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即將要迎來一批以中國留學生為主力的國際生!據《2017海外人才就業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的歸國人數預計突破60萬,這個數字將明顯超過出國留學的總人數!

現在,我們先來算一筆賬:以A君為例,一個本科就踏別國土出國求學的學生,到工作之前,究竟要花多少錢?
出國留學,花得多的主要在:學費+生活費

英國留學,一個月生活費大概821鎊!當然,這還沒算留學前考試費、申請費、還有每年一次的機票費用!
英國留學的平均學費是18000鎊,那A君這四年大概花費有10萬多鎊了,加上A君是個女生,還要不停買買買…

越往後看工資越少,算了算了,沒眼看了…

以6000的薪資計算,多少年才能賺回留學的費用?答案是:賺100萬!要不吃不喝!14年!
那麼,一個大多數人投資卻回不了本的“生意”,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投資”?
在這裡引用知乎網友@Arthur Fourier的話:
“兒子,你也快出國上學了,我呢也想跟你交流一下我對一些事情的看法。首先是錢,錢這個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走,我們想著這輩子錢也算是夠用了,房子也算是有幾套了,車也有了,我們身體也都還健康,就算留點錢應急呢,也還有不少盈餘。那你說多餘的錢拿來幹啥?良田千頃,日食不過一斛;華舍萬間,夜臥不過五尺,與其炒房賺錢,給社會添亂,給年輕人制造壓力,讓你變成一個靠收租為生的社會寄生蟲,還不如拿去讓你漲漲見識,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怎麼樣的。以前家裡雖然窮,但是奶奶還是砸鍋賣鐵供爸爸上了大學,爸爸從華工出來到廣東打拼,這些年也算是看到了些在老家看不見的東西。現在爸爸有條件了,也想能讓你看看更廣闊的世界。你要是學有所成,就回來建設我們的國家,為中國的復興出一份力;你要是沒有那個能力,好歹弄明白自己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不至於每天渾渾噩噩。出去之後,還是要好好學習,戒驕戒躁,外國文化呢,好的你可以接受,學習,沿用,不好的,你就千萬不要跟著一起搞了,像什麼抽菸喝酒黃賭毒啊,千萬別學。我現在越來越覺得,其實我和你媽培養你,不僅僅是為我們自己培養你,我們雖然希望你飛黃騰達,但是不是為了說希望你給我們多少錢,而是希望你有能力去過你自己想要過的生活,不用仰人鼻息,寄人籬下,我們其實更多地是為了社會培養你,希望你在將來能夠推動社會發展,至少呢,也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等你出去了,我們能提供的,也就只有經濟上的幫助了,希望你時刻能夠勉勵自己,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奮鬥。”

上圖來自網路
由此可見,大部分家長的期望,並不是兒女在今後的工作中能回本,最後哪怕證明是筆”虧本生意“,家長還是希望拿出這筆錢讓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接受更好的教育,讓孩子的未來有更多的可能和選擇!
在這當中,其實留學的你也在無形中積累了隱形財富:
結合自身的經歷,總結了一下,說的不全面,歡迎大家來補充~
國內的填鴨式教育,課堂互動性不高,這就造成我們出國後,也會沿用這樣的模式,但在國外,學生們卻很積極地和老師互動~

對即將留學的你來說,如果你不想在課上發言,但也想鍛鍊語言能力的話,有seminar——小組討論可以參加,幾個人和老師圍著討論的課上,想不張口都難啊~
除了課上會提高你的語言能力,課下的各種考試、論文也會讓你的語言能力更有邏輯性。在參加課外活動時,你的語言能力會迅速提高。
留學回來的你會更辯證地看問題,這是多少篇essay出來的結果,在國外很注重critical thinking,這也讓我們在對待中西方問題時,不會盲目的去下結論~
思維上,你也會更包容,在英國呆過的同學都瞭解,尊重每一份平等的選擇~

同時,回國就業的同學,也不會單純地以薪資作為考慮的標準,而是更多的考慮自身的提高和喜惡。
在異國,你從國內的人際圈跳到國外,一時可能會不適應,但只要你願意去結交,他們都是很樂意和你成為朋友,這也是你以後人脈的資源。

擴充套件國際化的人脈,對留學歸來的你是有益處的, 它不僅讓你有不同的思維碰撞,還會提高你的交際能力,這也是一筆可貴的財富。
有人說,在英國留過學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把自己丟在任何地方都能生存”

。雖然說得誇張,但是也有一定道理,來到國外的你只能靠自己,跳出舒服圈,到陌生的環境,尤其是在一個非母語的國家,你學會了做飯,學會了獨立,也學會了堅強~
用知乎網友的一段話來說:

