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7了,我媽還喊我在親戚面前表演節目….

前兩天,我在小破站看到一個影片,笑出了鵝叫聲。
一個27歲的大小夥子,睡眼惺忪的時候被父母拉出來,在親戚面前表演彈琵琶。
博主給影片的標題是:
“他27了,但是他依舊被他媽媽逼著在親戚面前表演節目。”

👆圖源b站@愛吃肉的瓜老師
彈幕裡飄過網友們的評論:
“有殺氣!”
“生無可戀的眼神。”
“眼睛裡藏不住的殺意!”
“分明怨恨曲中論!”
……
當鏡頭拉遠後,我就發現了那雙“灰色且平平無奇”的拖鞋竟然佔據C位了。這雙拖鞋跟著博主的腳時而抬高時而放低,時而前移時而後退,真真兒在“摳三室一廳”。

👆圖源b站@愛吃肉的瓜老師
而媽媽和親友們顯然忽略了這點,還“貼心”地設定了兩個機位,一秒不落地錄完了表演,還放在了網上。
我估計拖鞋後續能“摳四室兩廳兩衛”了。
有網友說,博主媽媽在小紅書特意說明,是“家庭音樂會”。

👆圖源b站截圖
一個怨氣沖天,一個喜氣洋洋,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這個問題還沒找到答案,我又在網上看到更離譜的。
讓孩子表演節目,
藏著父母的小心思
有個博主臀推達到100kg,去跟媽媽嘚瑟,沒想到媽媽的第一反應是:
“你這個技能能不能在過年給大家表演一下啊?”

👆圖源:豆瓣哈組
還有個網友說,自己只是幫奶奶清理了一下手機後臺,可在奶奶眼裡就已經堪比駭客了,奶奶還特意囑咐他說:
“過年的時候,得表演一下啊!”
👆作者供圖
發現沒有,只要大人發現孩子有什麼亮點,第一反應往往就是:
“這得表演一下啊!”
“這得讓別人誇一下啊!”
所以,他們就用各種辦法威逼利誘,非得讓孩子在親朋好友面前表現一下。
之前很多人以為,這只是中國孩子的“命運”,但實際上全世界的爹媽都一個樣。
國際知名脫口秀演員Russell Peters是加拿大籍的印英混血,爸爸是印度人,媽媽是英國人。
他在一次脫口秀表演中吐槽:
全世界的父母,都愛讓孩子在親戚前表演節目!
14歲那年,他特別喜歡跳霹靂舞。親戚來家裡的時候,他爸就會說:“來,給叔叔阿姨展示一下你的舞技!”

👆圖源小紅書@最強talkshow
為啥爸媽會這麼喜歡,讓孩子在親友面前表演呢?
這個問題要是問爸媽,他們的回答大機率是:
“這是你的高光時刻啊!”
“你能得到好多表揚啊!”
但事實上,在孩子心裡,這壓根就不是自己的高光時刻,而是父母的高光時刻!
因為自己表演結束後的掌聲,潛臺詞就是在表揚父母:
“可真會生啊!”
“你看人家這父母,真會養孩子啊!”
而父母的微微點頭和讚許也是在默默回應:
“還行還行,一般會生!”
這話不是我說的,而是一個自從5歲開始學武術,就要不停地在老人過壽、全家過年、別人婚禮上表演,直到23歲還要在親友聚餐時“來兩招”的博主說的心裡話。

