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布穀媽媽(ID: yugu005)
“醫生,為什麼我兒子才十幾歲,髮際線就開始‘後撤’了?”
朋友看著兒子越來越高的髮際線,心裡一陣發慌。
她老公頭髮茂密,自己也沒脫髮基因,怎麼孩子就未老先“禿”了呢?
醫生告訴她,有時候,孩子不會直接遺傳父母的特徵,而是會“隔代遺傳”。
我們看身邊的孩子也會發現,他們不像爸媽,反而越來越像爺爺奶奶。
研究表明,有3種情況,最容易“隔代遺傳”,尤其會傳給男孩子,家長要注意。
一:禿頂
如果你的孩子年紀輕輕,髮際線卻“走位”嚴重,那就要看看爺爺或外公的頭髮,是不是同款了。
這是因為,男性脫髮(雄激素性脫髮)的遺傳機率,高達80%,受X染色體上的基因影響,且“傳男不傳女”。
男孩的X染色體,來自媽媽,媽媽X染色體,有一半繼承自外公。
所以,如果爸爸有“禿頂”的特徵,那兒子大機率跑不了,只是時間問題。
而如果,父母都頭髮茂密,這時候,就看外公。
如果外公禿頂,那外孫有一半的機率會禿頂,機率比普通人高2-3倍。
比如我堂哥,他爸爸頭髮倒是長得很好,60歲還頭髮烏黑。
但我堂哥,卻在20歲不到時,就開始研究“防脫洗髮水”。但現在,他已經放棄了,直接選擇了剃光頭。

堂哥媽媽每次看著外公的頭,再看看我堂哥的頭,都一臉無奈:“怎麼好的不遺傳,偏遺傳壞的呢?”
有禿頂遺傳、且家有男孩的家長,若想保住兒子頭髮時間長一點,不妨試試以下建議:
多給孩子補充富含蛋白質、鐵、鋅的食物,如雞蛋、深色綠葉蔬菜,有助於頭皮健康。
長期熬夜、壓力大、飲食不健康,都會加速脫髮程序。這些儘量讓兒子避開。
每天3-5分鐘促進血液迴圈,讓毛囊更有活力。也能讓頭髮更“留戀”頭皮。
若我們“禿”然發現,兒子的髮際線不對勁了,別怪孩子,可能是爺爺、外公的“基因債”來了!

二:肥胖
若聽到老人說“胖點有福氣”,我們都要小心了。
因為肥胖,不僅是吃出來的,基因也能“跳代”傳遞!
兒科學會指出,肥胖的遺傳影響,高達50%~85%,比我們想象得還要強!
如果爺爺奶奶有肥胖史,即便父母是易瘦體質,孩子仍然可能受影響。
基因會影響新陳代謝、脂肪儲存方式、食慾控制能力,讓孩子“喝水都長肉”。
我以前的同桌,吃得比我少、動得比我多,但就是比我胖。每次看到我,她都一臉憤恨。
她說,她爸媽都瘦,全家人裡只有奶奶胖,沒想到,她不像父母卻像了奶奶。
如果不想讓孩子因肥胖而煩惱、自卑,我們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少吃高糖、高脂食物,培養孩子的健康飲食習慣。
每天戶外活動1小時,減少久坐時間,讓孩子多動起來。
別再覺得“孩子胖點可愛”,營養均衡既可,不然孩子長大後,控制體重會更難。
想讓孩子健康成長,我們要從他小時就抓起,不要等到“胖在當下,瘦在夢裡”才後悔!

三:身高
你有沒有見過一些小孩,小時候矮矮的,家長愁得不行,結果一到青春期,突然猛躥到180cm?
因為“高個子基因”,也能隔代遺傳的。
身高70%~80% ,由遺傳決定,但有時候並不會直接遺傳父母,而是隔代“顯現”。
外公對孫子的影響,尤其大。因為男孩更容易受媽媽基因的影響。
所以,如果爺爺外公高,孫子也很可能繼承高個基因!

我鄰居家小孩就是,她媽媽不到160cm,爸爸170cm左右,奶奶也不高。
但奈何爺爺“頂天立地”,所以,她才上初中,就已經有“180的大長腿”了。
若想要孩子長得高,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多給孩子補充蛋白質和鈣,奶製品、魚蝦、雞蛋都是好幫手。
生長激素的分泌高峰,在晚上10點到凌晨2點。
孩子早一點睡,早進入深度睡眠,那身體就能分泌充足的生長激素,幫助長高。
跳繩、籃球、摸高訓練,這些“跳躍運動”,都能刺激骨骼生長,讓孩子長高。
為了讓你直觀看到這3點的“隔代”影響,我列出了一個表格。

不過,雖然遺傳決定了孩子的“底子”,但後天的飲食、運動、睡眠、生活習慣也能起到關鍵作用。
我們若能早早關注孩子的成長,科學養育,那孩子,就能發揮最好的基因優勢!
隔代遺傳,孩子像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這種情況,你有遇到過嗎?

聯絡我們

微信: caicaitong/schoolmum008
QQ: 19507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