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王”騰訊成AI排頭兵,騰訊海外投資公司AI路線正遭遇什麼問題?

「 點選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 」
人類歷史至今到底經歷了幾次工業革命?翻閱各種資料,三次、四次甚至六次等各類說法五花八門,學術圈也沒有統一意見。
但唯有一點我們能夠確定:當下我們正在經歷的,正是由AI驅動的、翻開歷史嶄新一頁的新一輪工業革命。而其中,以DeepSeek為代表的中國國產技術,將會作為這輪技術浪潮的無可爭議的奇點之一,被歷史永遠銘記。
在AI進步的方向上,近期國內重磅訊息不斷。

首先是傳聞的民營企業座談會本週一正式召開。會場圖片顯示,馬化騰、雷軍、任正非、王傳福、馬雲等中國頂級民營企業家,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等新興企業家集體列席。座談會結束後,官方也從最高層面給出定調: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

會場圖片還同時顯示,梁文鋒與馬化騰二人坐在鄰席——這呼應了其他媒體近日報道的“馬化騰與梁文鋒見面”的傳聞。近期,騰訊接連宣佈旗下多款產品接入DeepSeek:首先是騰訊元寶,其次是微信,隨後官宣了ima、騰訊文件、QQ瀏覽器、QQ音樂等多款騰訊產品——騰訊“主力部隊”集體出陣傳統巨頭與新生力量來了場“世紀握手”。
一輪比一輪重磅的官宣,背後透露出的無疑是騰訊對DeepSeek的高度看好,甚至做好了將其全面融入自家應用生態底層的準備。而隨著DeepSeek與覆蓋使用者十餘億的龐大生態全面融合,我們如今已然正在朝著”AI大模型商業化”這個曾經遙不可及的概念油門全開、全速前進。
等來了AI技術奇點,騰訊AI生態後發先至

