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真的有利於健康!兩項研究:源自西瓜等瓜類的瓜氨酸可以延緩細胞衰老、改善炎症;且做個“吃瓜群眾”也有利於拉近人際關係

在當下,“吃瓜” 一詞已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和外延,那些熱衷於圍觀各種事件、話題的人群常被戲稱為 “吃瓜群眾”。而那網路上紛繁蕪雜的資訊也仿若無盡的 “瓜田”,吸引著我們的目光,豐富了我們的空閒時光。
圖片來源自:千庫網
不過話說回來,你以為“吃瓜群眾”只是網路世界的快樂代名詞?最新研究證明:吃真瓜類可是能獲得實打實的抗衰老力!
近日,中國科學院朱正江團隊在國際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發表了研究成果。該研究透過對衰老小鼠進行了非靶向代謝組學分析,發現瓜氨酸是一種與衰老相關的持續下調代謝物,補充瓜氨酸可以透過減少細胞衰老、防止DNA損傷、防止細胞週期停滯、調節巨噬細胞代謝和減輕炎症等發揮抗衰老作用。更令人振奮的是,長期給予老年小鼠瓜氨酸補充,不僅使其煥發新生,還顯著改善了隨著年齡增長而顯現的各類衰老表型!

各位小夥伴們是否好奇了,主角瓜氨酸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瓜氨酸——一種非蛋白質氨基酸,不參與蛋白質的合成,但在人體代謝中具有重要作用。並且顧名思義,瓜氨酸主要存在於各類瓜類食物中。在天然食物中,瓜氨酸含量最多的就是西瓜,每100g的西瓜就含有200 mg以上的瓜氨酸。此外,其還廣泛存在於冬瓜、黃瓜、苦瓜、南瓜、絲瓜、高蛋白食物中。
“吃瓜”可以抗衰老!
代謝失調被廣泛認為是衰老的關鍵特徵之一,為了探索代謝在衰老過程中的作用,研究人員首先對不同年齡雄性小鼠的腦組織、肝臟組織和血清樣本的代謝變化進行了全面分析,並在腦、肝臟和血清中鑑定出多種與年齡相關的代謝物。
在所有三種組織中,瓜氨酸以及1,5-無水葡萄糖醇均存在特異性下調現象。尤其是瓜氨酸,在24周小鼠(老年小鼠)肝組織中水平比6周時下降了50%。衰老過程中,小鼠腦和血清中瓜氨酸水平也下降約20%。這些資料表明瓜氨酸是一種與小鼠衰老相關的持續下調的代謝物。

圖1:瓜氨酸在衰老過程中顯著下調

為了評估瓜氨酸對細胞衰老和炎症反應的影響,研究人員使用活性氧誘導的衰老小鼠胚胎成纖維細胞(MEF)模型開展研究。實驗發現瓜氨酸可以顯著降低γH2AX(一種與DNA損傷和修復相關的分子標誌物)表達、抑制衰老相關的SA-β-Gal活性、降低衰老標誌物p21及炎症因子的水平。接著,研究人員還利用了原代骨髓源性巨噬細胞進一步探索瓜氨酸在體外的作用。所得結論與MEF細胞研究所得結論一致。
之後,研究人員開展了體內實驗,對年輕小鼠和老年小鼠進行了長期瓜氨酸飼餵。他們發現:在補充瓜氨酸後,老年小鼠體內炎症細胞因子水平明顯降低,衰老腦組織中小膠質細胞的啟用受到抑制,與衰老相關的DNA損傷顯著減少!這些結果表明瓜氨酸具有抗衰老作用。

