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AI遊戲全鏈路,這家A股大廠做到了

「 點選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 」
不知不覺間,遊戲圈的發展命題變了——過去十年,國內遊戲行業經歷了粗放式增長到精品化、全球化轉型的拐點;人口紅利趨於見頂,買量成本飆升,行業整體步入“增長瓶頸期”。
“拼內容、拼渠道、拼買量”的傳統競爭路徑,越來越難以支撐長期發展。頭部廠商要想在存量市場中突圍,必須尋找新的生產力工具與內容範式來實現效率與創意的雙重突破。而對三七互娛來說,具備“秒速生成內容”潛力的AI正是驅動這場正規化轉移的核心引擎。
4月18日,三七互娛釋出了2024年報,報告期內的多項關鍵財務資料穩健增長。全年營收174.41億元,同比增長5.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6.73億元,同比增長0.54%。
其中,年報中關於AI應用的表述尤為引人關注:當前AI技術已經重塑三七互娛遊戲管線,其中在發行環節,使用AI技術輔助生成的2D美術資產佔比已超過80%、AI-3D輔助資產生成佔比也已超過30%。在客服、翻譯、程式碼等文字類場景中,AI效能持續提升,並逐步在投放和資料分析等領域實現落地。
一系列說服力十足的提質增效資料,反映出三七互娛已對AI技術形成全體系佈局,也呼應著三七互娛創始人、董事長李逸飛近幾個月在多個公開場合所做的表態,“AI已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對AI技術的高力度投入既是押注未來的趨勢,也是三七決勝當下的核心。
AI底座加持,三七員工人人都有“賽博助理”
從2018年開始,三七互娛就啟動了對AI技術的探索,並逐步將其應用於遊戲的研發和發行。從財報相關表述來看,經過七年的研發推動,如今的三七互娛已經取得了相當的建樹,建立起以AI能力底座為核心、涵蓋智慧化產品層與業務應用層的AI架構,形成了覆蓋遊戲研運全鏈路的AI賦能體系。
位於這一佈局鏈路中心的“小七”,是三七基於其自身多年業務場景積累的資料進行推理最佳化訓練、自主研發的遊戲領域行業大模型。結合三七相關AI負責人近期接受的採訪中透露的資訊來看,基於“小七”大模型打造的智慧助手,實際上已經成為了三七員工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基於大模型多模態能力,目前小七可以在通用辦公場景下為員工在文案編輯、翻譯、繪圖、資訊查詢等需求下提升效率。據三七統計,目前“小七”智慧助手的使用習慣已經滲透了公司大部分員工,且隨著“小七”能力的不斷完善,其人均呼叫量已經從去年年中的周均15次逐步增長到如今的日均十餘次,背後是AI使用習慣的組織級遷移,標誌著AI不再是工具層,而是嵌入日常流程的工作基建。
在行業大模型“小七”基礎上,三七進一步引入了外部大模型叢集,共計構建了超40種AI能力。在2024年,三七將原有的“圖靈”“量子”“天機”“易覽”“丘位元”等數智化產品矩陣進行了全面升級,進化為自動化、智慧化程度更高的AI智慧體,更好地覆蓋各個細分職能部門的專業工作需求。
比如據財報介紹,除了文章開頭介紹的2D和3D美術資產輔助生成外,對於測試部門,《斗羅大陸:魂師對決》《霸業》等眾多三七自研產品目前已經有效應用了AI數值平衡測試功能,實現測試提效和玩家遊戲體驗需求的提升;在發行投放側,三七遊戲廣告素材投放影片中,由AI深度參與生成的影片佔比已超過了70%。此外,AI還被應用於動作捕捉、角色技能設計、策劃案輸出等多個場景。甚至客服、人力資源等非核心研發部門,也正在藉助三七部署的智慧體能力實現AI化。
這事實上也是GameLook眼中三七互娛AI戰略的獨到之處:真正透過AI的全員參與,讓AI不再是個別部門、少數員工所掌握的“秘密工具”,而是促成公司整體的AI思維對齊和AI工作哲學的升維,在公司內部形成普遍的“AI共識”,將能力沉澱在AI管線之中。
可以看到,在如今這種高度成熟的“人人懂AI、人人用AI”的內部AI文化的幫助下,三七互娛正在超越單一的AI“內部提效”,而是形成真正的“內驅創新”,將更多精力放在對更具挑戰性的行業命題的探索之上。
AI賦能加持,遊戲靜待一輪“再定義”
其實結合年報內記錄的相關動作和開年以來在三七相關負責人行業活動中的表態發言就能看出,對於三七互娛來說,除了提效和內部普及外,AI佈局的戰略目標在2025年後已然上升到了更高的層面——對於限制目前整個遊戲行業打破固化的競爭格局、實現正規化轉移的幾大核心堵點,基於AI的賦能提出針對性的解法。
首先是近些年行業討論度頗高的遊戲工業化問題。上文介紹的AI輔助內容產出、提升創作速度無疑是其中重要一環,而三七認為,AI輔助內容產出創作還只是階段性目標,隨著AI能力沿著工具、助手、智慧體這一現有的方向逐步進化,未來三七將誕生真正由AI驅動的數字員工——這無疑會用真正的“可控、高效、可複製”,推動遊戲工業化上升到新的標準。
其次則是“加快建設文化強國”的國策指導,結合遊戲企業自身擴充套件需求,所形成的“產品出海和中國文化創新”這一複合命題。三七互娛不僅歷來都將探索文化與遊戲的創新融合,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作為重要使命,隨著對AI探索的逐步深入,AI如今也已經成為推動三七出海重要引擎。
一方面,AI已經深度參與三七海外產品本地化等流程;另一方面,“AI+策劃”的研發模式也能讓設計團隊更懂使用者。將中華文化和AI生態賦能相乘,使中國非遺技藝、歷史文化更好地打動全球玩家,融入當地的社會文化傳播。讓高品質遊戲內容為全球使用者帶來新的震撼,實現精準立項,達成出海目標。
這次年報中,三七也堅定提出希望透過AI驅動遊戲創新的理念,並對外透露了公司內部正在積極實驗的多個高度創新的“AI+遊戲”產品方向,包括“千人千面”非線性體驗的AI全要素生成休閒遊戲、融合UGC創作的AI遊戲家園通用解決方案、智慧NPC系統等等。

