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可以批評,但不能一概而論

批評海歸,如果限於理性範圍、特別是有理有據的,恐怕最多最嚴厲的就是“饒議科學”,所以“饒議科學”從未包庇海歸。
但是,不能說“海歸派”怎麼樣怎麼樣,因為不存在海歸“派”,海歸與非海歸都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人。有些不良海歸還專門打壓其他海歸。
至於“間諜”,那是笑話。是小兒科的故事。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大量文獻公開,而東德更是完全公開。此前的傳說,東德間諜比蘇聯的還神乎其神,公開一看,大部分是毫無意義的繁瑣工作。世界上,沒有一個大國依賴間諜崛起,除非是騙兒童的故事。同樣,沒有一個現代大企業因為間諜而成功。
海歸的作用,在中國的科學、技術、高等教育,無疑總體是正面、積極、瑕不掩瑜。
但海歸裡面確實有人、有一些人做的不好,無德無良損壞環境、危害大家。
例如,可能有人確實損害了我國科學技術和高等教育。而且科學、技術、高等教育界其實眾所周知:有一些,也不能排除說“有一批”或者“有一類”海歸,對我國的科學、技術和高等教育是負面影響,在有些層面、有些階段、有些機構,負面作用也不是不可以說“很大”。
有些方面,庸才當道、王倫把關。故意不引進海內外的優秀人才,擔心其他人超越自己,更有甚者,擔心其他人替代自己。
有些單位,任人唯親。一茬一茬的都是自己的學生、自己配偶的學生,自己培植的、對自己唯唯諾諾的親信,把堂而皇之的科學機構、名滿天下中國的高校院系、名牌醫院或其科室,變成了一言堂、一家親的家天下。
1978年以前我國畢業的大學生,絕大多數愛面子、有底線。1978年之後的大學生,最不應該不要面子、沒有底線的就是出國後海歸群體。但這個群體從1990年代起,就出現各種怪象。
我曾經評論過“無德、無才、無能”。無才無能不能算“無良”,無德無良應該被批評。
在某些層面、某些區域、某些時候,無德無良的某些海歸危害不小,而且至今不是沒有抑制、但遠不足以糾正。
在國家投入大量資源、日益增加的資源、經濟緊張期間仍然大力支援的科學/技術/高等教育,無德無良的影響不僅大量浪費資源,而且形成不良風氣,腐蝕後來人。
誰是無良海歸?很多人知道,一部分自己也心知肚明。因為沒有批評、懲罰,他們不願意悔改。
其他想做壞事、蠢蠢欲動的海歸或者非海歸,需要知道每個人最終都要進墳墓,學無德無良海歸那樣做事只會導致良心的折磨。
如果沒有良心,活著為什麼?
經常應該想想,今天自己與家養動物有何差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