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5個字 閱讀時長:5分鐘
中產先生 | 洞見時代 發現價值 講述生活

真正原因是什麼。
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吳柳芳擦邊事件,本來以為已經落幕了,沒想到昨天她一夜被禁,粉絲被清除,讓輿論譁然。

對於吳柳芳的事情:
大眾的看法比較一致,當然都想有體面的工作和生活,但在不違法違規的前提下,個體的謀生行為也應得到尊重。
可能這次的問題就出在這裡,違規了。
是吳柳芳違規了嗎?沒有說。
但是她背後的MCN肯定違規了。
看這次的通報:
關於違規MCN機構和賬號的處置公告,MCN機構“大海星辰”操縱上述賬號多次釋出低俗內容吸粉引流,影響惡劣,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作出上述處置。
不止是她,她同門的其他10個賬號也被一併處理了。
是秋後算賬嗎?也不是。
我們之前就說過:
吳柳芳擦邊事件肯定是炒作。
只是沒想到炒作如此成功,而且完全出圈了:
不但迎合了下沉使用者的趣味,也共鳴了普通人謀生的艱難,更獲得了精英了關於社會寬容和多樣性的支援。
可以說是意外之喜,可遇而不可求。
關注一下昨天的訊息:
清朗·網路平臺演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

其中重點提出:
嚴管不法分子惡意利用榜單排序規則操縱榜單、炒作熱點行為。
為什麼要整治炒作熱點?
因為大家看到的的熱點幾乎一半以上都是劇本炒作。
這種炒作的成本太低了,幾十萬投流就有可能搞一個全國性的熱點,因為標籤化推送和演算法推薦是精準投餵,而且一旦成為熱點就有無數人甚至專業媒體跟風,幫著二次炒作,成為全民關注的話題。
可想而知,這種熱點基本都是爭議性很大的:
低俗、對立、反差、男女…已經成了一種生意。
開超市要炒,賣車賣手機要炒,做主播更需要炒,可以正著炒,也可以反著炒。還可以正反輪著炒。
這種機構和水軍炒作,不但對顛覆了傳統的商業模式,對社會治理也產生負外部性影響。
大家想想這幾年,網上炒作對商業的傷害,對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供給,甚至一些事情對社會治理都帶來負面作用。
你能想象嗎,這種操作可能只需要幾十萬的投流就能實現,而且因為獲利巨大,越來越多的機構和水軍準備躍躍欲試,肯定要整治。
而且對個人來說也是一種情緒的消耗。
我們之前寫過:

所以,我的觀點是:
支援個體的謀生行為,但是對於可以炒作的網路熱點,大家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如把寶貴的情緒留給現實生活和身邊的人。
至於吳柳芳,她已經意外成名了,我覺得即使脫離MCN,不靠演算法炒作,如果重新開個號的話,粉絲應該也會回來一大部分吧。
拭目以待。
就這樣。
經濟的體感和溫差。
週末鬧得沸沸揚揚的京滬消費暴跌的資料,說明討論資料已經沒用了,大家在乎的是自身的體感。宏觀資料和微觀體感的溫差是是怎麼來的?微觀體感怎麼才能回暖,何時才能回暖?
可以繼續閱讀:經濟體感和溫差。
就這樣。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