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秋冬一運動出汗就感冒,我照著專業滑雪服的思路選打底衣

這兩年雖然😷是結束了,但是我發現相比以前,我閨女鋼鐵底子的身體素質,一年能感冒小4回。(之前6年沒中招過1次)
以前著個涼未必會感冒,可現在就特別嬌氣,流鼻涕打噴嚏得好幾天,💊都吃的比原來勤了。
所以今年我也是從生活細節上入手,透過一些小改善,來儘量減少感冒生病的可能。
但我說的這種改善,肯定是不費力的,比如我不能上來就要求芊芊天天跑個800米增加身體素質,加活兒的事她肯定不樂意。
而是在我們現在本來就在做的事中進行最佳化
比如在“吃”上,我本來就有一直堅持給芊芊吃VC,那今年換季時候就特意成加強版的,改喝TOP級的沙棘原漿。
另外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我今年入秋之後,聊衣服也挺多的。
因為我意識到,只要在“穿”上稍微最佳化一下,也能不費勁,幫孩子減少中招的機率。
我發現這個事兒,還是源自去年和閨蜜去滑雪時,種下的草。
那次我給芊芊穿的跟球兒似的,但上纜車還是吹得她牙直哆嗦,可滑幾趟下來,又開始後背流汗,就這麼一直在“灌風和出汗”間迴圈。
但是反觀我閨蜜,因為穿了套專業的滑雪打底衣,既暖和、又不悶汗,運動起來胳膊腿兒還都特自如。
但更令人震驚的是,她告訴我那套打底衣居然要三千多!
她說這種衣服,從面料到織法,都和普通打底衣不同。但是吧,凡是有功能性的,通常意味著專業

你像我給芊芊選打底衣,一般只針對一個痛點,天冷就加絨且更薄、愛出汗就吸溼速幹。
但是功能劃分更細緻的打底衣,是從運動全場景出發,把不同運動環境、運動的不同過程,會遇到的痛點都想到了,形成了動態調整
所以我閨蜜這件,才能在滑雪這種比較複雜的環境下,不怕灌風、不怕暴汗、運動時還很隨身。
不過閨蜜這衣服雖然很好,但四位數的價格確實把我勸退了。
但它也給了我一個思路,就是按照功能性去給孩子選冬天的運動打底
於是我把閨蜜這套借來,照著這個標準去線下實體店找(比如迪*儂滑雪專區)、線上運動品牌(比如滑雪品牌和運動大牌)去分析他們的詳情頁。

我發現這種衣服是有規律可循的,我也提煉出了幾個重要的標準,妞們也可以按照這個來選。
👉分割槽排汗的打底衣,可以成為體育課or戶外首選
我給芊芊買的速乾衣,從上到下就是一種面料。(日常我們選這種是OK的哈)
但孩子出汗的位置並不是平均分佈的,像脖子、後背、腋下這種出汗多的地方,需要更快排汗;
而肚子、胳膊幾乎不出汗,更需要保暖。
所以現在我傾向於選有“不同部位,分割槽設計“的打底衣,給她戶外運動多的時候穿。
比如這種在腋下,有單獨一片網眼結構的,就能更快排汗。

還有挨著排汗區的波浪導線,是導汗區,如果汗太多了沒一下排完,可以先順著導線分流到其他地方再排走。
那像肚子這種需要保暖的地方,就是沒有網眼的密織結構了。
這就很像我家鋪的地暖,那會兒裝修時是全屋通鋪,都是一個密度,結果入住這幾年,總是芊芊那屋最冷。
後來我才發現,因為她那屋的窗戶是270度採光的,所以冷的更快,當初布管的時候應該區別對待。
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在運動穿的打底衣上,如果有分割槽和不分割槽設計,我首選帶分割槽的。
而在都是分割槽設計的衣服中,我也踩過一些坑:
我最開始入過“拼片”式的,兩種面料之間要縫合,還是有骨的,運動時貼身摩擦多。

比對我閨蜜那件,我覺得還是要儘量選一體織的會更舒服。
所謂“一體織工藝”,就是衣服的大部分結構是一次織成的,可以減少縫合處的摩擦。
極個別需要拼接的地方,也是選這種三針五線無骨縫合的更舒服。

而且和簡單分割槽的相比,我願意選分割槽種類多的,這樣需求劃分更細緻。
你看光是褲子的膝蓋這一處,它前後的3D編織都不同。
👉“微壓的包裹感“,反而是冬天運動打底的重要選項
芊芊夏天愛穿速幹T,但冬天我給她換成速幹長袖打底,她就不愛穿了,說穿著涼。
這類衣服通常還不貼身,有時候戶外一灌風進去就涼了,也更容易感冒。

