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服軟了

圖:Fabian Lavater
更新下關稅戰。
第一波捱揍,扛過去了。
美國拳頭足夠大,我們這邊灰頭土臉。
然後等美國正式執行145%高關稅,咱們驚奇發現——
它居然豁免了中國智慧手機、電腦、晶片…“對等關稅”。
這些都是咱們的高價出口創匯商品,不用加收“對等關稅”。
我週末特意扒了下河南資料,河南是內陸難得的出口大省。
它第一大出口商品是:手機
去年出口2000多億,佔河南總出口40%。
主要就是富士康產的蘋果手機。
豁免訊息一出來,果鏈股票,明天大機率強勢反彈。
但,難說持續反彈多久。
河南朋友可以多多少少鬆一口氣了——支柱產業逃出生天,當地房價下跌警報暫時解除。

這也說明了特朗普的關稅戰,有了第二條軟肋:
美國資本家的壓力。
haha~
蘋果手機,特斯拉汽車,和中國製造關係太密切。
蘋果CEO庫克接受採訪時說了一段話:
“蘋果將生產鏈放到中國,並非是因為勞動力便宜。而是中國擁有大量技工,要多個橄欖球場才能放得下。
美國所有技工集中在一起,只能填滿一個房間。”
蘋果,或者特斯拉,肯定不想送人頭。
前兩天我在文章中描述特朗普的軟肋是:承受不了美國國債收益率升高;
現在可能要新加一條軟肋:資本巨頭施壓。

特朗普接受採訪說:“現在前面有堵牆…有時候你得繞牆,撞牆是撞不破的”。
。。。
第一波回合,有個重要的細節我漏了分享。
國家隊密集買ETF時,央行做了一個表態:
提供充足子彈。
“堅定支援匯金加大力度增持ETF,必要時向匯金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援,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執行。”
央行理論上可以是無限子彈流。
如果它願意,可以直接成為股市的最大買家——日本央行就是這麼做的。
日本央行一路買買買,20多年下來,成為了日股最大股東。
回到A股。
上證,科創等指數都回血了一半以上。
回顧國家隊各種動作,有個感受:
這一輪對抗中,我們這邊對A股的指數,大機率也是有底線的。
3000點上下,或許是國家隊會極力守住的點位。
這一次上證最低觸及了3040.69點——
有些股民很驚慌,在底部做了割肉,錯過了後面幾天的反彈。
挺遺憾。
不聊宏大事件了。
聊聊個體壓力。
房貸斷供
上週有一位河南IP讀者說:
房子116萬買的,現在掛牌只能賣70萬,還不知道有人要沒。
“想斷供了,房貸月月壓的喘不過氣。”
“今天算了下,房貸80萬,月供4700,五年還了28萬多,看看房貸賬單,還欠銀行73萬,21萬沒有了,首付的36萬,等於這五年57萬沒了。
房子現在掛牌價能賣70萬,不知道有人要沒,即使賣了還欠銀行三萬,60萬沒了,關鍵還賣不出去,月月還要繼續還房貸,壓力山大。”
留言看得讓人感觸。
還好河南手機被豁免了對等關稅,要不省內房價…或許更糟心

這幾年房子變成負資產的情況特別多。
有個新知識,很多銀行不願意主動宣傳、諱莫如深。
可以稍微提下:
銀行對存量房貸,尺度大了很多。
具體來說:
允許房貸申請延期還,或者降低月供。
普通人如果遇到房貸壓力,可以嘗試走延還、少還的路子,先解決燃眉之急。
一位福建IP的讀者,也和我分享了親身經驗:
上週我陪我嫂子去了銀行,我嫂就和工作人員說還不上了,想斷供。
工作人員問了一下原因,瞭解了家庭基本狀況,就幫我嫂子申請了一年只還利息。
房貸原本每個月三千多,現在每個月只還利息,還1000多,壓力就小很多。
有的銀行,APP直接開通了延還、少還的選項。
比如我看到一位網友分享:
她的建行APP,可以直接申請降低月供。
越小保是工商銀行的房貸,也有申請寬限期的選項。
但——
不一定每個人的APP都有這類選項。
這個功能還算小眾,可能有地域限制、名單限制。
自己很需要房貸延還、少還,APP又沒選項的話,可以自行聯絡自己房貸銀行。
一般需要說明原由、提交證明材料。
有可能被拒絕。
如果被拒絕,不要氣餒。可以多申請試試。
有的網友反覆申請了三四次,才延期成功。
當然了,會有失敗的可能性。
但——
直接斷供是最差的選擇了。不到萬不得已,儘量不選直接斷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