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海歸”,為什麼不招待見?

談一談“海歸派裡有間諜”這句話。首先,這這句話不好聽,但這是一句正確的話,完全沒有毛病,因為說的是“海歸派裡有間諜”,這已經被證明了太多次了,今年4月份剛剛爆出的新聞裡就有……
講這話的人情商不高,得罪很多人,但起碼是坦誠的。要是不喜歡,也可以改成“海歸派不都是間諜”。而且作為一家企業負責人,選擇不用海歸派,是企業的自由,沒有違反任何法律,而且這段話是人家在內部董事會上說的,不是對外,而且當時講話的語境,是鼓勵格力國內高校畢業的年輕人努力工作,會有很好的晉升機會,因為格力不用海歸,只用你們……格力在這方面是吃過虧的,2020年格力電器(珠海)報警稱,其子公司(格力智慧裝備公司)的一名海歸高管王某(曾任技術部門負責人)涉嫌竊取公司自主研發的“高精度數控機床”核心技術機密,並試圖向境外出售,警方調查發現王某在離職前透過非法複製、上傳雲端等方式獲取技術資料,並試圖與境外對接……所以,講這些話是有前因後果、是有特殊語境的,站在格力的角度上,沒有任何問題。
實際上,很多留學生都述說過他們在國外被某些勢力盯上、接觸、試圖策反的經歷,對方甚至不需要留學生做什麼,只需要他們“好好讀書”,樹立良好的形象和人設,賺取榮譽,回國後“力爭上游”、“往上爬” ……他們甚至能夠透過人脈和手段,幫助留學生們回國後進入重要崗位和部門,幾年就扶搖直上,成為單位的“核心培養物件”,在國際上更是獲得各種“青年領袖”稱號。這比出賣機密情報還可怕,因為這些被長期培養、潛伏下來的“閒棋冷子”,在幾年、十幾年後會成為政商界的核心人物,掌握重大權力,最後造成毀滅性的破壞。輕則出賣單位和國家的核心利益,重則直接推動顛覆行為。“境外間諜情報機關長期覬覦我留學人員群體,並利用簽證環節物色有價值的目標物件,主動進行貼靠。以簽證官身份出現的情報人員,對於涉世未深的年輕學生而言具有很強的欺騙性。請客吃飯、邀請旅遊、贈送禮品、提供兼職等都是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員拉攏我留學人員的常用手段,待關係密切時
機成熟,就會實施策反”。

《三體》中,ETO組織的發展物件都是些什麼人?他們透過網路遊戲吸納的都是些什麼人?高階知識分子、青年才俊、科學家、工程師、國企領導、網際網路企業家……這些“精英”,因為這些人有資源、有權力、有財富、有知識、有力量,他們有東西可“賣”。“海歸派”中有大量的官二代、富二代、精英子弟……這些人回國後,天然會進入更高的圈子,接觸更多的資訊和資源,如果他們被策反,破壞力是巨大的,這也是被歷史證明了的。我也不贊成“因為海歸有間諜,因此不招海歸”的說法,因為這個首先證明了自己企業的能力不行,無法甄別出間諜和有用之才;其次說明方式方法有問題,有些事該怎麼執行怎麼執行,沒必要擺到檯面上大講特講讓企業成為媒體的眾矢之的,同時還讓“真間諜”提高了警惕。實際上,現在很多企事業單位謹慎召“海歸”,除了防間諜的因素之外,其實更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好意思說——“現在的留學生太水了”。今天的留學生和以前不一樣,大部分留學生其實是國內高考的失敗者和逃避者,特別是那些從中學開始就出國的學生——學習能力、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專注度、抗壓水平都遠低於國內學生,他們只是沒辦法和同齡人競爭,被父母花錢送出去“走捷徑”了而已,他們中間絕大部分出去學不到什麼東西,只是為了那個“學歷”,舉個例子,你去韓國學什麼“漢語言文學”?現在很多單位都清醒過來,不再把“海歸學歷”當回事了。
他們出國幾年,除了花錢、混圈子之外,並沒有學到任何有用的東西……回國後還會眼高手低、心態失衡、滿腹牢騷、“巨嬰化”。
對於大部分正經用人單位來說,某些人不是生產力,而是負擔、麻煩和風險。真話不好聽,但大家心裡都要有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