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程茜
編輯 | 漠影
誰是今天中國的第一代AI原住民?
——“真正的AI原住民,是那些率先使用AI工具的人。AI PC正是人們使用AI工具的重要入口。”知名財經作家、巴九靈創始人吳曉波在最後一場年終秀上說,“當我們擁有了一臺AI電腦,一部AI手機以後,我們的生命中就會出現一個Agent智慧體。2025年,將是智慧體之年。”
率先交付全球第一臺AI PC的就是聯想。2024年4月,聯想在Tech World上釋出具備個人知識庫、本地異構AI算力、開放的人工智慧應用生態以及個人資料和隱私安全保護五大特性五大特性、真正意義上的AI PC。

全面引領AI PC背後,是聯想全棧AI戰略歷時7年的戰果,也是新的起點。
2017年,聯想率先提出圍繞著“以客戶為中心”和3S的智慧化轉型,圍繞全棧AI戰略勵精圖治7年之後,現在的聯想正乘著AIGC爆發的東風迎來收穫的時刻,並開啟未來新10年的征程。
2024年至今,聯想已經交出諸多亮眼成績單:AI PC在中國區筆記型電腦出貨量達到雙位數、全球其他市場手機業務總收入進入TOP5之列、2024Q2豎向摺疊屏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2024Q2聯想伺服器躍升至中國市場第三位……這正是其全棧AI戰略進入收穫期的例證。
生成式AI時代,聯想的全棧AI戰略同樣被注入了新的血液。此前,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曾用這樣三句話來概括聯想中國的戰略目標:“一體多端”領跑AI PC、AI手機、AI平板和AIoT,“一橫五縱”以期問鼎AI智慧基礎設施,“一擎三箭”稱雄AI解決方案與服務市場。聯想正依託於此,加速邁進AI新時代。

▲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
從這兩年大模型引領的AI產業發展來看,行業瞬息萬變,從大模型基礎能力的進階到大模型落地企業、AI硬體等熱點事件一浪高過一浪,但如何讓大模型的價值真正為企業、個人所用,仍然是產業的關鍵命題。
在這背後,聯想提煉出了一條有效路徑,也是讓AI價值釋放到最大的關鍵——圍繞著智慧終端、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及服務的全棧佈局,在此基礎上,聯想圍繞著AI新十年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成立四十週年的聯想,正在AI時代講出自己的新故事。
01.
混合式AI是AI普惠必經之路
聯想搭起入口、基座、路徑
2022年10月ChatGPT釋出至今已經兩年有餘,大模型產業的競爭焦點已經轉移。從最初基礎大模型能力進階到現在應用落地程序加速,各路AI Agent正深入企業垂直業務、消費者生活辦公場景。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企業在AI方面的支出正翻倍增長。2024年10月,國際資料公司IDC釋出的報告顯示,到2028年,全球在支援AI技術的應用程式、基礎設施以及相關的IT和商業服務等AI方面的支出將增加一倍以上,預計將達到6320億美元,全球AI支出在2024-2028年的複合增長率達到29.0%。
各路生成式AI產品百花齊放,消費者的關注度水漲船高。2024年年底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釋出的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6月,我國生成式人工智慧產品的使用者規模達2.3億人,佔整體人口的16.4%。
全球AI市場規模持續高速增長,混合AI時代的大幕已經拉開,AI手機、AI PC以及AI原生硬體爆發,萬卡、千卡叢集悉數落地,面向行業的大模型解決方案正滲透各行業。
因此,在混合式AI時代的新趨勢下,聯想全棧AI戰略已經開始發力。
早在2023年的Tech World大會上,聯想就率先提出了這一概念,AI將是公共、私域和個人大模型的有機結合。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指出,個人化的AI解決方案和企業專屬的AI系統會有效補充公共基礎模型,從而為不同的客戶需求提供更為增強的結果。
在此之上,聯想將自身的業務佈局與生成式AI的特點相結合,將目光瞄準了智慧終端、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將個人、企業與大模型串聯起來。
其中,智慧終端裝置正是混合式AI的入口和載體。使用者可以透過PC、平板、手機訪問大模型,使用者需要透過這些裝置和AI互動,依託其來實現價值,當下聯想的佈局已經橫貫AI PC、AI手機、AI平板、AI耳機等多形態AI終端。
基礎設施是AI的基座。AI的發展和執行如同建造高樓大廈,需要堅實的基礎設施,高效能的計算機晶片、伺服器、資料中心為AI執行提供強大算力,作業系統、程式語言、開發框架搭建起AI執行的環境和工具。
解決方案是讓AI觸達千行百業的路徑。面向不同行業的業務需求、工作流程和應用場景,AI可以針對金融、醫療等行業的具體特點和需求制定專門的解決方案,使得輸出結果更加精準且能在私有云上部署以保證企業、個人的資料安全。
混合式人工智慧是AI實現普及普惠的必由路徑,這三大布局,正是聯想在為混合式AI這條必由路徑鋪路架橋。
02.
全棧AI三大破局點:
AI終端、AI基礎設施、AI解決方案與服務齊發力
在混合式AI的核心理念之上,聯想的全棧AI戰略濃縮成了十二字精華:一體多端、一橫五縱、一擎三箭,概括而言即:“一體多端”領跑AI終端,“一橫五縱”問鼎AI基礎設施,“一擎三箭”稱雄AI解決方案及服務。
目前,聯想已經構建起“端-邊-雲-網-智”新IT全棧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業務佈局,依託此成為生成式AI時代的中流砥柱。
“三個一”作為全棧AI的支撐,並且從“領跑、問鼎、稱雄”這六個字上不難看出聯想之野望,而在這一目標之上,聯想的完整業務佈局藍圖緩緩展開。
1、一體多端:天禧個人智慧體系統為大腦,打通多元化AI終端
“一體多端”的核心就是打造具備異構計算能力、內嵌天禧個人智慧體系統(天禧AS)的AI PC、AI手機、AI平板和AIoT多種AI終端,推動裝置間智慧協同工作,為使用者提供全場景、無縫聯接的AI體驗。