圖2:體內體外實驗表明補充瓜氨酸可抗衰老

“吃瓜”如何對抗衰老和炎症?
研究者透過體外實驗證實了瓜氨酸可以顯著降低炎症巨噬細胞的炎症細胞因子表達水平;體內實驗表明在經LPS誘導後會發生致死性肝損傷,而瓜氨酸顯著延長了急性肝損傷小鼠和膿毒症小鼠的生存時間。
以上結果說明,不論是在小鼠體內還是體外細胞,瓜氨酸都減少了炎症因子的分泌,甚至還能給小鼠“續命”。
經過進一步的探索,研究者發現,瓜氨酸是透過調控巨噬細胞的mTOR通路來發揮抗炎作用的。mTOR通路的過度啟用會促進糖酵解代謝,導致身體炎症反應加劇。而瓜氨酸抑制了衰老的巨噬細胞中mTOR的啟用。並且,mTOR啟用的減少則會進一步抑制mTOR下游的HIF1α蛋白的表達。HIF1α是糖酵解和炎症反應的關鍵調控因子,抑制它的活性就可以減少如TNF-α、IL-6、IL-1β等促炎細胞因子的分泌,從而最終減輕身體的慢性炎症、延緩衰老。

圖3:瓜氨酸透過調節巨噬細胞代謝對抗衰老和炎症

以上研究表明長期補充瓜氨酸可以對老年小鼠具有顯著益處,可改善衰老相關表型,並延長健康壽命。
不過,除了吃真瓜外,“吃瓜”也確實有一些好處噢!研究發現:“吃瓜群眾”看的不只是熱鬧,更是你與他人快速拉近距離的小妙招~
一起“蛐蛐”更能快速拉近距離
相關研究人員在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雜誌發表了研究成果,研究者邀請了約140名大學生,要求每個人先選出一位自己“有點喜歡”或“有點討厭”的教授,並給自己的態度評分。
比如:“雖然講課無聊,但他給分挺大方”屬於弱負面;“他的課簡直是精神酷刑”則算強負面。然後虛構一位“陌生人”,聲稱此人和參與者對同一教授持有完全相同的喜惡態度,讓參與者透過“社會群體分類選擇”任務測量熟悉感。
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①弱負面吐槽組:“吐槽教授的PPT配色/板書潦草”的參與者平均勾選了28個社會標籤,顯著多於強負面組(19個)和正面組(15個),表現出更強的“我好像很瞭解ta”的認知錯覺;
②強負面吐槽組:“譴責教授的教學能力/人品問題”的參與者卻產生社交戒備,擔心對方是偏激的“鍵盤俠”;
③正面誇讚組:“誇讚教授的板書工整/備課認真”的親近感評分比弱負面組顯著更低(19%)。
可見,一起背後“蛐蛐”他人比一同“拍彩虹屁”更能拉近彼此關係。

圖4:熟悉度與親密度之間的關係

小結
綜上,誰說吃瓜除了滿足口腹之慾外,一無是處?這次科學發現讓千年吃瓜傳統秒變養生智慧——畢竟瓜氨酸這位抗衰界新星,可是從瓜類裡誕生的天然寶藏!
當然,除了真的吃瓜外,做個“吃瓜群眾”,背後“蛐蛐”他人更能迅速拉近關係~
夏季即將來臨,大家下次抱著西瓜大快朵頤,耳朵豎起來“吃瓜”的時候,記得!你啃的不僅瓜,更是抗衰老的法寶;你不止是一個簡單的“吃瓜群眾”,更是在維繫關係、拉近關係!
參考文獻:
[1]Xie Z, Lin M, Xing B, et al. Citrulline regulates macrophage metabolism and inflammation to counter aging in mice. Sci Adv. 2025;11(10):eads4957. doi:10.1126/sciadv.ads4957
[2]Weaver JR, Bosson JK. I feel like I know you: sharing negative attitudes of others promotes feelings of familiarity. Pers Soc Psychol Bull. 2011;37(4):481-491. doi:10.1177/0146167211398364
撰文|M
編輯 | lcc
分文字來源於網路,本文僅用於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若有侵權,請聯絡微信:bioonSir 刪除或修改!
精彩推薦: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前往生物谷官網查詢更多生物相關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