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話:悟空》的「法天象地」為什麼看起來很不真實?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
在《黑神話:悟空》的法天象地戰鬥場景中,為什麼感覺僅僅是背景看起來向大地而已,非常不真實?難道就沒有一種技術手段,讓人們看到真實的法天象地戰鬥場景嗎?一起來看答主的回答吧
《黑神話:悟空》的「法天象地」為什麼看起來很不真實?
|答主:3xNihil0
這裡我想舉一個我認為巨物感視覺巔峰:永恆族
電影本身我就不評價了,但就天神族出世這段場景來說是我認為絕對算得上是巨物感最震撼最真實的鏡頭之一。
其他類似的我能想得到的還有星際穿越米勒星球的巨浪、環太平洋1的裝甲、哥斯拉系列、沙丘的沙蟲等等。
但以上很多的巨物感是透過使用長焦鏡頭或者是用對比物(如城市建築等)來建立的。而永恆族這段妙就妙在幾乎沒用什麼對比物和非常樸素的焦段就成功的刻畫出了天神族的龐大感。
我認為最關鍵的因素有二:
1、正確的雲層高度
很多人都忽視了雲對大尺度物體建立參考系有多麼重要。
我們平時最熟悉的有型有狀的雲基本都是中雲和低雲族,也造就了千萬年進化刻在基因裡的認知:在這之下是熟悉的鳥語花香的世界,是鳥可以達到的高度,有可以登高望遠的小山。在往上就是陌生而危險的區域,山一旦超過雲的高度就變得有壓迫感了。
而在遊戲裡這段場景,假設猴腳下的山至少都有個幾百米高,那猴頭的高度至少已經有幾千米了,已經完全超過了普通中雲族的高度了。然而頭頂上居然反而出現了低雲族才有的層積雲和層雲,瞬間就把整個場景都壓低到了泥濘雪地打滾的層次。
不要小看雲這種小細節,一點錯誤的刻畫就足夠毀了整個場景。反觀永恆族,天神的一個手指就已經超過了場景裡所有出現的雲,反而刻畫出了真實的巨物感。
2、正確的大氣層散射
在現實的大氣層裡,能出現藍白色漫散射的高度也就十幾千米以內,能見度低像起霧的也就個 1-2 千米,再往上就是藍到發黑的高層大氣層甚至是太空了
如果想做一個都是些十幾甚至幾十 km 高的神仙打架場景,那你最好頭頂上的天空是藍到發黑的,否則體現不出那種突破凡間的感受。
還是這個鏡頭,整個畫面依然是那種泛白的霧氣,給人直觀上造成一種還是在低海拔地區的感受。就以遠處的雪山為例,這種規模的山在現實裡至少也是這個樣子:
同樣反觀永恆族,這個鏡頭裡的大氣層漸變是不是看上去就真實了很多?
有人說山體怎麼怎麼,其實這個場景裡用山來建立參考系如何其實是最不重要的,因為人對山體的判斷是相當不準確的。
這山像堵牆一樣罩在城市的背景遠處。
這山看著像個土坡,實際上這是乞力馬紮羅,是上圖的兩倍高。
這山看著高聳入雲,是紐西蘭第一高山庫克山。
這看著又是個土坡,實際上是夏威夷的冒納凱亞,比上面那個還高。
這山看著挺震撼,4300。
這山看著平平無奇,其實是玉龍雪山,5600。
這山看著挺震撼,好吧也是真的高,德納裡,6200。
這山看著平平無奇,其實是珠峰,8848。
但你的直覺依然沒錯,因為這是珠峰大本營(5000+)之上拍的,相對高差只有 3000 多。相比上面德納裡幾乎是 0-6000。所以山體本身並不能對人的視覺衝擊造成過大的影響。
題圖來源:《黑神話:悟空》
知乎熱門文章

中國人在長相上有沒有地域特點?

被皇帝賜自盡後,可以直接逃跑嗎?

有哪些帶給你極大震撼的書籍?

本文內容來自「知乎」
點選上方卡片關注
轉載請聯絡原作者
👇點選【閱讀原文】,看更多精彩回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