在官宣產品全線接入DeepSeek後,騰訊控股最近五個交易日股價漲幅接近20%,股價峰值一度達到512港元/股,創下近三年來的股價新高。

面對全面擁抱DeepSeek的姿態,資本市場用真金白銀投出了信任票,核心邏輯在GameLook看來不難理解:把騰訊龐大生態為看作堅固的槍身,如今它找到了DeepSeek這個足夠銳利的槍尖。二者組合之下,AI應用將有望從“嚐鮮”變“常用”,直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多年未變的商業底層邏輯。
不過有人“被愛”,有人“悲哀”——對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的競爭對手來說,騰訊這“快準狠”的一招足以讓人膽寒,因為曾經顛覆簡訊的微信,如今正在用AI顛覆自己創造的規則,更直接威脅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早期形成的權力分配格局。
比如搜尋引擎的使用者邏輯,或許就將迎來全面顛覆——作為媒體,GameLook深知搜尋引擎廣告資訊、垃圾資訊氾濫之苦,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幾乎只使用公眾號和谷歌進行資訊整理。不出意外,誰能在AI時代用大模型提升搜尋結果質量,誰就能在下一輪洗牌後站在前排。
當然眼下入局AI搜尋的巨頭企業不少,但騰訊所能借AI撬動的資源則要關鍵得多——比如,將品質上目前屬於中文網際網路頂流的微信公眾號的內容生態與DeepSeek的能力相結合,微信將能夠聯網獲取和處理大量高質量的專業內容,同時可以藉助已有的推薦演算法對其中的高品質內容進行識別和提權,打造眼下最為優質的內容搜尋體驗。
GameLook的稿件《Unity凌晨五點裁員!CEO:不再卷“遊戲畫質”,押注跨平臺與廣告業務》已成“元寶”使用Deepseek呼叫微信公眾號內容的資料
再結合目前已有的大量政企服務號和社交場景的一鍵轉發能力,AI可以進一步打通微信這個“超級應用”下出行、購物、生活服務多個模組元件的相互作用。比如在使用者搜尋“故宮門票預約”時,AI可直接推薦小程式入口及攻略,或是搜尋“送禮”直接智慧推薦電商等等——隨著使用者應用使用習慣的逐步扭轉,其中每一個場景都伴隨著十億、百億級的龐大商機,也極有可能出現垂類原本卡位者的“轟然倒塌”。
以微信這個日常要佔據大量中國使用者螢幕時間的“國民級社交入口”為核心,再加上B端的騰訊文件和IMA、C端的QQ音樂和瀏覽器等各類應用對DeepSeek的整合,隨著實際落地形態的發展,未來我們或許可以真可以做到“日常起居不出微信,工作生活不出騰訊生態圈”。
相對其它大模型競對的動作,騰訊元寶此前的動作事實上被外部評價為“掉隊”。也有市場傳言稱,馬化騰對此的看法是:“在幾百年不見的工業革命裡,早一個月把燈泡拿出來不那麼重要”——這個傳言的真假至今未知,但其中的道理在如今得到了印證。
閉源之困VS開源之刃:騰訊海外投資公司預演AI路線圖
如果我們將2025開年看作大模型在國內市場的“C端商用元年”,那麼相信更多人關注的是,到了次年、第三年,隨著AI開始實際進入各個細分業務,當然也包括遊戲業務,這在落地層面又會發生樣的變化。
不過有趣的是,騰訊投資的海外公司先行蹚了這攤“渾水”。就在今年2月的財報說明會期間,有騰訊持有小額股份的韓國網際網路企業Kakao宣佈了一連串戰略計劃上的調整。
其中引起GameLook關注的是Kakao在旗下IM社交軟體Kakao Talk中拓展包括“AI購物伴侶”、“本地服務伴侶”、AI搜尋在內的各個細分垂類的AI應用,“目標是讓AI深度融入使用者日常生活”。
Kakao的AI助手產品
過往曾有人將Kakao Talk稱為韓國版“小微信”,雖然目前Kakao旗下服務的月活躍使用者數量僅在5000萬左右(騰訊微信MAU超過10億),但其選取的AI戰略和微信倒也在方向上有著高度相似。
Kakao遭遇的問題在於,市面上的大模型都滿足不了Kakao的需求。於是Kakao找到了OpenAI談判,並在近期宣佈和其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據相關通稿,這將不僅限於模型相關的合作,還包括兩家公司之間聯合進行的AI服務開發。
圖源:Kakao官網
這場合作的達成看似是為Kakao的AI實力補強,但反而立刻將AI應用面臨的困境和軟肋暴露無遺——OpenAI旗下模型的強大毋庸置疑,但其閉源屬性,使得外部公司想要基於其模型進行定製化的功能開發,就必須經過和OpenAI的合作。
從“開源引領者”到“CloseAI”,OpenAI CEO山姆奧特曼此前所說的那句“我們可能站在了歷史錯誤的一邊”極有可能絕非假話。目前3000人左右規模的OpenAI,既要兼顧自家ChatGPT等產品的商業化,又要避免自身在大模型科研競賽中掉隊。在這種情況下,又能夠即時和多少家企業建立起合作關係、能多麼及時地響應企業提出的定製化研發需求呢?這都值得畫上大大的問號。
