeek大模型尤為踴躍。第一,原本大模型已經成熟的能力,今天部署成本顯著降低,很多場景因此加速普及,例如企業知識庫、制度庫等。第二,DeepSeek-R1推理大模型的出現,讓需要推理能力的場景加速落地,例如智慧審批、合同審查校驗等。
目前奧哲已經幫助多個客戶落地這兩類場景和應用,如中建三局、葛洲壩集團、茂名石化等。
Q:如何看AI對低程式碼市場帶來的影響,是否會成為挑戰?
徐平俊:我們堅定認為,AI對低程式碼市場會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低程式碼作為一個細分賽道之所以有其商業價值,核心是兩點——1)讓應用的開發效率更高,2)降低應用開發門檻,人人都能開發。
當低程式碼遇上AI,能夠讓這兩個價值發揮得更加極致。低程式碼平臺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之後,可以透過Agent、Copilot、外掛等AI能力,幫助企業更加便捷地構建和部署智慧化應用。
與其說是取代或者競爭關係,不如說今天AI和低程式碼能力正在雙向融合、雙向奔赴,例如位元組的Agent平臺釦子在融入低程式碼能力;阿里的宜搭也在和AI能力做全面融合。
此外,隨著大模型讓企業的數字化、數智化加速和普及,長遠看來將進一步擴大低程式碼的市場空間和潛力。
Q:AI Coding的普及,能取代低零程式碼嗎?
徐平俊:實際上低程式碼和AI Coding服務的人群本就不同。AI Coding服務的更多是原本寫程式碼的工程師人群;而低程式碼更多面向的是業務人員、IT人員和管理人員。
而且To B的複雜場景和系統,涉及的工作流還是比較複雜的,目前AI Coding更多是按照某個feature生成程式碼,距離實現全部的系統開發和可用性還有一定距離。
Q:在AI驅動的企業數智化轉型中,低程式碼平臺起到怎樣的作用?
徐平俊:從中大型企業的實踐來看,在未來一段時間,企業數智化轉型由三種應用形態共同支援和驅動。
第一類是傳統業務應用,如ERP、MES、CAD等專業軟體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依舊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第二類是融合AI能力的混合應用,比如原來的應用呼叫基座大模型、行業模型以及企業小模型和知識庫;第三類則是原生的Agent應用
低程式碼平臺有望成為連線三類應用形態、三層AI模型的“技術中介”,企業可以用統一介面管理傳統系統改造、混合應用升級AI原生應用創新,大幅降低協同成本。
Q:本次「雲樞」All in One低程式碼平臺做了哪些升級?
徐平俊:早在2024年初,奧哲就釋出了融合低零程式碼一體化能力、AI能力、整合開放的「雲樞」All in One低程式碼平臺,今年我們再次進行了全方位的升級。
零程式碼一體化能力來看,我們面向專業開發者、IT管理員、業務人員等角色,構建了從“零程式碼配置”到“深度開發”的差異化能力支援。
例如,面向業務人員,我們推出易用、視覺化的電子表格檢視等“零程式碼配置”功能。針對複雜的業務場景,我們拆解和梳理業務流、提供模組化的能力,例如支援企業在B端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供應商、經銷代理商、企業以及內部各地子公司的統一連線,在C端幫助打通營銷、成交、服務等全部鏈路
AI智慧方面,已經將AI能力全面融入「雲樞」All in One低程式碼平臺。
開發設計層,業務人員可透過圖形化介面直接參與AI流程搭建,而且「雲樞」支援AI應用建立、AI輔助編碼AI流程建立,進一步提升開發效率,並推出AI應用設計器」業務應用層,讓業務人員可以實現常用AI能力的一鍵接入,例如自然語言填單、自然語言報表分析、知識庫查詢、智慧審批等;面向大型企業更加深入的場景,奧哲還能幫助客戶定製Agent,按照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需求打造差異化應用。
原有的整合開放平臺和資料視覺化能力也進一步升級。
Q:什麼是「AI應用設計器」,如何理解?
徐平俊:我們將AI的工程能力封裝為一個專門的產品——「AI應用設計器」。企業可以基於自身的知識庫、資料庫,建立、釋出企業級Agent,同時將Agent按需無縫嵌入到自身的工作流中。
對企業而言,這意味著可基於統一平臺快速構建智慧助手,實現特定任務的自主規劃、執行。
Q:面向大型企業更加深入的場景,奧哲可以幫助客戶定製Agent應用。這類需求是否普遍?