👆圖源b站@希樂兒six
因為這些表演經歷,他還給自己起了一個名——“尷尬王”。

👆圖源b站@希樂兒six
讓孩子尷尬,讓自己賺到吆喝,父母們總會無意識這麼幹。
不過現在是我們80後、90後當父母,自己兒時遭遇的尷尬和難堪,不願讓孩子再經歷一次了。
他們的熱情都是紙老虎,
一戳就破
關於如何巧妙地拒絕長輩?說到這兒,我不得不讚嘆一句:網友們真是太有才了!
“拿你三爺爺當靶子!”
——@鯉裕
我姑娘六歲,學了兩年散打。過年的時候,她三爺爺讓孩子表演。我悄悄跟孩子說:“拿你三爺爺當靶子,給大家表演一下。”
然後,她三爺爺的肚子就捱了兩拳。之後,三爺爺再也沒有提出過這種要求。
我又跟姑娘強調了一遍:
“誰提出來讓你表演,你就拿他當靶子。”
“我背了《離騷》全篇”
——@徐安
我小時候被要求表演彈鋼琴、跳舞等等,實在被煩得不行了。
後來有一次,家裡客人又要我表演節目,我說我背個古文,你們別說話。
然後,我背了《離騷》全篇。
我爸朋友的表情,從一開始的漫不經心到驚訝到痛苦……我感覺,我就像在唸緊箍咒一樣。
之後,我爸的朋友再來,就只拉著我喝酒,再也不叫我表演節目了。
“不買票的聽不了演奏會呢!”
——@網友
表姐家的小外甥女,5歲了,學了半年多的小提琴。過年時大家團聚,三舅四舅起鬨讓小外甥女表演一下。
小姑娘笑眯眯地說:“大家想聽我的演奏會啊?”
邊說邊跑進她的房間,拿了張白紙和筆出來,說:“大家來我這裡拿演奏會門票,一個人收20元,不買票的聽不了演奏會呢!”
然後小姑娘按人頭收了將近200元吧,沒交錢的我、表姐和表姐夫被推到書房。我們就隔著門聽著坐在客廳裡的親戚們,煎熬地聽完了20多分鐘鋸木頭的聲音。
這種花錢買罪受的事兒,之後大機率沒人幹了……
“表演可以,但得遵守我的規矩”
——匿名
我喜歡背詩,才藝表演就是背詩。
但是我有個規矩:我沒背完,你們不許聊天、不許吃飯、不許喝水,不然就是不尊重我。
不尊重我,就有可能發脾氣,大哭大叫,撒潑打滾……就要背上“大過年的,給孩子整哭了,幹啥玩意兒”的罪名了。
所以,當我出口第一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時,我爸媽臉色就不對了。
最後,以我姑姑用二十塊錢收買,才讓表演結束。
後來啊,再也沒有人讓我表演節目了。
嘖,可惜……
哈哈,看到這裡有沒有發現了一個定律:
誰讓表演,就讓誰難受,下次肯定不讓你表演了。
因為大部分時候,提出讓孩子表演的親戚,其實壓根兒就不關心孩子表演的是啥。
在綜藝《脫口秀大會》上,脫口秀演員楊笠曾吐槽說,自己今年29了,還要在長輩的飯局上表演一段。
不過後來她發現,“不管說什麼都沒關係,因為根本沒有人聽我說什麼!”
👆圖源《脫口秀大會》截圖
她爸讓她在酒局上說兩句,她就說:
“各位長輩啊,大家都年紀不小了,平時少喝酒,少去朋友家喝酒缺不缺德啊……”
👆圖源《脫口秀大會》截圖
但沒關係,不管說什麼,總會有個叔叔站出來捧場:
“看人家這孩子,上過大學就是不一樣啊!”
大人們不會在乎這“孩子”說了什麼,表演了什麼,他們只知道誇這個孩子準沒錯,這樣就能繼續維持這種和諧的氣氛。
這是成年人之間的默契。
可如果孩子打破了這種和諧,大人也就沒必要非得讓孩子表演了。
不過,“拒絕表演”並不是唯一的答案。
大家都開心,才是最好的
網上有人支招如何避開表演,也有家長想辦法,如何讓孩子自願加入表演?
有個媽媽表示,“想讓孩子自願表演,得講究方式方法。”
她家閨女兩歲半,在奶奶家碰見了幾個親戚,奶奶就讓孫女唱兒歌背古詩。
女兒低著頭不吭聲,奶奶越催,孩子就越往她懷裡鑽。
姥姥想讓孩子表演的時候就不會逼孩子,而是每次都會先唱一兩句,再假裝記不住歌詞了或者不會唱了。這時候,孩子就會特別高興地唱下去。
不管孩子有多小,都會本能地牴觸被當成炫耀的工具。
也有媽媽決定主動出擊,和孩子一起準備才藝表演。
有個媽媽跟孩子配合,一個拿撓癢癢板一個扭屁股,完成了一首小提琴曲,特別可愛。
👆圖源小紅書@小秋
有個爸爸和女兒配合演雙簧,女兒只需要配合眼神就可以完成一場表演。
👆圖源小紅書@當文案不如吃軟飯
發現沒有,讓孩子心甘情願表演有兩個重要因素:
1. 孩子有表演慾;
2. 父母能支援和參與孩子的表演。讓孩子不會覺得自己只是個炫耀的工具,而是和父母一起認真準備完成表演。
“要不要讓孩子在親戚面前表演”,這個問題沒什麼標準答案,主要看:孩子願意否?孩子快樂否?大家開心否?
如果孩子不願意也不開心,那麼就彆強行逼孩子了!
我還刷到過一個博主的影片,講述了一家人準備家庭春晚的過程:
他們不僅精心佈置了客廳,還準備了節目單,而且每個家庭成員都非常用心地準備了節目:有川劇變臉,有武術表演,有樂器演奏,有唱歌表演……

👆圖源b站@豬寶子在門口
他們還專門準備了表演穿的衣服,私下悄悄排練,等上臺的時候每個人都大大方方、表演得特別認真……整個影片都充斥著家人的歡笑聲。
表演,一個人都不少;笑聲,一個人都不落。

👆圖源b站@豬寶子在門口
這才是最好的新年表演,這也是孩子們最享受的家庭聚會——沒有誰必須是觀眾,也沒有誰必須是演員。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生活的美好期盼。
如果你的孩子有表演慾,那就鼓勵孩子大膽嘗試,或者跟孩子一起準備一場表演;
如果孩子不想表演,那麼就篤定地告訴他們:“不想表演也沒關係!”
2025年,祝願每個家庭都能伴隨著歡聲笑語過新年!
你家過年有“表演節目”的環節嗎?
在留言區聊聊吧~
編輯丨

曲安、kk


題圖丨圖源b站@愛吃肉的瓜老師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後臺回覆“投稿”,檢視詳情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