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騰訊實現營收1800億,同比增長13%;毛利潤達到1004.9億,同比增長20%。
這是騰訊單季度毛利首次突破千億。且在更能體現核心業務經營情況的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其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達到613億,同比漲幅達到22%。
簡言之,騰訊賺錢效率更高了。而這回應了兩個月前外界對騰訊投資AI的憂慮。
當時AI第一次成了騰訊財報的重中之重,不過分析師首先關注的問題是,投資AI業務是否會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現在騰訊用數字證明,AI成了一根槓桿,反倒讓它有機會撬動更大的利益。
事實上,騰訊這次財報釋放了兩個重要訊號,一個是宣告自己眼下可以用好AI,另一個則是說明今後要怎麼去利用AI。
1
AI進入每個業務
今年1月的員工大會,馬化騰表示,希望騰訊各個BG都能擁抱大模型的產品化落地場景,之後可以明顯看到騰訊對AI的積極態度。
尤其是騰訊元寶,在把它接入DeepSeek和全新混元模型後,騰訊一方面快速迭代軟體版本,一方面加大營銷投放力度,以至於讓它一度登上應用商店下載榜單的首位。
從今年第一季度表現來看,AI對騰訊的意義有了更加清晰的呈現。在最核心業務上,馬化騰明確表示,AI能力已經對效果廣告與長青遊戲等業務產生了“實質性的貢獻”。進一步看,一個全面AI化的騰訊已經開始浮出水面。
先看廣告。
第一季度,騰訊營銷服務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20%,達到319億元。這受益於大多數重點行業的營銷服務收入增長,同時,廣告平臺持續的AI升級也功不可沒。
騰訊旗下,微信月活躍賬戶有14億,QQ移動端的月活躍賬戶有5.3億,這保證了它對各路商家吸引力的下限。不過要想從商家手上拿到更多投放,還要想辦法提升他們投放廣告的體驗。這時候,AI正好派上用場。
比如藉助騰訊廣告妙思等AI工具,商家可以快速創造廣告素材、提升影片創作效率,並完成稽核、診斷、資料查詢等廣告任務。另外如騰訊高管在電話會議所講,AI可以提升廣告的定向投放能力,實現更好的投放效果。而當廣告可以促成更多交易,騰訊的廣告價值和廣告收入自然能水漲船高。

再看遊戲,第一季度,騰訊在本土市場的遊戲收入為429億元,同比增長24%。這主要受益於《王者榮耀》與《和平精英》的收入增長,而相關的AI應用更有意思。
今年2月,《和平精英》便宣佈要接入DeepSeek,為數字代言人“吉莉”注入人工智慧。這讓遊戲內的AI隊友可以響應玩家的語音指令,並具備環境感知與戰術協作能力。在《王者榮耀》這邊,騰訊早就用AI進行新手玩家教學,最佳化遊戲平衡體驗。
同時騰訊方面明確指出,眼下會重點關注在大型多人競技遊戲中部署“遊戲AI”。
此外,與AI本就關聯緊密的雲業務,以及金融科技、社交等業務,都在跟AI做更深入融合。
雲業務方面,騰訊雲系列產品正加速AI化。例如,騰訊雲程式碼助手CodeBuddy推出軟體Craft來開發智慧體,藉此可以實現0程式碼生成應用。目前,騰訊內部已有85%的開發者使用CodeBuddy,平均編碼時間縮短超40%,AI生成程式碼佔比超過40%。
在金融科技上,騰訊理財通App推出了“AI識圖掘金”功能,透過整合騰訊混元大模型和DeepSeek,來最佳化使用者的投資決策。
在社交應用上,微信不僅推出了AI搜尋,把DeepSeek和自家混元大模型都接入進來,還把騰訊元寶還融入到微信生態。現在微信上可以直接新增元寶為微信好友,向元寶發問。這既增加了微信的實用性,也讓元寶拿到更多流量和潛在使用者。
總之,騰訊生態正變得處處有AI,處處用AI。
1
怎麼投AI,騰訊想的挺清楚
在這次財報電話會議上,幾乎所有提問都與AI有關,而騰訊方面給出了比之前更清晰的思考。從這些思考來看,雖然騰訊在全面AI化,不過其發展路徑既有激進,也有剋制。
換言之,它會繼續大筆投入,但不是哪裡都投。它要全力做AI,但得分主次。
以最核心的遊戲業務為例,其實騰訊不只是看到了AI對大型競技類多人遊戲的加成,還看到了另一個更有想象力的潛在機會,那就是把生成式AI應用到內容驅動型遊戲中。
騰訊高管指出,這種AI一開始可以加速遊戲內容的創作,比如幫助遊戲工作室更快地製作內容,未來則可能讓玩家生成一些遊戲內容,比如自定義地圖或劇情。而最終,AI有潛力實現動態生成內容,當玩家探索預設地圖之外的區域時,遊戲就能夠自動生成新環境。
順帶一提,米哈遊聯合創始人劉偉在最近一次分享中也提到這種AI潛能,在他看來,以後AIGC有機會取代傳統遊戲引擎,甚至是直接給每個玩家定製遊戲。
不過這種圖景還非常遙遠,騰訊眼下看重的,還是更有機會換來收益的遊戲AI應用。
這可以說“狡猾”,也可以說“務實”。畢竟投資終究要講回報。尤其是在國內算力受限的背景下,怎麼利用有限資源來做好AI,是必須精細考量的問題。
當然對騰訊來說,它已經儲備了相當數量的晶片,可以更好地執行AI戰略。而騰訊的選擇是,把這些GPU優先用於廣告和內容推薦等能夠快速產生回報的地方。

環顧同一級別的巨頭,位元組和阿里都在AI上有相當激進的投入,且做了大量底層技術上的探索。據浙商證券報告,2025年字節跳動資本開支有望達到1600億元,其中約900億元將用於AI算力的採購。而阿里方面在今年2月宣佈,未來三年會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和AI硬體基礎設施。
比較來看,儘管騰訊也加大了AI研發投入,第一季度同比增長21%,但189億元的水準與阿里和位元組相比顯得沒那麼高舉高打。騰訊還是那個騰訊,該花花,依附自身生態的投入沒有手軟,但該賺還要賺,在所有人都談投入的時候,利潤依然保持的不錯,這種節奏在今天會讓投資者對它繼續感到安心。而這對騰訊來說顯然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