具體來看,“一體”正是聯想自主研發的“天禧個人智慧體系統(天禧AS)”,由聯想個人智慧體小天和個人智慧體執行平臺兩大部分構成AI終端的“AI大腦”。
其中,“小天”個人智慧體由天禧個人大模型驅動,具備自然互動&主動感知、意圖理解、任務分解/規劃、短期/長期記憶、知識檢索&工具呼叫等功能,這使得其可以進行意圖理解和主動感知,實現使用者與知恩感終端的自然互動。劉軍透露,未來小天將逐步取代網頁和App,成為個人使用者的第一AI入口。
個人智慧體執行平臺包含個人知識庫、智慧體框架及智慧體網路、跨裝置互聯、模型服務及排程、推理加速引擎、資料安全和隱私保護等多關鍵模組組成。
同時聯想還要讓大模型真正為使用者個人所用,在這之上,小天可以在個人知識庫輔助下總結本地文件、進行個人知識問答。“聯想小天”作為業內首款端側個人智慧體,已經透過1500多款AI應用為使用者提供了豐富的功能選擇。
在“多端”方面,聯想已經形成了AI PC、AI手機和AI平板全棧佈局的產品線。
2023至2024這兩年是聯想佈局AI PC的關鍵節點,其中,2023年12月7日聯合IDC釋出業內首份《AI PC產業(中國)白皮書》標誌著AI PC元年開啟。
隨後,在2024年4月在國內舉行的Tech World上率先發布真正意義上具備五大特性的首款AI PC產品,至今,形成了YOGA Air 15 Aura AI元啟版、YOGA Pro 14銳龍AI元啟版、YOGA Air 14c AI元啟版等AI PC,聯想moto X50 Ultra AI元啟版等AI手機,聯想YOGA Pad Pro AI元啟版AI平板的全系硬體端產品線。同時,聯想還是首個同時覆蓋英特爾、高通、AMD晶片平臺的AI PC廠商。
如今,在企業與個人層面,聯想AI PC的近30款產品已經在京東平臺上獲得了98%的高好評率,同時依託於其強大的算力和使用者友好設計,已經成為AI技術落地的首選終端之一,能滿足企業和個人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
“一體”和“多端”要形成合力,軟體和應用生態不可或缺,在2024年12月26日的聯想天禧生態夥伴大會上,聯想發起成立了智慧體網路聯盟,聯想攜手百度、阿里、火山引擎、智譜等20家行業巨頭共同發起舉行中國軟體行業協會AI終端智慧體創新專業委員會成立儀式。
硬體佈局、生態合作等諸多成果顯現,這些都表明在推動AI PC產業生態佈局走向成熟的程序中,聯想已經在AI PC產業處於領先和主導地位。
2、一橫五縱:萬全異構智算平臺為底座,讓算力深入全場景
一橫五縱提供的正是AI執行的基礎設施。透過聯想萬全異構智算平臺,聯想打造了伺服器、儲存、資料網路、軟件及超融合、支援及運維服務“五縱”產品和服務能力,為客戶提供高效穩定、綠色節能、多元生態,且覆蓋通用、AI、科學算力的全場景產品、方案和服務。