獨在異國為異客,每逢難事口難開。相信你也經歷過種種留學挫折,安全問題、隱私問題,生病問題、文化差異問題…..在那一刻,你可能想過為什麼要出國?但這樣的經歷,會讓你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
據教育部資料顯示,2018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795萬人,相比2017年(765萬)增加30萬人。另一方面,據2018年留學人員回國服務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公佈的資料,截至2017年底,我國留學回國人員(以下簡稱“海歸”)總數達265.11萬人。這說明現在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回國,並且對比各個國家,英國碩士是一年制,也會讓更多的僱主產生“很水”的感覺。但是……


因為在他們心中只認為英國G5畢業回國就業的“實際效力”基本等於頂尖985,當然,牛劍還是對標清北的。只有Top 25學校畢業的英國海歸才被認為是國內985、211水平。據《2017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調研資料顯示,英國成為海歸人數位居第一,佔比高達24.5%。但是,在《最受僱主青睞TOP10海歸排名》顯示,美國榮登第一佔到34.6%,英國卻只有18.4%。這也造成英國的碩士回國後會受到種種質疑。
除了這些,根據2017年的統計,37%的海歸是有海外實習經歷的,但是90%以上的英國留學生是裸歸。僱主他們也更多的也傾向於看你有沒有海外實習經歷,這也是其中的一個標準。

再者,國內的秋招集中在九月十月份,這個時間留學生大多在國外學習,抽空回國參加企業校招和麵試,比較困難,加上尷尬的畢業時間,讓很多留學生錯過秋招季。除此之外,所有海歸面臨的求職困難,英國留學生也是一個不落的都有。

看到這,也只想心疼的抱抱自己,不過,留學歸來的我們真的一點優勢也沒有麼?
前程無憂、應屆生求職網等著名求職機構在北京聯合釋出了《2017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他們收集了海歸有效問卷4770份、僱主有效問卷597份、深度訪談35人。報告還包含了教育部、國家統計局等在內的官方資料及相關媒體報道。

僱主們在面試海歸時,最看重就是外語能力、專業能力和工作經驗。

近五年來,“歸國潮”成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的熱點,從上面的資料來看,在基層崗位上奮鬥的海歸佔的比例較高,達到61.3%,基層管理者佔比 18.8%;中層管理者 11.7%;高層管理者2.5%;企業所有者佔比2.2%。
同時,調研資料也顯示,1-3年和3-5年工作經驗的海歸中,基層管理者的比例隨著工作年限的提升而顯著提高,分別佔比 20.7%、24.5%,在海歸工作5-10年後,中層管理者的佔比開始反超基層崗位,達到38.2%。而工作10年以上的海歸,企業所有者和高管的比例最高,達到16.7% 和8.3%。

像開頭所說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海歸關心是否可以回本,在本次調研資料中,海歸第一份工作的平均起薪(包括福利等稅前年收入)約為10.8萬元,5年後薪資可以實現一倍的提升,達到20.2萬元/年。前程無憂《2017海外留學生優秀人才需求報告》調研資料顯示,34%的僱主提供留學畢業生的月薪在8,000-12,000元,高於國內同等學歷畢業生的水平。

另外,有46.2%的受調研僱主表示會對海歸僱員有差別待遇,主要體現在:更易成為培養目標(52.0%)、起薪更高(43.9%)、晉升空間更好(39.0%)、招聘時會優先考慮海歸(32.5%)、崗位更核心(20.3%)、福利待遇更好(15.4%)。
由此可見,海歸在找第一份工作時,應該更多地考慮未來的發展空間與自身成長的可能性,與單純的薪資、福利相比,海歸可以重點關注應聘的企業及崗位是否有針對性的培養計劃、晉升路徑與空間的規劃是否清晰、崗位是否關係到企業或者部門的長遠發展這些更具前瞻性的因素。
雖然現在海歸越來越多,也讓大家感覺“越來越不值錢”,但是從上面的調查資料可以看出,海歸們的長遠發展才是更重要的,雖然名校會引人注意,但最重要確是能力!
並且留學回國的優惠政策也有很多~除了購買免稅車和落戶政策外,對創業的小夥伴,也會有資金支援。

願即將去留學的你們有自己的目標,不論最後選擇回國還是在國外,留學期間能夠帶給大家的東西都是無價的。但是,也要提醒大家,如果選擇回國就業,一定要提前做好計劃,努力提高自己, 才能不會讓自己遺憾,而選擇在國外發展的小夥伴,也是要提前做好打算。
不論最後掙不掙得回來學費,留學的這段時光也將會是你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經歷。願你破浪歸來,身披戰衣~
超厲害的留學查校選校小程式
★


▲最新留學資訊,時事評論,熱門解讀,實用的留學乾貨,盡在留學快訊
▲全天專家線上,不管什麼留學問題都可以直接底部在【對話方塊】輸入提問
▲看了那麼久,你不好奇,閱讀原文那裡是什麼麼?(。・ω・)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