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特朗普或將延長TikTok出售期限
-
小米汽車計劃2027年正式出海 -
阿里雲將向日本企業提供生成式AI基礎模型方案 -
比亞迪 H 股完成435億港元配售,中東投資人參與 -
霸王茶姬回應赴美IPO -
商務部:2025年穩外貿將根據需要及時出臺新的支援政策 -
庭院機器人公司漢陽科技Yarbo完成2億元融資


來源|36氪出海(ID:wow36krchuhai)
封面來源|Unsplash

活動|2025先進製造出海歐洲交流會暨聖帕特里克節慶祝活動
3月14日下午,正值聖帕特里克節前夕,北愛爾蘭投資發展署(Invest Northern Ireland)將與36氪出海攜手,在深圳舉辦線下閉門分享會,邀請出海歐洲的先進製造行業代表及專業服務商代表,分享歐洲市場的機遇與挑戰。如果您關注歐洲市場,歡迎您掃描下方二維碼,填寫表單,報名參加本次活動。活動報名將於3月13日中午12:00截止。

特朗普:可能再次延長有關TikTok“不賣就禁”法律的最後期限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3月6日表示,如果到4月5日仍未達成交易,他“很可能”會延長社交影片應用TikTok的出售期限。特朗普說,“有很多人對TikTok感興趣”,“現在我們至少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所以我們不需要延期”。同時,特朗普表示如有必要,他願意延長最後期限。今年1月,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簽署行政令,要求短影片社交媒體平臺 TikTok “不賣就停用”法律在未來75天內暫不執行。這也意味著TikTok“不賣就停用”法律的執行期限被推遲至4月5日。(介面新聞)
TikTok考慮在美國開展本地生活業務
據媒體報道,TikTok正在西雅圖、洛杉磯和紐約招聘人員,以評估開展本地生活業務的機會。該公司在尋找當地頂級旅遊服務合作伙伴,以及食品、旅遊等生活方式領域的創作者。去年下半年,TikTok在東南亞試水本地生活業務,包括印尼、泰國。疫情後,線上廣告市場增長承壓,本地生活給位元組帶來新的增長可能性。(晚點財經)

速賣通上線新功能“新品閃電推”,服務POP商家上新
3月4日訊息,速賣通正在為POP商家測試新品孵化工具“新品閃電推”,主要解決商家解決新品破0難的問題,7天破零率和30天打爆是該工具的主要考核指標。據悉,“新品閃電推”的一大特點,是後臺報名通過後,平臺將代商家進行站內外流量投放、智慧報名營銷活動等動作,並結合額外平臺補貼對新品推廣。“新品閃電推”對商家層級沒有特殊要求,只要是30天內新發品、且商品綜合競爭力在同行業中排名靠前都可以參與。(速賣通)

