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管孩子還是得靠吼啊

早晨上班路上聽了一段挺有意思的廣播。
一個爸爸打電話給電臺主持人,說16歲的兒子向他借錢換輪胎(從這句話我猜是父母送給孩子一輛車,條件是車的相關維修費用都由孩子自己負責)。借的時候說好了輪胎錢分期還,每次五十,還到第三次,兒子開始拖延,爹提醒了兩次,小孩兒還是沒還,爹一怒之下趁著兒子在校上課時,開車去學校停車場,把車輪胎給卸了。

小孩兒放學出來看到沒軲轆的車,自然是氣瘋了,跟爹大吵一架,說自己有著世上最糟糕的爹。
於是這個“世上最糟糕的爹”打電話讓電臺主持人評評理:這事我做錯了嗎?
電臺倆主持人,男主持人保持中立,女主持人反應挺強烈,說你當然做錯了,天啊我沒法想象你兒子當時得有多尷尬,旁邊很可能還站著他的朋友。你懲罰他可以,但不能以讓他丟臉為代價。
男聽眾不服氣,說我欠貸不還銀行也是要收走我的車我的房子的,銀行也沒考慮我的面子啊。
根據電臺聽眾打進來的電話反饋,支援反對一半對一半吧。當父母的大多表示支援,年輕一點的則覺得這個爹過分了,不尊重孩子。還有人說你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的,等著收心理醫生的賬單吧。
其實聽廣播時我第一反應是無比支援卸輪胎,說好的事情不做,提醒了還不改,就應該受到懲罰讓他長個記性。
可轉念一想,捫心自問,同樣的事若是發生在洋相身上,我真的會這麼懲罰他嗎?
當然不會。
倒不是因為我不會卸輪胎。
就算會卸,我也不會這麼做的。
拆了輪胎的車子總還是要開回家的吧?要麼兒子花幾百塊找人把車拖回去(which這個賬單八成還得我們來付),要麼有剩自己開車帶著輪胎回去再給裝上。
裡外裡折騰一大圈,到底懲罰誰呢。
更不要說當眾丟這麼大的臉,萬一給孩子在心裡留個窟窿呢?鬼知道十年二十年後這孩子會不會對著心理醫生聲淚俱下地說他一看到車輪胎就想起那萬惡的原生家庭,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錯不值得被愛。
吃飯時跟有剩聊起卸輪胎事件,我倆一致認為最穩妥的解決方法應該是父母在借給孩子錢之前就擬好協約,逾期不還會有什麼處罰,比如沒收車鑰匙之類,讓孩子提前知道欠款的後果。
但想了想,我又覺得沒收車這個處罰也不妥。一個高中生沒有了車,就意味著他被罰那些天我得負責接送上下學和所有課外活動。也就是說,兒子因為做錯事,多了個司機,而我因為要懲罰他,所以起早貪黑東奔西跑。。。
還是那句話,到底懲罰誰呢。

當我指出這個bug時,有剩大手一揮表示無所謂,任何一個懲罰都是以教育孩子為目的,不能因為擔心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就不去做。
啊廢話!反正傷你兒子的一千,自損我的八百,裡外裡跟你毫無關係當然沒所謂。
我和有剩在對孩子的處罰上,很少有達成一致的時候。
大多都是上面例子裡這樣的情況。
他總覺得我對孩子的懲罰太過輕描淡寫,而我總覺得他站著說話不腰疼。
比如孩子們小時候,我給他們的處罰多是兩天不能吃零食,或者連續一週多練半小時琴之類的。
實在是氣得不行了我才會剝奪電視手機玩遊戲的權利,但都是按天算,很少連著超過三天的。
原因很簡單,孩子們玩遊戲看電視的時間也是我的休息時間,我不能為了懲罰敵人就把刀往自己身上砍。
可有剩這個狠人,信奉重典治亂,偶爾詐屍管一次孩子,不是一週沒電視沒遊戲,就是沒收手機一個月。
還跟我振振有詞:他們之所以不長記性反覆犯錯,就是因為你平時罰得不夠狠。要罰就得罰他們最在意的,這叫打蛇打七寸!
打蛇打七寸?你打的那是孩子的七寸嗎?那明明是我的七寸好不好?
細說起來,我和有剩在教育孩子的很多細節上都不能達成統一。
主要是他嫌棄我,還嫌棄得特別混亂。
既嫌我對孩子的處罰太過軟綿沒有力度,又嫌我教育孩子時太過暴躁不夠冷靜。
理想中,有剩希望我做個情緒穩定以理服人的媽媽。就像電視裡演的那樣,孩子做錯事吵鬧不休時,我會蹲下來,平視著她的眼睛,溫和冷靜但不失權威地說:我知道你現在心情很不好,但這不是發脾氣的理由,現在面對牆站五分鐘,冷靜下來之後我們再談。
nice and firm地跟孩子講道理多好,幹嘛要發脾氣呢?”他總是一臉誠懇地建議我。
可是,發脾氣就是更方便更有效啊。
我也總是一臉誠懇地回答他。
真不是抬槓,就算面對一百個育兒專家,我也要說,叨叨叨地跟孩子講一個小時的道理,效果從來不如我衝他們咆哮“接下來三天沒有糖吃”來得顯著和持久。

我總覺得人一旦過了七八歲之後,大多的錯誤都是明知故犯。犯錯不是因為不懂道理,而僅僅是心存僥倖或者後果太小。
就好比我現在一把年紀還動輒躺床上刷三個小時手機,難道是因為我不懂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嗎?
當然純粹因為懶啊。
所以只要不是初犯,我真不願跟孩子反覆講道理,他們不愛聽,我也不愛講。
這點有剩也同意,但依然不認同我的吼,認為我可以平心靜氣地指出他們是明知故犯,所以要家法處置。
不不不,就是要吼啊,河東獅吼也是懲罰的一部分,不吼不足以震懾這兩個宵小。
而且我家倆娃也都承認,如果他們做錯事時我不吼,只是溫和平靜地給與懲罰,他們會覺得:嚯,媽媽今天心情還好,這次罰練琴一週應該不會太嚴格,混兩天應付一下就可以了。
孩子小的時候,我和有剩經常為教育孩子的事吵架,這點我家公婆做得挺不錯,從不拉偏架。
因為他們認為我倆的帶娃方法都很有問題。
尤其是婆婆,既嫌我不該吼孩子,也嫌有剩處罰過猛。
“小孩子最講道理了,你但凡把道理給他講透了講清楚了,他就不可能再犯。剩剩你說,你小時候哪次犯錯了媽媽不是跟你掰開了揉碎了地好好講道理?”
早就聽有剩和小叔子講他們小時候各種捱打軼事的我,每次這種時候都在一旁賊眉鼠眼地不知該往哪兒看,既想幸災樂禍地看有剩是不是一臉鬱悶,又怕婆婆看出端倪會殺我滅口。
大多時候有剩都昧著良心很給面子地附和,說是的,您都是特別耐心地跟我們好好講道理。
但也有過一兩次,這人大概是急眼了,梗著脖子反駁,說我小時候你沒少打我。
婆婆氣壞了,拍著桌子質問:你這孩子怎麼瞪眼胡說呢?我什麼時候打過你?你摸著良心說我什麼時候打過你?
有剩只好摸著他那不存在的良心趕緊道歉,說我記錯了,你沒打過我。
我若是勇敢點,當時蠻好抓住機會跳出來指出:媽您看,您跟他好好說話講道理他不聽,非要撒謊誣陷您,您這一拍桌子吼他了,他立馬認錯了。所以管孩子還是得靠吼啊!
圖片來自網路
猜你會喜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