徐平俊:Agent想要真正在客戶場景發揮實質性的價值,例如達到90分的標準,合適的場景、優質的資料質量和大模型能力,缺一不可。
在決定是否要定製Agent之前,我們一般會和客戶討論三個問題。第一,識別需求是否適合和必要;第二,看ROI;第三,看資料質量。三個問題都達成共識之後再開發MVP最小可行產品,之後不斷最佳化、提升準確率。
在討論的過程中,我們也能夠感受到客戶越來越務實,最終還是回到自己的場景裡,思考究竟能做到什麼地步。
Q:未來中國企業級Agent會呈現怎樣的格局?
徐平俊:實際上,Agent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一個個小的SaaS。我個人認為通用型Agent在中國可能會被大廠商免費化;複雜的行業Agent,仍需要基於奧哲「雲樞」等平臺,幫助客戶做定製開發;此外還有少量的垂直行業Agent,需要有一定的行業壁壘,比如面向面試、培訓、銷售等特定領域結合行業實踐與高質量的編排,有可能跑出來。
Q:您觀察到企業客戶落地AI能力的過程中,是否存在一些共性的挑戰?
徐平俊:深入到企業客戶,會發現To B市場是非常嚴謹的。
大模型熱潮之外,我們發現企業場景模型能力時常存在認知鴻溝,需要真實地從企業價值出發,對具體客戶場景做理性分析,仔細甄別究竟哪些場景可以更多應用大模型。
比如我們和客戶一起分析過一些場景,會發現壓根不需要部署大模型,而是數字化沒有做好,直接用系統就能夠解決;還有的場景不需要大模型,僅需要一些如影像識別之類的小模型也可以解決;或者大模型部署後效果沒有達到理想的預期,可能是因為企業自身的資料質量不夠好。
此外,從大模型技術到企業落地還存在“工程化鴻溝”。從需求分析、資料清洗到模型訓練與迭代,每個環節都需要專業知識與技術積累。
Q:對於AI落地的“工程化鴻溝”,奧哲又發揮怎樣的作用?有哪些實際案例?
徐平俊:企業需要的不僅是一個AI模型,更是一個能無縫適配業務、易於部署、成本可控的“AI+”解決方案。
奧哲希望做架設在技術與業務之間的“轉化器”,發揮低程式碼平臺線上連線、流程驅動、敏捷構建、數字智慧和人人開發的優勢,幫助企業快速開發應用,從企業數字化引擎升級為數智化引擎。
例如國內製造業頭部企業西子聯合基於「雲樞」低程式碼平臺,在極短時間內完成了QMS(質量管理系統)的調研與開發,囊括12個子模組50餘項應用;電梯輕應用部分則由零程式碼技術支撐,讓業務人員也可以快速構建6S檢查、原料管理等車間應用。
基於低程式碼平臺,可以讓企業既相容歷史資產,例如能連線企業ERP、CRM等核心業務系統,又快速響應AI原生場景創新,解決跨系統協作成本激增的挑戰。
例如申萬宏源透過引入奧哲「雲樞」並將其定位為“數字聯結器”,啟用存量技術資產,實現了“低程式碼+RPA+AI”超自動化模式。   
Q:在今天這樣一個技術路口,奧哲的核心競爭壁壘是什麼?
徐平俊:首先是我們對於企業客戶數字化和數智化需求的理解,以及用低程式碼和AI技術作為引擎去牽引企業實現目標經驗
第二,我們更多站在企業視角,從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角度思考,如何讓企業從擁抱AI到實現AI,例如圍繞一家制造領域企業需求我們可能會應用和配套幾十個Agent。
最後,To B領域從產品到讓客戶成功的過程中,仍需要大量的經驗和實施方法論。多年來奧哲沉澱出一套確保數字化目標快速落地的方法論——AuthineWay低程式碼數字化方法論,全流程賦能客戶共創,這也是奧哲今天整體客戶滿意度很高的原因。
Q:在低程式碼和AI持續融合的路上,奧哲有哪些變和不變?
徐平俊:今年已經是奧哲創立的第15年,我們的團隊從ERP到BPM時代,再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低程式碼時代,以及今天的低程式碼融合AI時代,我們一直在穿越。但無論是低程式碼還是AI,我們終究要回到To B服務的本質,回到我們的產品方案。
當然,我們也要“思危”“思變”。目前奧哲產品融入AI大模型能力,把客戶服務好,這叫跟上了時代,沒有掉隊;下一個階段,我們希望低程式碼和AI融合之後,能夠在更多垂直行業裡拿出領先的解決方案,這樣把握時代機遇;過程中再持續探索最前沿的技術,例如AI和低程式碼開發態的融合,實現奧哲擁抱AI的全面升級以此保證奧哲的領先態勢,持續助力企業數字化與智慧化轉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