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全、萬維鋼、黃仁勳…看看前哨CES考察都有啥!

▲點選訂閱,抓住風口

"2025年不是終點,而是起點。真正的挑戰不是AI能否超越人類,而是人類能否在與AI共處的新時代找到自己的位置",前哨考察團閉門分享中,萬維鋼在如是說。
1月9日,王煜全與前哨考察團結束了CES2025之行:
4天時間大家現場見證黃仁勳拉開智慧時代的巨幕
與王煜全一起用產業視角挖掘科技商業未來趨勢
閉門分享與特邀嘉賓探討AI/出海/教育的未來趨勢
前哨團員與黃仁勳合照&王煜全、萬維鋼閉門對談
CES2025已經結束,但科技產業波瀾壯闊的藍圖才剛剛展開。
1月11日晚8點,王煜全一如既往帶來前哨直播分享,向會員們彙報CES2025考察的收穫,分享他從中又看到哪些未來趨勢。
現在,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前哨CES2025的精彩瞬間,看看這4天考察團都經歷了什麼。
CES拉開新變革的序章
CES2025在黃仁勳的演講中拉開帷幕,這場釋出會的內容已經全網可見,總結下來就是英偉達的四大布局:
1.核心產品釋出:RTX Blackwell系列重塑GPU架構
RTX 5090讓AI算力提升3倍,5070以4090三分之一的價格($549)維持了相同的效能,還將筆記本作為重要產品形態進行佈局。
2.物理AI戰略:Cosmos世界基礎模型
全網熱議的超級大招,使用2000萬小時影片訓練資料,搭建的首個物理世界基礎模型平臺,還能與Omniverse協同構建數字孿生生態。
3.佈局自動駕駛:開闢新的曲線
Thor處理器釋出,效能是Orin的20倍,豐田宣佈戰略合作,被認為是英偉達的下一個爆發市場。
4.個人AI計算中心:Project Digits
基於GB110晶片的便攜AI超算,與聯發科合作的Grace CPU,五月上市計劃,面向個人開發者的雲端AI能力。
黃仁勳的演講繼續彰顯英偉達在AI時代的野心,不只是算力提供商,更要做誰都離不開的智慧基建霸主!
與之相對應,今年的CES展區已經被"AI Inside"填滿,4600家公司中1200多家都打上AI標籤,其他企業或多或少都在標榜自己的AI功能。
AI無處不在已經不是一個標語,而是現實。
當AI無處不在,方方面面又比人做得更好時,我們該做什麼?這個問題也是前哨考察團閉門分享的重要話題。
這個話題也遍佈在每一次技術、產業變革的註腳中:
1888年紡織業取代捕鯨業時,新貝德福德的捕鯨者們面臨著
1900年代汽車取代馬車時,紐約的馬車伕們有著同樣的疑問
歷史告訴我們,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帶來陣痛,但同時也會開啟新的可能,而那些可能屬於站在技術變革前沿的人。
三大訊號預示變革
仔細梳理本屆CES展會,我們能看到三個清晰的訊號:
1. 算力加速:英偉達釋出新一代AI晶片,算力較上代提升300%,能耗卻降低40%,這為AI技術的進步繼續鋪平道路。
2. 應用加速:展會現場,多模態AI應用越來越普遍,智慧語音、影像識別已經不是可選項,而是無數創新的標配。
3. 商業拓展:從醫療診斷到自動駕駛,從晶片設計到藥物研發,AI正在重塑幾乎所有行業。
前哨考察團現場圖
2025:我們準備好了嗎?
站在CES2025展會現場,我們看到的不只是眼花繚亂的新產品,更是一個緊迫的提醒:AI時代正在加速到來,而這場變革將比網際網路革命更加劇烈和深遠
眼前的變革正在如何發生?
未來的趨勢將會如何發展?
我們每個人又該如何應對?
王煜全在直播中為分享了他的觀察與思考,掃碼觀看直播,一起看懂這個正在加速到來的未來。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點選加入學會用AI為你工作(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清單
“全球晶片企業市值TOP1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