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主:拉格朗日的憂鬱
不頻繁斷聯、能聯網,簡直完美,知乎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儘早接入,現在工作時候開啟知乎也不再是摸魚啦。
需要指出,知乎直答接入的版本和原版在實際使用上還是有所不同的。
首先最大的特點,這個版本的答案明顯參考了不少知乎 er 的回答,考慮到知乎社群在中文網際網路社交平臺上的知識資訊確實是最靠譜的,接入 deepseek 確實很好地利用了知乎本身的優勢。
其次,知識庫,除了知乎預先已經提供的公開知識庫外,我們還可以自己弄一套知識庫,即把重要的文獻書籍這類材料放進去,所有加起來總共允許一個 G,從我的需求來說基本是 ok 的(一本書大概也就 10-20M,重要的參考書一般也就是二十多本),還可以用外掛把網頁之類的也扔進知識庫。
隨後我比較了一下這個版本和原版的效果,區別還是有的,問題選擇了我之前測試 deepseek 科研能力的幾個問題,大家也看一下區別。
1. 數學推導(朗道相變高斯模型推導)
這和我之前的測試一樣,滿血版能給出正確的推導,殘血基本嗝屁。
2. 文獻調研(BCS-BEC crossover)
可能由於聯網原因,和 deepseek 官網給出結果有明顯差異,但重要文獻和關鍵時間節點都有提及,計算方法上比官網給的靠譜,起碼原版 deepseek 甚至沒提 T-matrix 近似和 Hubbard model。
3. 自搜一波
首先只有通用搜索能問到關於我靠譜一點的賬號資訊。如果不啟動 deepseek,得到結果是這樣的:
如果啟動 deepseek,得到結果是下面這些。
效果差不太多,主要區別是 deepseek 更擅長提取和分析資訊。
4. 總結
知乎這波操作堪稱相當正確,我之前在關於知乎是否會被 deepseek 取代掉的問題下面說:
知乎自己的 AI 也要狠狠加強一波了,知乎語料庫絕對不差,從之前 chatgpt 中文輸出對知乎參考不少就能看出來,之前的知乎直答我認為是條正確的道路,只是沒有發揮到淋漓盡致。
成功預判了知乎的操作,我相信把如果能這一塊做好的話,使用者體驗是很棒的。
另外我建議未來可以把知識庫容量搞大一點,分類做豐富一點,如果能直接相容文獻管理的功能就完美了。
說實話這方面收點錢或者需要 vip 也沒事,起碼像我這樣的人確實有這方面的需求。
題圖來源:《史密斯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