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樓下的蜜雪冰城,生意還是一如既往的好。
每次路過,都能看到很多學生在那等著點單,每個人都笑得特別開心。聽店員說,最“害怕”的就是附近的小學生放學,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有時候還能看到當街溜達的雪王,被小孩兒哥團團圍住。
3塊錢一個的冰激凌,5塊錢一杯的檸檬水,屬於是整個上海都難找到的快樂物價。(當然,國內很多地方可能會更便宜,冰淇淋2塊,檸檬水4塊。)
這總讓我想到我小時候,放學如果有零花錢,就去買五毛錢一份的辣條、無花果、唐僧肉。果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辣條”。
如今這樣的快樂更為易得。畢竟蜜雪冰城把店開得太醒目了。
既能開到頂流CBD,又能開到隔壁村兒裡。

一會兒蜜雪冰城在你家樓下,一會兒它又跑到了泰山山頂。

這不是最高的,隨後它去了2200米海拔的老君山。

到了海拔三四千米的大柴旦翡翠湖,順便化身為大西北餐飲三巨大之一。

這也反映了它一路向西的雄心壯志。
這不,318沿線有了它身影。

茫茫大草原有了它足跡。

生意在哪做不是做呢?
重要的是挖掘人氣,於是它走進更隱蔽而更細微的地方,一趟小而美的旅程開始了。
跟郵政融合,混出一個“編制”?

十五平米地整起來,門頭招牌只夠印一個蜜字也能開店。

印不下蜜字,印一個雪王,也足夠。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一種思路,開別人想開而不敢開也是一種思路。
網友發現蜜雪冰城在“古冷偏僻”的地鐵口做生意,而且賣得挺好。

即使蜜雪冰城都被挖成孤島了,生意照樣能做。

強者從不抱怨環境。
後來為了方便賣貨,直接一輛小推車就往大街上跑。

以致於一個梗出現了,就叫:蜜雪冰城最小“門店” 目測只有1㎡。
很多人會說,“蜜雪冰城”已經成為問路代名詞,“看到前面那家蜜雪冰城了嗎?再往前50米右拐就到了。”
但我覺得開枝散葉才更恰當。
聽說,蜜雪冰城的前身叫“寒流刨冰”,店名的含義取自“像雪花一樣的刨冰澆上果醬,口感就像甜蜜的雪”。“蜜雪冰城”這個名字1999年才誕生,寓意“甜蜜,涼爽,品類齊全”。
如今的蜜雪冰城開枝散葉到全中國每個地方。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的門店已遍佈中國內地31個省份、自治區及直轄市,超過300個地級市、1,700個縣城和4,900個鄉鎮。

換言之,有人需要“學區房”,有人就需要“雪區房”。

光在國內可不夠,雪王的雪花已經散開到了海外。
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的門店網路中超過40,000家門店分佈在中國內地31個省份、自治區及直轄市,約4,800家位於中國內地以外。

之前我去寮國永珍,滿大街都是看不懂的文字,周圍人說的是完全聽不懂的話。
舉目之間竟是陌生的狀態下,就看到一個碩大的蜜雪冰城logo,怪親切的。

就連王思聰,都去他們的東京店打過卡。
大褲衩黃拖鞋,手裡一杯棒打鮮橙,鬆弛感立即拉滿。

韓國平澤的蜜雪冰城,也成為一生都愛出片的韓國人的必打卡之地。

越南和澳大利亞的門店,你想買一杯蜜雪冰城多少需要點排隊耐心。

而柬埔寨的蜜雪冰城,早已經被小學生擠爆。

大家愛到一邊飆車帶女友,一邊也要整兩口。

可以說:
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蜜雪冰城。
在國外就更不用提了。
你看半開發狀態下的小島,都出現了貨品齊全的雪王。

你看,網友吐槽我每天停不下來這杯抹茶混合物。

印尼的美食博主,痛飲一杯黑糖啵啵,轉頭有了新名字,就叫“波霸”。

答案就像當地流傳的一個段子一樣:“你必須留意你家附近1公里內的任何閒置空間,因為它很快就會變成一家新的蜜雪冰城。”

也因為蜜雪冰城實在太紅了,接二連三的模仿者出現了。
在日本,換了個馬甲。

東南亞創造出了“雪後”,試圖和“雪王”組上CP。

甚至雪王的“私生子”,已經遠赴加拿大,在遠方落地生根。
雪王你糊塗啊!

在泰國,膽大包天的山寨店,直接開在了蜜雪冰城門口。
於是雪王成群結隊,換上泰裝,決心要討個說法。

雪王的形象被印得到處都是。
如果你想在海外結識朋友,穿上這件衣服,準能讓你賓至如歸。

不知不覺,四處都成了蜜雪冰城的後花園。有國外網友說,“世界是個巨大的蜜雪冰城”。


當然,雪王整得活兒遠不止這些,他甚至悄摸建立了自己的“元宇宙”!