阿里雲將向日本企業提供生成式AI基礎模型方案
阿里雲將向日本企業推廣使用生成式AI基礎模型的專案,並根據日本客戶的需求,調整、定製模型。該公司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把使用阿里模型的日本專案增至1000個以上。阿里雲出海已經十年。去年初,阿里雲海外市場產品全線降價,平均降幅23% 。去年12月,阿里雲智慧國際總裁袁千公開表示,國際化是阿里雲的重要戰略,過去5年間,阿里雲海外收入增長超20倍。目前,阿里雲已在18個國家和地區擁有本地化團隊,配有當地銷售、市場和服務人員,本地化員工率平均達到60%以上。(晚點財經)
霸王茶姬回應赴美IPO:以監管披露為準
中國證監會國際合作司日前釋出關於Chagee Holdings Limited(茶姬控股有限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公司擬發行不超過6473.19萬股普通股並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或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對此,霸王茶姬回應稱:以監管披露為準。(介面新聞)
比亞迪H股完成435億港元配售,中東投資人參與
3月4日,比亞迪釋出增發H股的公告。此次,比亞迪共配售約12980萬股新H股,配售價為335.2港元/股,共計融資約435.1億港元,吸引了主權基金、中東企業等多元化投資人參與,成為近10年全球汽車行業最大的股權再融資專案。公告顯示,此輪配售所得款項淨額擬用作比亞迪集團研發投入、海外業務發展、補充運營資金以及一般企業用途,亦透過吸引若干高品質機構投資者參與配售,進一步豐富本公司股東基礎,最佳化資產負債結構。資料顯示,2月,比亞迪海外銷量為67025輛,創下新高,同比激增187.8%。根據此前規劃,比亞迪2025年海外銷量目標為100萬輛,未來三年呈倍增式增長。據行業分析師預測,2025年比亞迪全球銷量有望突破550萬輛。(第一財經)
美團王興:食雜零售、國際化、AI是關注的“新”方向
美團CEO王興2月最後一天召開總監級別以上的內部溝通會。除了核心本地商業,王興提出在第二個十年他作為CEO會更多關注的三個“新”方向——食雜零售、國際化和科技。(晚點LatePost)
Shopee財報:2024年GMV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28%
日前,東南亞跨境電商平臺Shopee母公司Sea公佈了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務業績。其中,尤為矚目的是,2024年,Shopee的商品交易總額(GMV)同比大幅增長28%,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營收達124億美元,同比增長37.9%。此外,Shopee在亞洲和巴西都實現了調整後的EBITDA盈利。(億邦動力)
極兔2024盈利2億美元,海內外市佔率持續提升
3月5日,極兔速遞釋出2024年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極兔2024年總包裹量246.5億件,同比增長31%;全年收入達到102.6億美元,同比增長15.9%。相比去年,極兔在2024年業績期內盈利指標全面轉正:首次實現扭虧為盈,經調整淨利潤約2億美元,經調整EBITDA達到7.8億美元,大幅增長430.5%,毛利率增長至10.5%,公司盈利呈現穩步發展態勢。業務量方面,2024年極兔總包裹量同比增長31%至246.5億件。其中在東南亞市場,極兔2024年快遞包裹量為45.63億件,市佔率最高達到28.6%,位居東南亞首位,這已經是極兔第五年在東南亞排名第一。(新京報)
蜜雪集團日內一度漲超10%,總市值超1400億港元
3月7日,蜜雪集團日內一度漲超10%,股價達378港元,總市值超1400億港元。(36氪)
名創優品據悉正考慮拆分其玩具品牌並在香港上市,將籌資約3億美元
據報道,知情人士透露,名創優品正考慮拆分其玩具品牌TOP TOY並在香港上市,可能將籌集約3億美元。(36氪)
騰訊雲攜手阿聯酋國民級應用Smiles,打造中東數字商業新樞紐
在2025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騰訊雲宣佈與阿聯酋電信集團(e&UAE)旗下應用Smiles達成戰略合作。此次合作中,Smiles將採用騰訊雲超級應用解決方案,打造開放、靈活的數字生態系統,成為中東地區首個部署該技術的電信運營商。(36氪)

比亞迪正式進入哈薩克市場
2月28日,比亞迪牽手合作伙伴Astana Motors在哈薩克阿拉木圖和阿斯塔納召開產品上市釋出會,正式進入哈薩克市場。首批投放市場的車型包括旗艦純電轎車漢EV和宋PLUS EV & DM-i。截至目前,比亞迪已進入中亞地區3個國家。(比亞迪汽車)
哪吒 X開啟海外媒體試駕,全球化車型落地巴西市場
近日,合眾汽車攜哪吒 X在巴西舉辦開年以來首次主流媒體及車評人試駕活動,加速推進南美市場本土化程序。自2024年7月進入巴西市場以來,哪吒汽車已在當地設立分公司,完成超1000輛產品發運,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將在巴西落地10家門店。(36氪)