這一平臺不僅是按需為企業提供算力,其更專注於如何讓算力的有效利用率提升,聯想萬全異構智算平臺納管通用計算、科學計算和AI計算等異構算力,同時透過AI/HPC叢集節點融合排程、核心GPU虛擬化效率提升、網路集合通訊最佳化、分鐘級斷點續訓等差異化優勢,釋放異構算力的潛能。
伺服器產品中,聯想採用了聯想問天和聯想ThinkSystem雙品牌策略,其中,2024年11月,在第六屆中國超級算力大會(ChinaSC2024)上聯想釋出的面向本地使用者的“聯想問天海神”液冷品牌,是基於聯想20年領先的液冷技術打造,可以匹配中國資料中心設計、相容本地處理器和軟體生態的液冷解決方案。
聯想在伺服器方面已深耕多年,IDC報告顯示,聯想x86伺服器在2024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均位列中國市場前三。
作為全球最大的高效能計算叢集及第三大AI基礎設施供應商,聯想在權威機構國際TOP500組織釋出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中蟬聯高位。其中,2024年11月的TOP500榜單聯想入圍162套科學計算叢集,全球市佔率32.4%,連續第十三年位居全球首位;2024年釋出的全球高效能計算機能效Green 500排名中,聯想有3套科學計算叢集入圍前十。
此外,儲存方面,作為全球第三大儲存廠商,聯想的儲存產品也已經覆蓋AI全場景。
在資料網路、軟體及超融合、支援及運維服務中,聯想的產品組合、全週期服務可應對通用、AI、科學算力場景。
以萬全異構智算平臺為核心以及“五縱”佈局,共同構建了一個全面且強大的AI基礎設施體系,為企業提供能輕鬆獲得且更為穩定的AI算力。
3、一擎三箭:智慧IT引擎為核心,滿足政企、中小企業、消費者需求
AI應用領域的競爭核心,已經成為“應用之戰”,因此企業考慮的關鍵為大模型的商業化路徑怎麼走、以及如何走得更快才是關鍵。
基礎設施和入口就緒後,聯想將AI與行業知識深度融合的產物凝結成了AI解決方案。針對於多元化的企業需求,聯想針對政企、中小企業和消費者重構了IT解決方案與服務,讓大模型在企業具體業務中更好用、更易用。
一擎三箭就是基於擎天智慧IT引擎(擎天3.0),為政企、中小企業和消費客戶提供全棧AI解決方案與全週期服務,加速智慧化轉型與升級。

透過深入剖析政企客戶、中小企業和消費客戶的應用需求,聯想綜合打造了不同的產品和服務體系。例如,為政企客戶打造了網羅聯想智慧雲、通用智慧體、行業智慧體以及全週期服務的業務體系;面向中小企業釋出業內首款面向中小企業的IT服務智慧體聯想百應智慧體;面向消費者推出了服務智慧體。