做一個不客氣地推斷,假如體量遠大於Kakao的微信需要依賴和OpenAI進行大模型應用相關的合作來推進AI,那麼OpenAI本身就會變成擴張垂類業務的主要掣肘——對任何使用者需求的響應都會慢人一步。
當OpenAI的閉源模式成為Kakao的’甜蜜枷鎖’,中國玩家已用開源生態寫下新答案——完全開源模式讓DeepSeek在技術高牆上鑿開缺口,讓各家開發者前來“愚公移山”。任何外部產品都可以輕鬆從其身上“借力”。
幾乎在其問世首日,就有華為雲、騰訊雲、360多家雲服務平臺上線了其滿血版模型服務。此後僅僅數週時間,除了騰訊旗下主力產品集體接入外,還有大量公司宣佈和DeepSeek“聯姻”——比如就在遊戲圈,根據近期公司公告和投資者互動平臺上的相關表態,創夢天地、湯姆貓、盛天網路、網易等各家遊戲公司均已將旗下產品接入DeepSeek。結合公司的業務需求,各家企業可以直接從底層程式碼層面進行定製化開發,這都讓AI商業化落地融合變得更為便捷。
再結合DeepSeek因技術路線創新而帶來的推理成本降低,H100級別的高階計算卡叢集或許將不再是各家企業入局AI模型訓練的“鐵門檻”。包括騰訊、位元組此前都曾被曝光大量採購H20級別的中低端計算卡。如今低成本、高開放性的AI大模型的出現,或許將真正帶來一波“技術平權”的紅利,真正讓人工智慧向用戶關切的場景更為深度的滲透。而堅守閉源模式大模型,則極會成為商業化浪潮中毋庸置疑的犧牲品。
遊戲虛擬世界的試驗田裡,AGI正在悄然孕育?
作為遊戲行業媒體,我們自然要將話題落迴游戲圈。AI圈人人都把實現AGI(通用人工智慧)作為這輪大模型浪潮終極願景,而要問AGI能夠在哪裡率先萌芽,而比起監管、人身安全等各種現實因素交織現實世界,環境高度可控的遊戲虛擬世界更可能承擔起孕育早期AGI原型試驗田的責任。
畢竟年輕、好奇有熱情的遊戲人們,歷來爭當科技圈的“試驗田”和“試金石”。據2025年GDC的年度報告,大多數開發人員 (52%) 都在部署了生成式 AI 的公司工作,三分之一 (36%) 的開發者親自使用這些工具。在這輪AI浪潮出現後,遊戲圈的頂級公司已經集體把AI作為核心發展戰略
GDC對開發者使用AI情況的調查
比如騰訊投資的海外遊戲公司、《PUBG》母公司Krafton近年已經立項多款AI驅動原生遊戲產品而在最新財報說明會直接把“用AI驅動的高度沉浸式遊戲玩法將使我們在全球舞臺上成為一個強大的品牌”寫進2025年的核心戰略。即將推出的“類模擬人生”《InZOI》裡,預計就會有出現Krafton和英偉達聯合研發的AI NPC出現——更智慧、更沉浸。
同樣AI落地方面走在前面還有網易。基於網易伏羲的AI能力和對多家國產大模型的集體接入,《逆水寒》《燕雲十六聲》是目前市面上為數不多真正加入了真實大模型NPC的商業遊戲產品
就在前不久《逆水寒》還曾上線一個名為AI競技場趣味玩法,讓Kimi豆包文心五家大模型同臺PK玩家擔任“AI判官完全盲評選出回答合心意。而在DeepSeek上線網易第一時間宣佈在《逆水寒》中推出以其驅動智慧NPC“沈秋索”,讓“DeepSeek首次進入遊戲、首次擁有虛擬形象、首次成為虛擬智慧生命體”(網易宣傳用語)
不過從長遠來看,隨著AI大模型技術跨越奇點,遊戲圈的下一個AI階段已經必須走入商業化、普及化,尋找到真正能夠戳中使用者爽點痛點用例。讓真正支柱化的AI應用對遊戲產品的體驗帶來跨越式的改變,而非僅僅是“錦上添花”
基於前文對OpenAI等閉源生態的分析GameLook相信這類應用最終也大機率將萌芽於騰訊這類自身真正將遊戲作為自身核心業務的廠商:手握研發發行能力、有橫跨海內外的市場洞察與佈局,一如如今DeepSeek和騰訊應用生態的融合,只待合適的AI工具出現對其進行“一線串珠”——我們已經站在了浪潮來臨前的風暴之中。
作為遊戲行業媒體GameLook目睹三年以來遊戲圈因品類創意的停滯和市場緊縮而出現高壓態勢而遊戲圈終究離不開“創意驅動”底色,GameLook期待,由騰訊等巨頭對AI能力的探索將帶來結構性創新,為遊戲圈的生態環境帶來全面洗牌。用希望和前景的洗濯,讓困頓與懷疑變為遠遠甩在身後的“往日之影
····· End ·····

GameLook每日遊戲產業報道
全球視野 / 深度有料
爆料 / 交流 / 合作:請加主編微信 igamelook
廣告投放 : 請加 微信:Amyly588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訂閱微信公眾號
····· 更多內容請訪問 www.gamelook.com.cn·····
Copyright © GameLook® since 2009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