小米15 Ultra歐洲起售價1499歐元,超iPhone16 Pro Max
北京時間3月2日晚,小米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召開小米15系列全球釋出會。小米15 Ultra 全球同步發售,歐洲起售價1499歐元,超過蘋果最貴的機型iPhone16 Pro Max。2024年,小米智慧手機全球出貨量同比增長15%,高階手機銷量突破1000萬量級,同比增長43%。(介面新聞)
小米汽車計劃在2027年正式進軍海外市場
近日,小米在西班牙巴塞羅那召開了全球釋出會,將此前在國內釋出的產品悉數帶去全球市場。盧偉冰在釋出會上披露,小米汽車計劃在2027年正式進軍海外市場。“小米的立足之本在於深耕本土市場,作為一家中國車企,唯有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方能談及海外擴張。因此,小米汽車的首要任務是在中國市場取得顯著成績,為海外拓展奠定堅實基礎。”盧偉冰還稱,2025年開始小米的大家電產品出海也提上議程。(新消費日報)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將加快步伐把自動駕駛技術引入香港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表示,小鵬AI汽車市場表現亮眼,將加快步伐,把自動駕駛技術引入香港。為提升車主體驗,小鵬已作為首批車企在香港申請遙控泊車許可,並率先承諾為香港使用者免費升級遙控泊車等功能。(證券時報)
Airwallex空中雲匯進軍越南市場,將收購越南支付公司CTIN Pay
3月6日,Airwallex空中雲匯宣佈,已簽署最終協議,收購持有越南中介支付服務(IPS)牌照的CTIN Pay公司。本次收購完成後,Airwallex空中雲匯持有金融牌照將擴充套件至亞太地區主要市場。此外,該公司已任命Ershad Ahamed為東南亞地區負責人。2015年,Airwallex空中雲匯成立於墨爾本,目前總部位於新加坡。(36氪)
星紀魅族釋出Flyme全生態海外戰略
MWC 2025展會上,星紀魅族帶來了MEIZU Mblu 21、Note 21、Note 21 Pro等海外手機產品,以及多款聯名的智慧手錶,同時新品矩陣Mblu22系列、Note22系列首次曝光,海外版手機也將採用Flyme系統,並預計在今年4月釋出,即將在亞太、拉美、中東、中亞、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銷售。據瞭解,上個月,Flyme AIOS正式完成DeepSeek-R1大模型的接入,魅族21系列、Lucky 08率先上線嚐鮮,StarV智慧眼鏡等AI生態產品都已陸續接入。(36氪)
中國團隊釋出通用型AI Agent產品Manus,效能超越OpenAI
日前,一支來自中國的團隊正式對外發布通用型AI Agent產品Manus。據團隊介紹,Manus在GAIA基準測試中取得了SOTA(State-of-the-Art)的成績,顯示其效能超越OpenAI的同層次大模型。從釋出的影片演示來看,Manus在接到使用者指令後可以直接操作電腦完成一系列報告撰寫、表格製作等工作,並在最後匯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產品。(上證報)
數字王國攜手凸版控股株式會社,打造虛擬人解決方案
數字王國集團有限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數字王國內容(香港)有限公司日前與凸版控股株式會社達成協作共識並簽署備忘錄。據瞭解,後者是全球領先的印刷、通訊、電子與數字轉型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雙方預計透過凸版控股開設的虛擬人實驗室“Virtual Human Lab™”及其面部掃描系統“Light Stage”進行真人生物特徵識別,運用獲取的相關資料打造虛擬人。隨後,將虛擬人部署於數字王國自主研發的多模態即時操控系統“Momentum Cloud™”,以輸出嶄新的虛擬人解決方案。(36氪)