2024年7月,IDC的報告顯示,國內IT服務市場中聯想方案服務在非運營商IT服務市場排名第二,且與第一名差距逐漸縮小。此外,聯想還連續十年在終端運維管理服務排名第一、運維管理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聯想提供的全棧智慧化解決方案和全週期服務,正逐步獲得更多客戶的認可和市場份額。
以天禧、萬全、擎天三大生態為核心,聯想的業務佈局已經在加速AI產業智慧化轉型與升級中展現出了優勢,在產業上下游覆蓋範圍、生態合作伙伴數量、最新成果進展層面,都在AIGC時代處於前列。
其中,天禧AS生態擁有超2.1億註冊會員、超2億生態月活使用者,聯合超1000家生態夥伴,打造了超1300款AI應用,包括Kimi、文心一言、訊飛聽見、騰訊影片等被使用者廣泛使用的應用;
萬全生態中,智算平臺已服務國內90%以上政企客戶,與國際主流和國內頭部GPU廠商完成生態合作;
擎天3.0中的擎天智慧IT引擎覆蓋了90%政企客戶、超700萬中小企業、超2億消費會員、近10萬家經銷商網路。
聯想正充分發揮三大生態的協同效應,使得圍繞著AI產業的生態格局日益清晰,並憑藉自身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技術實力,牽頭將終端廠商、大模型服務商、AI算力提供商等企業匯聚起來形成合力。
03.
穿越四十年週期
聯想在生成式AI時代加速蛻變
隨著科技發展的浪潮奔湧向前,生成式AI已然成為當下最具影響力的技術變革力量之一。
國家政策層面動向頻發,“人工智慧+”行動2024年3月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還有2024年12月上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開展“人工智慧+”行動列為2025年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生成式AI浪潮來襲,其產業鏈覆蓋晶片、演算法、資料、平臺、應用等上下游,但實際落地應用層面,大多數企業仍在探索,多場景、全鏈條的AI賦能迫在眉睫。
因此在具體任務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範行動”和開展“人工智慧+”行動,培育未來產業。
構建起從底層硬體、基礎軟體到上層應用完整AI生態體系的聯想,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化升級提供了堅實支撐,其自身技術優勢與國家戰略緊密結合。在當前科技創新成為驅動經濟發展核心動力的大背景下,新的生產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著各個行業的格局。
劉軍在總結聯想全棧AI戰略時曾提到,“全棧AI”戰略升級是為聯想引領人工智慧變革下一個10年,做好充足準備,更好地履行“AI加速中國智慧化轉型”的使命。
成立於1984年的聯想,穿越了中國及全球資訊產業的發展週期,歷經PC網際網路時代、移動網際網路時代、AI時代,並於生成式AI時代率先拿出第一臺AI PC。
聯想在生成式AI時代的佈局逐漸清晰,當我們回頭去看,其對於市場發展的趨勢洞察、產業發展關鍵節點的把握都恰到好處。
面向未來,劉軍談道:“聯想已為開啟面向AI的全新十年做好充分準備,將繼續深化業務模式變革,以‘全棧AI’領跑新時代。”聯想還將持續投入、加速發展三大生態,聯合產業頭部生態夥伴打造極致AI體驗、普惠的AI終端生態產品、算力系統和企業智慧體及行業智慧體解決方案。

時至今日,走過智慧化轉型佈局與創新耕耘,擁有全產品組合和能力的聯想,其業務佈局在生成式AI時代變得更為清晰。
可以看到,面向未來生成式AI時代的正規化革命,以及數字經濟背景下的加速轉型,聯想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生態站位,並一度成為產業的引領者。
智慧化轉型實現階段性突破、緊跟生成式AI時代發展的聯想已然叩開了AI新世界的大門,不僅為其他企業提供了可借鑑的發展路徑,也為企業和個人帶來了更多創新的產品和服務選擇。
走過40年發展歷程的聯想,面向AI的未來全新10年,每一個業務板塊都展現出了強勁的競爭力,去助力AI全方位落地,加速中國智慧化轉型。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簽約賬號【智東西】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