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口嘎嘣脆的炒莜麥,我們整了一個月!

編輯的話

繼甜糯玉米之後,君姐又給我們帶來了一種和順特色小吃——嘎嘣脆的炒莜麥。莜麥是豹鄉田的出產,我們炒了800斤!真空包裝玉米是現代食品工業的突出成果,炒莜麥則包含著更多精密的手工操作和“情懷”。今天,就請君姐為我們介紹這種小零食背後的故事。
豹鄉田的雜糧產品,有炒莜麥、豆子和小米
來自華北豹友好農田豹鄉田的炒莜麥和混合大豆,它們不僅是糧食作物,也具有生態價值,為水土提供覆蓋,為動物提供食物和棲息環境。我們把它們做成了豹鄉田的第三次豐收大禮包。
如果你是我們的共建人,請掃下面的第一個微信二維碼,在1月20日之前領取優惠券,就可以兌換我們的豐收禮包。如果你想要加入我們,請掃第二個豹星球二維碼。
你也可以在下面的連結直接購買我們的炒莜麥:
奇怪的零食
今年3月來到貓盟和順辦公室的第一天,hannah遞給我半袋“麥粒”,說是豹鄉田自己種的莜麥,手工炒制而成。
我仔細看了看,裡面是一粒粒“素顏”完整的麥子和火麻籽,土土的淡黃色,表面微有光澤。吃到嘴裡,不甜、不鹹、不酸、不辣,沒有任何刺激味蕾的衝擊感,卻有一股酥脆的嚼勁,咀嚼時發出“嚓嚓”聲,口腔立即瀰漫出一點點焦香、一層層麥香。那種原味的感覺讓人很舒服,我忍不住一小撮一小撮地吃起來,細細體會每一口固態的麥粒逐步變為粉末又無渣消失的過程。
吃了一輩子零食的自己,第一次體會到這麼“舒心”的零食,無油、無糖,進入體內的只有莜麥粒、火麻籽的營養。現代食品工業生產的零食,往往含有大量的油脂和精碳水,同時一些微量元素、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在加工提純中也會流失。這種樸實無華的零食不僅利於健康,也能夠讓大家體驗豹鄉田“原生態”的特色。所以,貓盟今年準備把炒莜麥推往市場。
豹鄉田的莜麥,莜麥學名Avena nuda,是(做燕麥片的)燕麥的親戚,可以做山西特色小吃“莜麵栲栳栳”
當時我以為,這麼原生態的食物做法一定很簡單,炒熟就行了唄。當我們準備加工今年的莜麥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炒莜麥也是很有學問的。首先,炒莜麥是和順老人們的傳統手藝活,因為步驟多,操作麻煩,現在村裡都已經沒人做了所以我們的炒莜麥也有了一定的文化傳承的意義)。其次,要保證大批次手工製作質量的穩定,我們必須摸索一套自己的流程和方法
我們的“炒莜麥作坊”
11月中旬,我和傑哥找到去年幫忙炒莜麥的老鄉。老鄉雖然年紀大了,還是不辭辛苦邊操作邊講解,一步一步的教我們。我燒了一天的火,總算學會了炒莜麥:炒制的流程包含7個環節,炒出來的麥粒口感要好,有幾個關鍵的點,包括“除淨刺毛”、“合理配料”、“恰當水量”、“精準的火候和時間”等。但問題也出現了,去年炒的量少,用家用的小鍋炒就可以了,但今年要炒800斤莜麥,老人家實在是炒不動了。
於是在傑哥的張羅下,我們招募了3個有力氣的老鄉,在冬天的田邊支起大灶大鍋,炒莜麥的手工作坊開張了。
我們在地頭架起了鍋 ©王爍
炒莜麥好吃的關鍵,是每一個步驟都經過我們反覆的測試和嚴格的控制。
除淨刺毛:小鍋炒莜麥除刺毛的方法是手拿溼毛巾搓。這麼大的量用手是不行的,費人費時,還不能保證能除乾淨。傑哥改用電磨,多次嘗試才確定磨麥粒的時長和力度,既磨去刺毛,又保證麥粒的完整。
這些麥粒都是在和順的地頭炒出來的
合理配料:好吃的標準其實很主觀,我們希望在突出莜麥、火麻本味的同時,又能增加一些更豐富的味感,但一定是若有若無的滋味,不能喧賓奪主。我和傑哥到超市採購了花椒、大料、蔥、蒜和鹽,就是廚房裡常見的配料,概無它物。話說和順的蒜真貴!
在傑哥的作坊裡,我們一鍋一鍋的試,火麻籽多了,嘴裡會覺得粗糙,不易化渣,所以火麻籽的量我們調整了兩次。鹽的多少是味的精髓,太淡會降低香味,太鹹更影響口感,我們在50斤的蕎麥裡,十克十克地調整劑量,直到我們自己滿意。
在影片裡,你可以看到豹鄉田莜麥從炒制到封裝,到與我們見面的全過程
恰當水量:炒莜麥口感中的“酥”和“化渣”來源於水煮,讓麥粒煮熟並吸飽配料的味道。這一步水量很關鍵,水多了,配料的劑量無法保證,水過少,麥粒可能未熟或者糊鍋,所以煮出一鍋胖胖的麥粒,必須恰當地加水。另外還要控制時間,煮得過長會影響莜麥的嚼勁。
炒制時精準的火候和時間:50斤莜麥可以一鍋煮,但炒制的時候就得大鍋少量進行,一次大概4到5斤,所以我們一天製作100斤,需要分成20多次來炒。如果單次量大,翻炒不均勻,鍋裡有些麥粒已經糊了,有些麥粒可能還沒有脆。
每一鍋都要小心地控制火候 ©王爍
炒制的火候也很關鍵,有水汽的時候是大火慢炒,沒水汽的時候又有必須小火快炒,起鍋的標準是看著麥粒變得金黃且有光澤,聽著鍋裡發出細密的噼啪聲響,吃一口酥脆焦香,嗯,其實離糊就一步之遠。所以,傑哥和我不敢把這個主觀又主觀的標準放手工人去做,我們得一直守著,一鍋一鍋地過關,就這樣,還是有不合格被淘汰的鍋次。
豹鄉田手工炒制的莜麥也許不算完美,但我們可以把和順老人掌握的,一門默默無聞的手藝,透過現代手段推廣開來,讓更多人知道,成為和順老鄉的驕傲。炒莜麥代表了豹鄉田合作社工作新的小小一步,更注入了我們全部的認真與熱忱。所以請相信,您吃到的每一口炒莜麥裡,都是滿滿的健康、營養和情誼。
生產豹鄉田產品,也將成為貓盟社群工作的一部分 ©王爍
-End-

成為貓盟月捐人,共守中國荒野
………關於豹鄉田,你還可以讀………

長按二維碼關注貓盟,記得給我們標🌟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