臺積電擬對美再投至少1000億美元,將新增3座晶圓廠等設施
3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和臺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在白宮共同宣佈,臺積電將對美國再投資至少1000億美元,用於興建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等設施。此前,臺積電已在進行650億美元於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先進半導體制造的投資專案。(證券時報)
墨西哥官員:富士康計劃在當地建設人工智慧伺服器超級工廠
墨西哥哈利斯科州州長巴勃羅·萊姆斯·納瓦羅(Pablo Lemus Navarro)當地時間3月3日表示,富士康計劃在墨西哥瓜達拉哈拉附近建設人工智慧伺服器超級工廠,預計將在一年內建成。萊姆斯稱,富士康的投資金額約為9億美元,建成後將成為9全球最大的AI伺服器組裝工廠,產品將使用英偉達先進的GB200人工智慧晶片。(介面新聞)
拉美電商巨頭MercadoLibre今年將在墨西哥投資34億美元
拉美電商巨頭MercadoLibre當地時間3月7日宣佈,今年將在墨西哥投資34億美元,規模較前一年增加38%,重點關注科技產品與金融服務。MercadoLibre計劃今年在墨西哥新招1萬名員工,涉及物流、金融科技、行政等領域,使其在該國員工總數達到3.5萬人。(介面新聞)
Klarna 據悉最快將於下週提交IPO申請
Klarna 據悉最快將於下週提交IPO申請,籌資逾10億美元,目標估值超150億美元。(新浪財經)
特斯拉北歐三國銷量大幅下降,品牌面臨考驗
今年2月份,特斯拉公司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即挪威、瑞典和丹麥北歐三國)的銷量比一年前大幅下降、市場份額降低,因為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在執行長埃隆-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的角色,使其品牌忠誠度受到考驗。週一公佈的註冊資料顯示,特斯拉的汽車在2023年和2024年在北歐三國的銷量排行榜上居於首位,但在2025年初,已經落後於擁有大眾和豐田等新車型陣容的競爭對手。(新浪財經)
Meta 計劃在其最新的開源大型語言模型Llama 4中引入改進的語音功能
3月7日訊息,知情人士表示,Meta計劃在其最新的開源大型語言模型Llama 4中引入改進的語音功能,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推出。該公司押注未來所謂的人工智慧代理將是對話式的,而不是以文字為主導的。(財聯社)
微軟將向南非AI基礎設施額外投資54億蘭特
微軟副董事長兼總裁Brad Smith週四宣佈,公司計劃在南非追加投資54億蘭特(約合2.97億美元)用於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建設。該公司的這項投資,將大力推動南非的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發展。這一舉措標誌著南部非洲地區AI技術發展邁出重要一步。微軟副董事長兼總裁Brad Smith於週四宣佈了上述追加投資計劃。(新浪財經)
微軟正在開發內部人工智慧推理模型,並可能將其出售給開發者
The Information3月7日訊息,微軟正在開發內部人工智慧推理模型,以與 OpenAI 競爭,並可能將其出售給開發者。微軟已經開始測試XAI、Meta和 DeepSeek的模型,作為Copilot中潛在的OpenAI替代品。(財聯社)


