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歌真的沒有門檻了嗎?

作者 |  範志輝
最近,一位程式設計師用DeepSeek寫歌的影片火了。
這首歌不但登上了微博熱搜,還真的進了網易雲音樂的飆升榜,甚至每天能賺到150元的版稅。想到身邊還算有才華的音樂人的歌,一天都未必有這麼多版稅,心情還是挺複雜的。
隨後,他還出了所謂成為歌手的保姆級教程,教網友怎麼用AI寫歌;我也注意到,QQ音樂也跟進推出了用DeepSeek寫歌的AI音樂創作大賽。
所以呢,我覺得可以好好聊聊AI寫歌這事兒。
這首《七天愛人》我認真聽了幾遍,不得不說DeepSeek寫詞的水平確實不錯,能看出方文山的影子,可以打7分;但是作曲、演唱就比較一般了,也就4/5分的水平。這大概也代表了普通人用AI做歌的水準。
當然,這也引發了一個思考,人人都能用AI寫歌了,但門檻真的消失了嗎?
就拿這位程式設計師寫的歌來說,其實在我看來本質上不算寫歌,輸入幾組關鍵詞,就可以一鍵生成,這算作品嗎?
美國版權局最近釋出了對於AI作品的新規,明確了人工智慧生成作品的立場:僅憑指令輸入、純由AI生成的作品無法獲得版權保護,會自動進入公共領域,可作為取樣素材自由使用。只有AI作為工具,人類主導作品表達元素時,產出的作品可能獲得全部或部分版權保護。
因此,這首《七天愛人》明顯不具有版權。
而且,你的耳朵和過往聽歌經驗會告訴你:我們真的需要這樣的音樂嗎?
早在AI音樂大火之前,其實市面上的2億首歌,對於我們來說,早就極度剩了。什麼概念呢?就是你24小時不眠不休,要聽完這兩億首歌,需要1141年。
在如今每天10萬首新歌的時代,這些由AI流水線生產的及格線作品,到底意義在哪?人類真的需要被迫聽這些音樂垃圾嗎?
我想說,AI音樂時代的真正門檻,從來不是技術,而是‘人’——是那些藏在音符裡的掙扎、狂喜、孤獨,是創作者用生命體驗熬出的靈光一閃。
它是李宗盛“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的中年史詩,是陳昇“寫歌的人假正經/聽歌的人最無情”的戲謔浪漫,是坂本龍一用琴鍵叩擊出超越時空的宿命感,也是披頭士時隔多年後依然打動人心的最後一曲。    
沒錯,AI能批次生產‘不會出錯’的旋律,能縫合方文山的歌詞,模仿周杰倫的腔調、王菲的空靈……但這些頂級創作者的才華和感動,AI給不了。
更何況,除了歌裡聽到自己的故事,我們更需要跟音樂背後的真實的人建立連線,而不是一段程式碼。
最後,我想說,當所有人都能寫歌,堅持‘寫好歌’才是最大的叛逆。AI能替代“音樂工人”,但我們永遠需要“音樂詩人”。  
*本文圖源網路,如侵權聯絡刪改
先聲話題
話題內容:你認為,AI寫歌的意義在哪?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和看法,我們將會在本週釋出的文章推送內,從所有留言評論中,挑選3位讀者,分別贈送18.88元、8.8元和6.6元紅包。獲獎名單將在每週日的“先聲週報”欄目中公佈,請保持關注。
長期招聘音娛產業記者(實習/兼職/全職),不問出處,能力說話,待遇從優,詳情請後臺回覆“招聘”。
排版 | vision
音樂先聲工作室介紹
音樂先聲,即專注音樂產業,先發未來之聲。懷抱對文字和產業的敬畏之心,我們致力於在資訊過載的時代,透過對國內外音樂產業案例、現象的研究分析,拆解背後的邏輯、規律和趨勢,持續輸出深度乾貨,爭取領先行業半步。
目前,音樂先聲在虎嗅、36氪、鈦媒體、介面等核心平臺累計發文超1300篇,獲得人人都是產品經理2020年度最具影響力作者,內容穿透力、行業影響力居音樂垂直領域第一位。
往期熱文
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咪咕音樂 華為音樂
Apple Music古典樂SpotifyYouTube Music
位元組音樂快手音樂蝦米音娛B站小紅書
洗歌刷量盜版詐騙黃牛版權PUA假唱
演出刺客分割槽售票演唱會 音樂節網紅樂隊
Livehouse播客區塊鏈NFTWeb3ETF 
虛擬偶像AI偶像AI音樂元宇宙小卡
聯名籤售會 OST抽象文化科目三
羅大佑伍佰陶喆戴佩妮賴聲川刀郎
周深郭頂毛不易汪蘇瀧吳克群張遠 董宇
宋冬野五條人大張偉許嵩王源漢堡黃
TFBOYSTaylor Swift(G)I-DLE權志龍NewJeans
國產音綜中文說唱內娛飯圈地下偶像
樂隊的夏天我們民謠2022歌手2024
天賜的聲音乘風破浪中國好聲音
時光音樂會青年π計劃我想和你唱

– 關注我們,收穫最新產業洞察 –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點選下方“在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