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肆虐季我家都沒中招過,只因我一直堅持在做這件事

最近跟閨蜜聊天,我發現我們開始了一場

“新型內卷”

捲了一圈,我永遠是勝者,確實有點小嘚瑟,但也不得不說我有點歪打正著。
為什麼我這麼說呢?
這就要從口罩前6年說起了。
之前每年一到流感高發期,恨不得每個同事,都得輪流一圈跟我請假。
先是孩子病一圈,然後又給她們傳染了。
幾乎只有我閨女,在口罩前6年,別說發燒了,連感冒她都沒得過。
源於芊芊3年級的時候,我就開始有意識的給她吃維生素
但蕞初我的初衷並不是少感冒,而是她挑食不吃蔬菜,我特著急。
而且我身邊朋友,家裡孩子不愛吃蔬菜的,他們也跟我一樣,都給孩子每天吃維生素補劑。
包括芊芊體檢時,白大褂建議我們劃紅線部分,也是我比較看重的,給你們參考。
後來乃至口罩了,我和閨蜜們也一直沒落下,堅持的挺好。
口罩中芊芊只陽了一次(僅此一次),口罩後呢她也只中過一次支原體。
然後就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開年,流感嚴重到我周圍朋友又都被又肆虐一圈後,明顯之前身體素質比較好的同事,這次家裡孩子生病,跟我請假次數又增多了

但今年流感季我家除了繼續堅持吃維生素外,還在流感季(or旅行,也就是抵抗力容易出問題時候)每天喝沙棘原漿(每天額外補充vc的加強版)
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我家真的無一人中招,包括我閨女,我爸媽,我公公婆婆,我倆。
⚠️芊媽劃重點‼️當然這和基因也有一定關係,我們家人都天生身體底子比較好,加上我們又不會嚯嚯自己,反而格外注意。所以這些年沒有受過流感的困擾。
這10年呢,我給芊芊從盲選維生素到現在越來越有心得,但一直沒給你們分享過。
也發現我身邊80%的朋友都在給孩子吃,但要說到怎麼選,朋友也都稀了糊塗的並沒有一個衡量標準
所以趁著這次流感季,我按照我自己迭代出來的經驗,給你們好好說的我選擇標準:
我想達成的目標就是:
  • 吃的量更少
  • 受益不減,甚至更好
  • 花的更少,每天吃不肉疼 (因為我有個閨蜜給孩子選的不便宜,但瞭解後發現她想要的元素還需要單獨入,就打算換款了)
按照上面的目標,複合維生素到底該怎麼選呢?我會遵循以下2個標準:
  • 選複合維生素,別選單一維生素
  • 在複合維生素中選,怎麼看成分和含量
👉選複合維生素,別選單一維生素
之前我發現有人說100多1瓶的,跟藥店裡幾塊的vc是一樣的,但一看成分表,100多的都是複合的,不單隻有vc。
我就想照著它的成分表去湊齊了,結果某團挑了兩樣,我就徹底放棄了。
且不說花費比複合的少多少,就我花費的腦子消耗得時間,就太麻煩了。
而且選十幾種單一的維生素,配出來也得有八九十了,還不見得湊全了
所以咱們就可以選複合維生素別選單一的了。
那我選複合維生素,不選單一的,還有什麼重要原因呢:
比如,我單吃vc,沒有復配其它維生素的時候,單一的作用可能達不到我想要的。
我解釋一下,就拿大部分不愛吃蔬菜和飯渣孩子舉例
他們少攝入的可不光是vc,沒有攝入至少還有va、vc、ve、vb族、vk。
所以不好好吃飯菜,可能缺少的是某一類或者某幾類元素,未必光靠補vc或者其它單獨的營養素,就能滿足身體需求了。
所以整體考慮,我還是會選擇複合型的更均衡,孩子身體需要是整體協同,而不是單靠某一種元素。
⚠️芊媽劃重點‼️:另外,之前我還對複合維生素有個誤區,就覺得每種都有點,但沒種的量都不夠,但其實並不完全是,接下來我細說成分含量,你們就懂了。
👉在複合維生素中選,怎麼看成分和含量
1、先篩掉10種以下的
首先,我會宏觀的去看下複合維生素的營養成分種類。
比如麗*這瓶,含3種營養素,吶*這瓶,含12種營養素,類似這種搭配特別少的,我就不必選了。
2、10種以上的,我要選含哪些維生素組合的
雖然都是複合維生素,但你看它們新增成分有差異
總體來看,哈*這瓶是7種維生素,麗*小熊軟糖是9種維生素,吶*是10種維生素,我是更願意給芊芊選維生素種類更多的。
首先,先選擇VC含量足夠的
我蕞看中的核心維生素是以vc為主的,先看哪瓶vc含量是達到我需求的。
那需要先明確下每日攝入量的標準:我的參考標準源於《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我看到vc推薦每日攝取量,是分齡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
同時我又從網上查到,vc每日攝取量的上限的包容度是很高的所以流感季時候可以加強補充vc(你們可以自己去查下)
所以這種情況下,vc舉例給你們說下:
  • 吶*:vc=40mg/粒,芊芊1天吃2粒,攝入vc是80mg,離90mg就差一點,日常再從水果蔬菜裡攝取點就挺完美的了。
    (我按照《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13歲孩子每日vc攝入量90mg算)
  • 麗*美國小熊軟糖:vc=10mg/粒,芊芊1天吃2粒,攝入vc是20mg,離90mg差70mg。
我算了下,如果想補足70mgvc的缺口,按大白菜vc含47mg/100g來算,孩子得吃小200g生的小顆娃娃菜(我問了閨蜜一圈,大部分孩子一頓是吃不到這個份量的蔬菜的,而且爆炒還會流失些許vc)
⚠️芊媽劃重點‼️:只要複合維生素裡,你比較看中的某個元素,衡量之後是可以比較接近推薦攝入量的,就可以選。
所以說,我就選儘量吃1-2粒就夠的,這樣也更省錢。
其次,其它復配維生素怎麼看呢
我還看中va這個成分,因為我發現大部分複合維生素只要添加了va,一般都會排位在成分表前三。(有你們心儀的款,可以去看下)
va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說了,基本身邊閨蜜孩子都是白大褂建議吃vad滴劑直到3歲左右的。
  • 吶*:1粒含va200μg;
  • 哈*:不含va;
  • 麗*小熊軟糖:含va225μg;
  • swi***複合維生素:含胡蘿蔔素500μg
    (胡蘿蔔素不是va,但可以在人體內轉化為va)
所以va含量比較高的都可以選哈。
另外,我還發現成分表中佔比多的就是vb族,那它怎麼這麼重要呢?
首先vb是個“大家族”啊,不誇張的說,1-12都快能給你湊齊了。
它得作用可以參考白大褂說的劃紅線的部分。
而且vb族還有自身特點:它是水溶性的,多餘的不會在身體裡貯存,咱人體也難以自己合成 。
蕞好每天都能從吃的複合維生素裡補點,所以我更願意選b族種類更全乎的。
你看,麗*這瓶含vb族5種,吶*這瓶含vb族也是5種,善*含vb族7種,我看別的vb族基本也是5種的居多。
含量差異

