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育不再是“另類”選擇,這個年齡以上的父母群體正在成為新趨勢

⬇️點選關注美國媽媽網⬇️
如今,晚育正逐漸成為常態。越來越多的夫妻選擇在事業穩定、盡情享受生活之後,再步入為人父母的階段。他們希望在迎來孩子之前,先實現自己的夢想,比如旅行、進修或專注工作。
如今,這種選擇已不再被視為“另類”。
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NCHS)最新資料顯示,40歲以上的父母群體正在迅速增長,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新趨勢。
生育資料揭示新變化
NCHS的研究分析了不同年齡群體的生育狀況,主要發現包括:
1. 整體生育率下降
研究顯示,美國人的生育意願正在下降。
1990年至2023年期間,美國新生兒數量減少了14%。
而在2023年,美國父母的平均子女數量從前兩年的1.66個,下降到了1.62個,是歷史新低。
這一趨勢背後原因眾多,包括房價高漲、育兒成本上升,以及年輕人更傾向於追求自由、旅行或職場發展等。
2. 晚育趨勢明顯
更引人注目的資料是:40歲以上生育人數首次超過青少年產婦。
這不僅是多年來降低青少年懷孕率政策取得的成果,也說明晚育正逐漸被社會接受。
資料顯示,1990年至2023年,35至39歲女性的生育率增長了71%;而40至44歲及45歲以上的女性生育率更是增長了127%。
曾被認為“危險”的高齡懷孕,如今也因醫療科技進步而變得更可控、更普遍。
父母選擇晚育的原因有哪些?
越來越多的父母選擇“遲一點再當爸媽”,背後的原因包括:
1. 生育醫療技術的進步
隨著冷凍卵子、試管嬰兒等輔助生育技術的發展,高齡懷孕已不再是高風險的代名詞。
現在的技術可以讓人“凍結時間”,即便暫時還不適合生孩子,也可以為未來保留生育的可能。
2. 更穩定的經濟基礎
許多父母選擇在事業穩定、經濟條件改善後再要孩子,這樣可以減少因育兒帶來的經濟壓力和工作中斷。
人到三四十歲,通常已經有一定積蓄與職業發展,相較於年輕時,更有能力為孩子提供穩定的成長環境。
父母們怎麼說?
除了技術和經濟原因,很多父母也認為,心理成熟、自我認知提升,是他們選擇晚育的重要原因。
作家凱瑟琳·沃勒說:“在我有孩子之前,我必須先了解自己。我更能憑直覺育兒,有耐心,也更能拒絕外界喧囂帶來的干擾。我既能全心全意投入家庭,又不會忽略自己的需求。”
另一位媽媽莎拉·卡格爾表示:“晚一點要孩子讓我更清楚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雖然會有挑戰,但這是值得的。”
也有不少人表示,直到找到值得信賴、願意一起承擔家庭責任的伴侶後,他們才決定迎接新生命。
高齡生育的風險與益處
醫學上將35歲以上的首次懷孕稱為“高齡產婦”。
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ACOG),高齡懷孕可能面臨更高的流產、早產、妊娠糖尿病、胎兒染色體異常等風險,剖腹產和血栓的機率也會增加。
不過,高齡生育也有不少好處。
1. 懷孕更為慎重、健康意識更強
晚育的父母往往是“有計劃”的人群,他們更關注自身健康、飲食和生活方式,對孕期知識也更願意學習與瞭解。
這些父母通常擁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戒菸、少飲酒,也更注重運動和營養,有助於維持健康的孕期狀態。
2. 晚育或有益大腦與長壽
有研究表明,晚育可能與更好的大腦健康與壽命有關。
也就是說,35歲以後生孩子不僅對父母自身有益,也可能幫助他們更長時間陪伴孩子乃至孫輩的成長。
(圖片來自網路,尊重原創,若侵權請聯絡刪除)

你是多少歲生育的?有沒有什麼風險?
推薦閱讀
分享母嬰知識  關注寶寶成長
 微信公眾號:usmama_com
新浪微博:@美國媽媽網
求分享
求點贊
求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