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黛西

前陣子開聊天直播,快下播了看到個彈幕說,黛西,你覺得小學階段,讓孩子學好什麼是最重要的?對未來人生的影響最大?
我猜她的意思是想問,語數外學好哪門最重要,但我知道答案肯定不是這其中的任意一個。
畫面靜止了5秒鐘,我還是沒想到答案,只好先圓了一句正確的廢話——
學好什麼對人生都沒那麼大影響,重要的是身心健康,現在孩子們壓力太大了,接觸自然的機會又很少,身心健康比學習更值得關注。
就在點下播鍵、螢幕跳出“直播已結束”的那一秒,我好像有答案了。
每次都是這樣!晚上躺床上了才後悔白天吵架沒發揮好,恨不得把人抓回來重新吵一遍!

如果讓我重新回答一次,我會說——
最重要的是學好他們最感興趣的東西,熱愛驅動的人生,一定不會過得太差。
這話說起來容易,道理也好懂,但做到非常難。
因為這裡涉及到了一個選擇和取捨的問題,也就是機會成本。
當孩子去追求他的熱愛,必然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在上面。
這就意味著在學科學習上,他會少付出等量的時間精力。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是六邊形戰士,在課內學到極致的基礎上,同時把熱愛發揮到極致。
既要又要還要,也不是不可能,問題是憑啥是咱們孩子?咱們上輩子又沒有拯救銀河系。
絕大多數的孩子,支援他們在熱愛的領域上鑽研深耕,就意味著要放寬對校內成績的期待。
很多父母會擔心,萬一孩子鑽研了半天,最後也沒鑽研出啥名堂,那不是浪費感情麼,有這功夫還不如用學習上!

確實,沒有人可以拍著胸脯擔保熱愛的ROI,但人生這東西,真的很難講。

我最近認識了一個小哥,自己當老闆的00後。
當時去法國出差見品牌方,小哥是品牌方老闆帶著一起去的,幫我們除錯直播裝置和畫面。
我看他眼生,好像不是品牌方公司的技術人員,就隨口跟品牌方老闆聊了幾句。
老闆告訴我,小哥不是他的員工,他是自己開公司的,給好幾個品牌提供長期技術支援,相當於是直播垂直賽道的IT consulting。
我說你們公司的技術小哥呢?為啥不直接帶他來法國,還要花錢請外人?
這時候聽到了小哥和法國技術人員在旁邊交談,我馬上就知道答案了。
小哥英文順溜得跟半個母語似的,溝通交流毫無障礙。
英文講得好的人很多,但既懂直播裝置技術又會英文的難找。
品牌方老闆說,本來是需要一個翻譯和一個技術,但這小哥相當於一拖二,技術+翻譯。
後來一起工作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小哥還很會攝影,我們拿手機記錄溯源的時候,他不聲不響掏出單反,給我跟拍了很多美美的照片,一人幹了三個工種!

我有些好奇,直播是這兩年才興起的行業,小哥這些“精準”的能力都是怎麼“提前佈局”的?
品牌方老闆告訴我,小哥書讀得一般,上學時候就喜歡瞎折騰兩個事,一是玩攝影,二是玩遊戲。
小哥對直播裝置的瞭解,包括怎麼除錯軟體和硬體,都是當年玩遊戲時候打的底子,因為遊戲打到一定階段,對硬體軟體都有很高要求,他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研究各種裝置和硬體,所以他現在可以迅速上手直播相關的技術除錯。
如果他只懂裝置,他可能只是一個純粹的技術人員,但人家還會攝影,出國還能當翻譯。
這倆本事也和他的愛好有關。
他上學時候喜歡攝影,組織了一個攝影社團,以學校名義接了很多企業的訂單。
他做社團其實賺不到外快,但接觸到了很多企業,積累了初步的社會人脈,也鍛鍊了社交和談判能力。
由於幫學校接了不少活兒,他和學校關老師的關係也很近,關係最好的是學校的外教,交流中鍛鍊了英文口語。
從前玩遊戲玩攝影的“不務正業”愛好,現在全都變成了吃飯的本事。


你可能會說這是個例,玩遊戲的孩子很多,變成吃飯本事的極少。
再拿我自己舉個例子吧。
從小學到大學,我沒啥特別愛好,唯一喜歡的就是寫小作文。
而且我寫小作文這件事,其實對語文成績沒有任何幫助。
好幾次在作文課上,我對著田字格大眼瞪小眼45分鐘,一行都寫不出來。
但只要擺脫了課堂命題的捆綁,那叫一個文思如泉湧。
幾乎每個寒暑假,我都完不成作業,因為假期大多時間花在了寫文章上,我爸媽當時還幫我投稿,寄給各個報社和雜誌社,小學就開始掙稿費了。😂
後來上高中了,在電腦上寫文章,我爸直接把書房的電腦連同書桌,一起推到了我的臥室裡。
週末經常從早寫到晚,寫到凌晨三四點,不洗臉倒頭就睡,第二天起來一臉的青春痘。
不是想說我多麼努力,而是寫作可以讓我忘了時間,那是我體會到“心流”的唯一方式。
後來我不再投稿了,因為我知道,我寫作不是為了發表和稿費,我只是喜歡而已。
直到來德國留學也沒放下寫作,開部落格記錄留學生活、寫遊記,除了學弟學妹會來點個贊,也不知道一天到晚寫給誰看。
再後來畢業了做金融,工作很忙,好久沒寫了,這個愛好到此為止沒有給我的人生增加一分。
直到三十多歲生娃了,在家休育兒假,有天突發奇想,註冊了這個微信公眾號。
由於長年累月的自由寫作習慣,文章風格自由輕鬆,你們都說愛看。
更重要的是,寫文章對我來說毫無壓力,反而是我釋放壓力的出口,所以一寫就是六年多,1000多篇文章,幾百萬字,幾百萬讀者。
熱愛著熱愛,變成了中年二次出發的事業。

當然有人會說,黛西你也是個例,自媒體這行不是寫文章那麼簡單,流量和觀眾緣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在裡面。
確實都是個例。
每個獨立的個體都是個例,每個孩子都是個例。
我想說的是,“過好這一生”的前提不是考高分,上名校。
接納孩子那些“不務正業”的愛好,支援他們把熱愛做到極致、放大優勢,熱愛驅動的人生一定不會太差。
未來站在人生的某個路口,給你更多選擇可能性的,讓你可以成為你的,一定不是成績單和畢業證書,而是那些所有你熱愛過的東西。
你們覺得呢?
黛西

📍📖 你可能還喜歡讀
📍🛒 黛西好物推薦
🍪 頭髮洗護|再不會找Tony老師搗鼓頭髮了,自己在家幾分鐘就搞定了!
📍📹 你可能還喜歡看
來影片號圍觀真人黛西
謝謝你們點的小紅心❤️
不開打賞,喜歡請轉發+在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