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現在房地產的形勢仍然不好。
國家是不是放棄房地產了?怎麼可能?一旦硬著陸那還了得?
現在大家都知道房地產不能硬著陸,已經成了顯學了,但是很多人不清楚未來房地產會怎麼走,發展方向是什麼。
老鄧先給一個結論:一二線城市的房價,總體上已經見底了。
先別急著噴,聽我說一組數字。
根據財政部發布的資料,2025年1到5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6623億元,同比下降0.3%。其中,全國稅收收入79156億元,同比下降1.6%;非稅收入17467億元,同比增長6.2%。
非稅收入很多是罰款,可見現在的營商環境確實……
但在稅收收入中有一項是亮眼的,就是:個人所得稅6572億元,同比增長8.2%。
個人所得稅增加的原因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硬牌國企的員工收入,有了顯著增加。
所以現在的總體情況是:很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硬牌國企的收入反而在上升,但大多數民企,以及廣大中低收入人群,相對收入更低了。
粗略估計,收入最穩定、最保險的大約1億人,今年的收入又有了至少5%的增加。但是其他5億人的收入……
這和房地產的大方向密切相關。
以後新樓盤的中小戶型基本上會絕跡,因為有錢的早就買了房,但很多人需要換大房。而沒錢的可能連小房都買不起。所以在一二線城市,以及個別三線城市,新房子必然都以大戶型為主。
以後絕大部分新樓盤的容積率肯定低於1.2,甚至在1附近徘徊,單戶面積在200到800平米之間,以獨棟或背靠背別墅為主。
蘇州的楓津新村已經開始拆遷了,這是上世紀90年代之前的房子,老破小,容積率1.5。二手房價去年2.2萬一平,今年2.4萬,因為拆遷的風聲早傳出去了。現在政府給的拆遷政策是:按2.1萬現金補貼,選房票的可以加10%也就是到2.31萬。早簽約的還有獎勵,雜七雜八加起來每平米能達到2.8萬元左右。
從政策可以看出,政府是希望住戶選房票的。咱們不管住戶選什麼都不吹虧,以後的楓津新村應該不會蓋什麼高層普通住宅了,那個地段很好,如果蓋成別墅賣價肯定更貴。
而且蘇州普通住宅過剩,現在二手房掛牌已經超過了22萬套,拆遷一堆小區就會提供至少幾萬套的需求。地產商賣不出去的房子有了著落,便宜的二手房價應該也會企穩。我說的是一二線城市。
沒錯,拆遷老破小蓋別墅,有以下好處:
1、為少數收復較豐厚的家庭提供住房升級。
2、廣大拆遷戶會增加對周邊存量房的需求。
3、為周邊房價樹立標杆,企穩甚至拉抬二手房價。
蘇州今年將拆遷三四十個小區。
以蘇州為例,未來二十年,一二線城市將以拆遷二三十年以前的老破小為主,蓋低容積率的別墅和洋房。既是住房升級,也能穩住現有的房地產。
各位,為什麼過去三年銀行股漲勢不錯,今年4月以來又掀起了一波漲勢?原因就在這裡。
因為一旦地產企穩,銀行的爛賬就有望解決。
當然還有降息降準,這種不斷的預期,都在抬升銀行股的估值。
另外基本上可以確定,地方債由“上面”兜底。請注意這未經確認,是我觀察分析出來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銀行的壞賬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就解決了。
所以目前的銀行股已經沒有危險,但很多人還認識不到。
老鄧估計銀行股未來一年還能漲一倍,完成四、五年來一波大漲的大築頂。
銀行股已經飆漲並將繼續上漲,那麼地產股呢?
老鄧我也不知道地產股什麼時候起來。因為房地產的總體銷售情況堪憂,房企的固定成本很高,如果銷量和價格上不去,地產股恐怕就會ST甚至退市。所以有潛力的地產股必然是在一二線城市搞低容積率住宅的,這樣的地產股目前我也在發掘階段。
我估計地產股必須再暴一陣雷,才進入最後的築底階段。
個人估計哈。
長期來看,市場上的錢是越來越多的,所以低估值的銀行,以及早就跌傻了的地產,有望成為未來的主力軍。
老鄧文章,幾天一篇。天南海北,侃侃而談。設為星標,置頂方便。交流想法,參與留言。好文分享,一鍵三連。
關注本號,閱讀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