出唱片,出MV。
到如今,“蜜雪冰城甜蜜蜜”的歌謠已經唱遍了大街小巷。

唱成了知名神曲。


還把雪王唱成了音樂節上的蹦迪之王。

他時而黑化,時而糖化。

文能發射愛心訊號,和雪妹歡歡喜喜把證領。

武能使用冰雪魔法,揮舞權杖當上國漫男一號。

真別說,這動畫劇情頗為跌宕起伏。
一開場就是假雪王搶走權杖,那些山寨雪王的品牌膝蓋都中了一槍。

到了第二部,更是熱血得不得了。

先天白磷型聖體,一點就燃,為朋友兩肋插刀,沒帶怕的。

還有一個個顯眼包場面,表明雪王IP適合與任何元素混搭。

即便在蛋仔派對,雪王也有最搶鏡的腿。

雪王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滲透進我們的生活裡。
董事長開會被00後投餵蜜雪冰城,是新時代的向上管理。

“我不是雪神里”的段子則啟發眾人,接地氣靠的不是廣告,而是價格。

如今,哪個打工人的日常沒有一杯奶茶呢。
因為做得再多也沒用,老闆不會心疼你。
能心疼你的,只有你自己。

這時候“打工人打工魂”,這句話就可以世說新語了:
如果一個友好、充滿期待的工作環境難達成,那麼一杯可口便宜的下午茶實在不能缺了。

有人不懂,蜜雪冰城不就是個平價奶茶店嗎?怎麼能做到如此家喻戶曉、無處不在的?
我研究了一番,發現他們很聰明。
先是定價上很討巧,用平價填補了市場空白。
有一陣,食品市場裡遍地都是價格刺客。幾十塊一顆的梅子、近百塊一杯的咖啡,看得我直呼是不是大家發財忘了帶上我。
有些雪糕最貴能賣到五六十塊一支,還大發厥詞懟消費者“愛買不買”。
消費者當然不會慣著他們,說不買就不買,又不是沒有平價好貨,憑什麼受這個氣?
相較之下,單價只有幾塊錢的雪王聖代,如此樸實無華,深得人心。

茶飲更是如此。
20塊一杯的奶茶需要糾結,4塊一杯的檸檬水就不用猶豫了。
因為大家都能全款拿下,甚至一天一杯沒壓力。
就這樣,蜜雪冰城從競爭激烈的茶飲賽道里殺出了一條生路,還做大做強了。

肯定有人擔心,價格這麼低,是不是原料不好啊?
非也,非也。
網友們愛開玩笑,說再小的地方都能租給蜜雪冰城開店。

善意的調侃背後,是雪王拿著小本本算好每一筆賬,專攻產品質量的事實。
畢竟喝到肚子裡的,才是真東西。
為了保障質量,雪王這些年一直在自產自銷。
最早是自己生產冰淇淋和脆筒,後來又開始找專業農戶,點對點供應檸檬。
現在,就連奶牛都開始自己養了。

一番操作後,成本省下來不少,價格自然也下來了。
所以,與其說蜜雪冰城便宜,不如說它是高性價比,幾塊錢就能買到的快樂!
更何況,這份快樂還特別體面。

隔壁店不讓坐門口吃飯,蜜雪冰城偏偏拉著大橫幅,舉家歡迎。

服務也特別到位。
明明自己不小心潑了奶茶,店員還立刻表示重做。

還刷到過蜜雪冰城的員工吐槽,說管理太嚴格了。

“橙子洗得比臉乾淨。”
“操作檯擦得比鏡子還亮!”

不圖別的,就圖使用者體驗好。
難怪大家都願意和雪王好。
偶有錯漏沒關係,唱個歌就原諒你。

同樣是一千塊,拿去吃大餐只能享受一箇中午,而換成喝蜜雪冰城,快樂可以延續大半年!
一句話總結,“不是別的喝不起,而是蜜雪冰城更有價效比。”
1月7日,西藏地震,重大人員傷亡,他們也第一時間捐款救災,希望和大家共渡難關。

兩日前,蜜雪冰城還通過了港股上市備案申請。據最新的資料,蜜雪冰城門店數量超過45000家,甚至超過了星巴克,成為了全球NO.1。
這又何嘗不是消費者們用錢包做出的選擇呢?
說白了,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光靠便宜征服不了大家,還要靠品質,還要靠真心。
所以只要蜜雪冰城繼續堅持價效比、堅持接地氣,它就不會只是一時火,而能一直火下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