而看我閨蜜那件專業打底,是緊緊包著的,風是鑽不進的。
閨蜜還說這種包裹感還對肌肉有一定支撐,我試了一下,確實感覺運動的時候更有發力感。
不過我給孩子選,倒用不著這麼強力壓縮的,還要兼顧彈性和舒適度。

給芊芊選的時候我也會試穿,我會幫她找那種包裹的"安全感>束縛感"的。

比如褲子的腰頭這裡,我會選右邊這種有加高處理的。
而且從腰頭要褲腳,全部都有這種豎嚮導線,也能給肌肉一定的支撐,減少肌肉顫動。

而且不僅面料的彈性要好,僅有的幾個縫合處,用的也是彈力絲代替縫合線。

閨蜜孩子有瘦的、也有胖點的,都說包身還不箍得慌。

照貓畫虎‼️ 我按照閨蜜4位數那件標準選出來的打底衣,100出頭就拿下了

即使和價效比著稱的迪*儂比,也更便宜。

如果打底衣懶得研究了,也可以入芊芊同款👇⻓按圖⽚識別下圖

如果自己選我前面總結的經驗你們可以參考,我踩過的坑,你們選的時候可以先過濾掉哈。

我最終給芊芊選的這套,是加拿大運動品牌Oribigo的,他家的衣服芊芊從運動衣到泳衣到防曬衣,都有穿。
我一直覺得他和大品牌的品質幾乎對標,但是價效比卻高很多。
所以找打底衣時,我也想起這個品牌來,沒想到最後還真就是它做的到位。
那下面我就再說說這套衣服的其他優點。你懶得研究了,可以接著再看看。
  • 追求舒適,但也不會為了頂級膚感多花錢
  • 吸溼排汗是剛性指標,此外還有這些優秀細節
👉追求舒適,但也不會為了頂級膚感多花錢
說實話,我第一次看到這套功能打底衣時,差點錯過它。
就因為它看起來不像其他打底那麼薄軟糯,以為穿上會不舒服。(要不是芊芊這兩年頻繁感冒,我真不會去研究它)
但後來一穿上的那個瞬間,我發現其實還是挺舒服的。

包括我閨蜜的孩子們,穿著運動一天也都OK。
但我也不會把它的膚感吹上天,因為和閨蜜那套相比,確實還是頂級的會更軟和。
和日常穿的那種軟糯的打底衣,也是不一樣的體感。
因為這種想要軟和,基本都要新增美麗諾羊毛,價格直接翻幾倍(閨蜜那款的兒童版是2000+)
但是考慮到孩子長得快,這種打底衣又不能貪大買,那我覺得在舒適度已經OK的情況下,就沒必要再追求高配了。
畢竟咱孩兒也不是專業練體育的,偶爾滑個雪、週末爬爬山蹦蹦床打打球、學校比個長跑什麼的,穿這款就足夠了。
日常可以穿更軟糯、價效比更高的保暖打底衣。需求不同,選擇不同。
(可惜就是最大支援到160cm,估計明年還得給芊芊再找新的

👉吸溼排汗是剛性指標,此外還有這些優秀細節
速幹這塊我沒有放在前面說,是因為這個剛需現在正規品牌的基本都是標配。
但芊芊這款,速幹指數更高些,也是加分項。
閨蜜說前些天北京突然降溫到1℃,孩子參加跑步比賽,半小時的功夫,汗已經從裡向外透到第三層了。
摸摸後背,只有最後出的這點汗還有些潮,但並沒有像以前似的摸到往下流的汗珠了。
說到出汗的問題,就再得誇誇它的3A長效抑菌了。

閨蜜說以前兒子出汗捂一天,晚上都臭臭的;但是穿這款,晚上還是乾乾爽爽的。
還有它的指套是這種比較利落的,不套的時候和普通袖口一樣,不嘟嚕著。
另外面料是4級抗起球的,我和大部分閨蜜都沒發現起球的情況。(只有一個閨蜜家襠部小面積起球,反覆測試後發現,是由於外穿的衝鋒褲比較硬,摩擦導致的;換別的外褲就再起球了。)

如果打底衣懶得研究了,也可以入芊芊同款👇⻓按圖⽚識別下圖

如果自己選我前面總結的經驗你們可以參考,我踩過的坑,你們選的時候可以先過濾掉哈。
END

另外,我每週也會在圈裡分享分享我最近的家居、收納、裝修(對,我又開始裝修了

)以及我的小日子。

感興趣的妞,可以長按識別👆加芊媽小助手,她會第一時間給大家同步我髮圈的內容~~
🛒本週芊媽推薦好物

👉女兒秋冬一運動出汗就感冒,我照著專業滑雪服的思路選打底衣(點選下圖👇看我詳細分析)

👉我秋冬穿的羊絨蛋白打底衣,輕軟無扎感/3件99元(點選下圖👇看我詳細分析)
點開芊媽的公號名片👇
點選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這樣我就不會因為只會寫乾貨,而把你們弄丟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