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Q4淨利潤同比增90%,全年資本支出同比暴增221%創新高,計劃回購至少800億港元股票

在AI賦能廣告平臺升級、影片號使用者參與度提升以及長青遊戲增長的推動下,騰訊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營收和利潤均超過市場預期。
此外,騰訊近期重組了AI團隊,聚焦於產品創新和模型研發,同時加大了AI相關投入,去年四季度資本開支環比增加超過一倍,全年資本支出暴增逾兩倍並創下歷史新高。
19日週三,騰訊控股釋出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全年業績報告,展現了強勁的財務表現和業務動能。
  • 收入:2024年全年收入為6602.5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8%,經營盈利2081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第四季度收入為1724.46億,同比增長11%,超過市場預期。
  • 淨利潤:全年淨利潤為1940.7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8%。第四季度淨利潤為513.2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90%,好於市場預期。
  • 毛利率:全年毛利率提升至53%,較2023年的48%顯著提升,主要得益於高毛利率的本土市場遊戲、影片號及微信搜一搜等業務的強勁增長。
  • 每股盈利:基本每股盈利為20.938元,同比增長72%。

據澎湃新聞報道,3月19日,在騰訊年報溝通會中,騰訊CEO馬化騰表示,在具身智慧領域,騰訊希望成為所有機器人廠商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取而代之做硬體,這和我們的整體戰略目標一致。

報道稱,馬化騰還表示,

和梁文鋒也有過交流,目前AI生態還在早期。

AI的智慧化程度相比往年有大幅度提升,對於騰訊來說經過慎重思考,雲業務和元寶都擁抱了DeepSeek。未來應用大發展的機會已經到來,各家都在採用AI落地,也看到AI Agent(智慧體)的發展,背後有很多AI相關工具的想象空間。
目前AI生態還在早期,各行各業都會受益於AI普及,相信每個行業都會擁抱這個機會。我們業界和梁文鋒都有交流,很敬佩市場上出現獨立、開源的產品,我們非常尊重。

三大業務板塊全面增長

增值服務業務:增值服務2024年全年收入達3192億元,同比增長7%。
其中,國際市場遊戲表現搶眼,收入580億元,增長9%,得益於《PUBG MOBILE》及Supercell遊戲的強勁表現。國內市場遊戲收入增長10%至1397億元,新遊戲《地下城與勇士:起源》與《三角洲行動》成為新的增長點。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擴充了長青遊戲組合,數量由2023年的12款增加至2024年的14款。這種聚焦於生命週期長、回報穩定的遊戲策略,為公司提供了持續的現金流支援。
營銷服務:營銷服務業務2024年收入達1214億元,同比增長20%,成為增長最快的業務板塊。
這一亮眼表現主要得益於廣告主對影片號、小程式及微信搜一搜廣告庫存的強勁需求,以及AI驅動的廣告技術平臺升級。遊戲、電商、教育及網際網路服務行業的廣告投放顯著增加。騰訊在移動廣告領域的競爭力不斷增強,尤其是藉助AI技術提升廣告精準投放能力。
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2024年收入達2120億元,同比增長4%。
金融科技服務收入增長主要得益於理財服務及商業支付服務收入增加,而企業服務收入則受企業微信收入以及商家技術服務費增長所驅動。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業務板塊的毛利率從40%大幅提升至47%,顯示騰訊在成本控制和業務效率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
微信生態系統擴充套件方面,微信及WeChat合併月活躍使用者數達到13.85億,同比增長3%。公司透過推出微信小店提供索引化和標準化的商品交易體驗,提升了使用者參與度及交易能力。影片號總使用者使用時長同比快速增長,受益於推薦演算法提升及更多的本地化內容。微信搜一搜檢索量快速增長,搜尋結果相關性和質量的提升成為主要驅動因素。

騰訊資本支出創新高,持續加碼AI投入

騰訊四季度資本開支達365.78億元,環比增長114%,同比增長386%,為連續四個季度實現同比三位數增長,2024年全年資本開支更突破767億元,同比增長221%,創歷史新高,其中AI相關研發投入為707億元。
騰訊在財報中明確表示,已重組AI團隊以聚焦於快速產品創新及深度模型研發,並增加了AI相關的資本開支。公司相信這些投資將透過提升廣告業務效率、延長遊戲生命週期而帶來持續回報,並隨著個人AI應用的普及和企業採用AI服務創造更長遠的價值。
展望未來,騰訊宣告指出,公司將繼續加大在AI領域的投入,並透過提升廣告業務效率和遊戲生命週期來創造長遠價值。騰訊總裁劉熾平在稍後召開的電話會上表示,公司計劃在2025年進一步增加資本支出,“預計資本支出將佔收入的低兩位數百分比”。

計劃至少回購價值800億港元的股份

2024年,騰訊透過派發現金股息每股3.40港元(約等於320億港元)及回購總值約1120億港元的股份。
而在2025年,公司建議將年度股息增加32%至每股4.50港元(約等於410億港元),並計劃至少回購價值800億港元的股份。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不代表平臺觀點,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
覺得好看,請點“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