政府工作報告: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
穩定對外貿易發展。加大穩外貿政策力度,支援企業穩訂單拓市場。最佳化融資、結算、外匯等金融服務,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面,強化企業境外參展辦展支援。促進跨境電商發展,完善跨境寄遞物流體系,加強海外倉建設。拓展境外經貿合作區功能,發展中間品貿易,開拓多元化市場。支援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加快解決標準認證、市場渠道等方面問題。推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提升傳統優勢服務競爭力,鼓勵服務出口,擴大優質服務進口。培育綠色貿易、數字貿易等新增長點,支援有條件的地方發展新型離岸貿易。高質量辦好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數貿會、消博會等重大展會。推進智慧海關建設與合作,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新華網)
商務部部長:2025年穩外貿將根據需要及時出臺新的支援政策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3月6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說,2025年,將從“政策加力、拓展增量、幫扶企業”三方面下功夫,全力以赴穩外貿。政策加力方面,把解決當前突出問題和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抓緊研究儲備新的支援政策,將根據需要及時出臺。(新華社)
海關總署:前兩個月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1.03萬億元,增長4%
海關總署資料顯示,前兩個月,東盟為我第一大貿易伙伴,我與東盟貿易總值為1.03萬億元,增長4%,佔我外貿總值的15.8%。其中,對東盟出口6266.8億元,增長6.8%;自東盟進口4066.5億元,下降0.2%。歐盟為我第二大貿易伙伴,我與歐盟貿易總值為8333.4億元,下降0.2%,佔12.7%。其中,對歐盟出口5682.6億元,增長1.8%;自歐盟進口2650.8億元,下降4.3%。美國為我第三大貿易伙伴,我與美國貿易總值為7336.7億元,增長3.5%,佔11.2%。其中,對美國出口5431.3億元,增長3.4%;自美國進口1905.4億元,增長3.8%。(36氪)
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將加強立法研究
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顯示,2025年,圍繞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繼續推進生態環境法典編纂工作,制定國家公園法等。圍繞完善國家安全體系和公共安全治理機制,制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法等,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圍繞加強涉外領域立法,修改海商法、對外貿易法等。圍繞人工智慧、數字經濟、大資料等新興領域加強立法研究。(新華社)
歐盟統計局:2024年中國為歐盟最大的進口來源地
歐盟統計局3月4日釋出的資料顯示,2024年中國為歐盟最大的進口來源地(佔歐盟外進口總額的21.3%),第三大出口市場(佔歐盟外出口總額的8.3%)。2024年,歐盟對華出口貿易額為2133億歐元,進口貿易額為5178億歐元,逆差3045億歐元。資料還顯示,2024年歐盟從中國進口的產品中,位居第一的是電機、電器和電氣零件(價值968億歐元);其次是電信和音響裝置(價值609億歐元)以及辦公機器和資料處理機器,如個人電腦、伺服器等(價值459億歐元)。(央視新聞)
阿聯酋航空將於7月1日開通迪拜往返深圳航線
據阿聯酋航空訊息,7月1日起將正式開通迪拜往返深圳的客運航線,每日運營一班。目前,阿聯酋航空在中國內地每日運營五個航班,包括每天各兩班往返上海和北京以及每天一班往返廣州,所有航班均由波音777-300ER客機執飛。自7月1日起,每週運營的客運航班將增加至42班。(新京報)
沙特阿美CEO:中國市場對阿美石油至關重要
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公司)總裁兼執行長阿明·納賽爾日前在公司2024年財報電話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市場對阿美石油至關重要,公司正持續深化對華合作,特別是在液化工、新能源等領域進一步擴大投資。納賽爾指出,中國不僅是阿美石油原油出口的重要市場,也是公司液化工戰略的重要合作物件。“我們看到中國的煉化行業,特別是液化工領域,已經達到全球領先水平,這給阿美石油提供了重要合作機遇。”(新華社)
歐盟將斥資18億歐元強化電動汽車電池原材料供應鏈
歐盟委員會5日宣佈一項行動計劃,旨在推動汽車行業穩健和可持續發展,並助其釋放創新能力。該計劃將提供18億歐元,專門用於打造具有競爭力的電池原材料供應鏈。據介紹,該計劃還包括一項“電池助推器”一攬子方案,透過直接資助等形式支援電動汽車電池單元和元件的生產。此外,歐盟還計劃於今年出臺相關立法,明確電動汽車電池及其元件的本地成分要求。(央視新聞)
達利歐談AI競賽:美國的製造能力上趕不上中國,有生之年不會改變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認為,美國可能在人工智慧晶片開發上暫時領先,但中國將繼續擁有為這些晶片製造應用程式的力量,而且這一點不會很快改變。達利歐上個月在一次採訪中表示,儘管美國晶片的效率略高,但在大規模生產半導體晶片和開發應用人工智慧的方法方面,中國比美國更有優勢。(新浪財經)

智譜完成一筆金額超10億元人民幣的戰略融資,杭州國資參投

中東市場增長迅猛,IFZA自由區助您輕鬆佈局。低成本高效率、中文團隊一站式服務,掃描下方二維碼,獲取迪拜落地專屬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