三七內部試研的AI全要素生成休閒消除遊戲

創意稀缺的年代,遊戲賽道分野多年未變。如今AI新技術的出現終於引入了潛在的“變革因子”,不過相關的訓練和試錯成本也同樣高昂。而GameLook相信,正是有了三七互娛這樣的行業頭部廠商引領全維度創新,遊戲行業才能真正期待一場從上而下的未來變革的到來。
誰能搶跑AI的下一個時代?
放眼長線,AI的終局圖景絕不只是“即插即用”的生產工具,它更會是一種重構遊戲產業鏈與價值鏈的力量。
AI高效能生成的特性,在長線將透過量變引發質變,並推動組織結構重組(如“AI中臺”團隊成為核心)產品流程重構(策劃+AI共創內容)商業模式演進(如訂閱式動態內容分發、UGC+AI結合)等等一系列結構性的變革,最終催生顛覆性的遊戲玩法形態創新。
基於這一思路延展思考就會得出結論:對於企業的AI轉型來說,時間和深度這兩大維度同等重要。故而諸如三七互娛這樣從浪潮早期就開始密切進行AI佈局的廠商,有更充足的時間完成AI與企業人事結構的深度融合,更早跳出“提高效率”的單一層次,將AI向多元化戰略意義升維,在AI探索中保持身位領先。
我們更能從此次年報中看到,除了跟進“AI+遊戲”的大趨勢做內部孵化外,三七互娛事實上還圍繞基座大模型、AIGC、AI應用、AI算力、XR和互動感測等領域投資佈局。2024年三七互娛對外進行了約3.1億元的股權投資,其中有超1億元投向了月之暗面和百川智慧等行業內知名的大模型獨角獸,同時對晶片半導體裝置、量子計算、教育陪伴機器人等前沿領域的公司都進行投資入股。
透過直接或間接持股的方式,三七互娛還擁有大模型獨角獸智譜華章、AI遊戲生成公司Yahaha等多家AI領域“明日之星”的股份。這些被投企業,未來都可能與三七自身業務形成協同與打通。保持對硬體和技術發展的緊密關注,三七也可以保持對技術前沿的前瞻判斷,更敏銳地捕捉行業下一個“顛覆式創新”的機遇。
可以說,從大模型到智慧體前瞻佈局之下,三七互娛已經成功為自身構築了穩固的堡壘。在橫向的佈局廣度和縱向的技術積累上形成AI戰略空間,相信在未來,三七互娛也能領先於行業內大多數廠商,先行觸碰到全盤AI化轉型與競爭模式重構的境界與高度。
毋庸置疑的,AI必然會成為遊戲行業未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站在全行業的視角,以三七互娛為代表的遊戲大廠所做的這些提前佈局與持續落地行動,都在潛移默化中引領著遊戲往更鮮活、更真實、更多元的世界一步步邁進。
····· End ·····

GameLook每日遊戲產業報道
全球視野 / 深度有料
爆料 / 交流 / 合作:請加主編微信 igamelook
廣告投放 : 請加 微信:Amyly588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訂閱微信公眾號
····· 更多內容請訪問 www.gamelook.com.cn·····
Copyright © GameLook® since 2009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