可不小,比如b6(每粒):

  • 善*:vb6是0.15mg;
  • 吶*:vb6是0.7mg;

比如vb9,也就是葉酸(每粒):

  • 善*:vb9是60μg
  • 吶*:vb9是100μg
  • 麗*:vb9是100ug
所以你們可以綜合的去看vb族種類和含量,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最後,跟我給芊芊吃的其它補劑,它能有協同上的,我會優選
比如芊芊吃葉黃素,含玉米黃質,再搭上va,正好組成對👀友好的的“鐵三角”。
另外,我還會看哪瓶裡含vd3和vk,給芊芊喝的牛奶當搭子。
礦物質方面,我選的時候重點看它是否添加了鋅元素,跟我一樣想刺激下飯渣孩子食慾的,咱可以選新增鋅元素含量高的。
以上就是我做的全部功課👆
芊芊吃的補劑幾乎都是德國進口吶兔家的,我弟一入坑的就是這個複合維生素。
從它之後,我就成了吶兔家的忠實使用者,它在德國yao監局都是有備案,能查到的。
另外,這幾年不管吶兔哪個補劑,我做一圈功課下來,它幾乎都是成分頂頂的,孩子又更愛吃的。

還能做到價效比更高,我想要的它幾乎都滿足了。

兒童複合維生素懶得研究了,也可以入芊媽同款👇⻓按圖⽚識別【jin限群內福利品】(已在福利社群的妞,不用重複加哈,全群同步滴)
如果自己選我前面總結的經驗你們可以參考我踩過的坑你們選的時候可以提前規避下哈

那我再把給芊芊吃的複合維生素,一一給你們詳細說下:
  • 天然果汁調味,不新增人工防腐劑
  • 榮獲7大國際認證,透過30+項成分檢測

👉 天然果汁調味,不新增人工防腐劑

一瓶有60粒,是這種小熊造型軟糖,吃它跟吃小零食似的。
酸甜兒不粘牙,不會像別的軟糖那麼筋道。
用的也是天然果汁調味,也不含人工代糖,不新增人工防腐劑。
4-13歲,1天吃1粒就行,芊芊和我閨蜜孩子們都是吃2粒。
基本4歲以上,上了幼兒園的孩子就可以吃它了。
另外,它的瓶蓋是童鎖設計的,邊按壓邊擰才能開啟。(看這設計你們就知道了,得多好吃啊這麼防著孩子偷吃)

👉榮獲7大國際認證,透過30+項成分檢測

這個維生素它在德國yao監局是有備案的,跟我家吃的葉黃素是一樣的。
我從資料裡看到,它榮獲了七大國際認證:美國FDA認證、HACCP食品安全認證、ISO質量體系認證、IFS國際食品認證、USDA有機認證、GMP國際認證、BRCGS國際食品認證。
我也細看了下,像它一樣榮獲這麼多認證的兒童複合維生素,確實少見。
相比我肯定是更願意選國內外認證更多的。
另外,它還通過了中、德權威機構30+項成分檢測,我也更放心。
如果兒童複合維生素懶得研究了,也可以入芊媽同款👇⻓按圖⽚識別【jin限群內福利品】(已在福利社群的妞,不用重複加哈,全群同步滴)

如果自己選,我前面總結的經驗,你們可以參考,我踩過的坑你們選的時候可以提前規避下哈

END

另外,我每週會在圈裡分享我最近的家居、收納、裝修(對,我又開始裝修了

)以及我的小日子。

感興趣的妞,可以長按識別👆加芊媽小助手,她會第一時間給大家同步我髮圈的內容~~
下面芊媽的服務號【芊媽的i陪娃小店】,可以接收到訂單查詢一鍵聯絡客服等服務。(直接單擊👇關注後,右下角可一鍵聯絡客服
🛒本週芊媽推薦好物

👉開學閨女的視覺化計時器升級還更便宜了,屏顯更大/任務模板多/3組鬧鐘/筆筒收納(點選下圖👇看我詳細分析)

👉初中後芊芊視力仍保持1.5 ,女兒一直吃的葉黃素我這麼選(點選下圖👇看我詳細分析)
點開芊媽的公號名👇
點選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這樣我就不會因為只會寫乾貨,而把你們弄丟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