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帶娃曠課旅行被學校罰款,她怒了:爛學校,不懂旅行的意義!

防走丟,大家也可以在“事兒君看世界”找到我

關注起來,以後不“失聯”~

話說英國為了推行兒童教育制定了這樣一條規定:
如果孩子無故缺課,地方議會和學校可以行使各種法律權力來教育、懲罰父母。
其中最重的一條就是罰款。
每位家長罰款80英鎊(約合人民幣730元),如果21天內未支付罰款,金額將翻倍到160英鎊,雙親家庭就是320英鎊。
每位家長三年內只會因同一個孩子被處以兩次罰款,第二次處罰金額還要加倍,也就是從160英鎊起罰。
如果在28天內沒有繳納罰款,或者孩子在三年內缺課三次以上,那就不用交罰款了,直接法庭上見。家長最高可能面臨2500英鎊的罰款,或者最高3個月的監禁。
也是很嚴格了。

(示意圖)
不用說,這條法規也被不少家長吐槽,畢竟沒有家長喜歡交罰款。而最近,一位名叫丹妮爾的家長在TikTok上吐槽罰款的影片,再次引發了網友們的討論。
丹妮爾和她的丈夫邁克爾因為在學期內帶著孩子去了趟拉普蘭(芬蘭最北部的地區)玩了一週被處以320英鎊的罰款。
丹妮爾氣壞了,她在TikTok上吐槽,學校這幫人根本不知道什麼叫“有意義的教育旅行”。

(丹妮爾)
她說她女兒在去年9月就要升入6年級了,他們打算帶女兒出去轉轉。
女兒的暑假在8月份,但這個時候正是旅遊旺季,全家去趟拉普蘭要花7000多英鎊;但如果等到9月份開學後,那時候就是旅遊淡季,同樣的行程要便宜1000多英鎊呢。

(拉普蘭)
丹妮爾說:“我們儘量保證每年帶孩子出門旅行一次。
因為邁克爾的工作時間跟孩子總是錯開的,孩子沒起床他就出門了,等孩子回家,他已經睡著了。
所以我們只能趁著這次旅行來享受一家人團聚的時光。”
丹妮爾認為他們出去這一週也不只是在玩,她覺得這應該算是“教育時間”。她說自己給學校寫了封信,裡面詳細說明了一家人在拉普蘭做的事情,以及這次旅行多有教育意義。
“我們不是在海灘或者泳池邊乾坐7天,事實上,我們每天都會進行一些活動,都是孩子在教室裡永遠學不到的東西。
在這個夢幻假期裡,孩子們看到並瞭解了極光,參加了哈士奇雪橇探險,乘坐雪地摩托四處遊覽還穿越了北極圈。

(拉普蘭的極光)
他們還去看了馴鹿、瞭解了雪村,甚至還見到了聖誕老人。”
她說:“我真的很傷心,他們(學校)居然不認為這是一次教育之旅,真是讓我震驚。”

(拉普蘭的聖誕老人)
在這條影片的評論區,網友們也產生了分歧。
一些網友,甚至一些老師都對她表示了支援,表示孩子的出勤率只要沒有問題,家長就應該帶孩子出去轉轉,這很有教育意義,非常重要。
“我也總是在學校放假前的幾天就帶孩子們走了。他們也沒錯過什麼,因為那一週通常都是學校在開什麼會、玩各種遊戲,基本上也都是拿來打發假期前的時間的。”

(圖片來自TikTok)
“如果她能說真話的話,我會更尊重她的立場的。
與其撒謊,假裝旅行有教育意義,不如直截了當地說,我想帶我的孩子度過一個一生難忘的假期,而且這幾天去更便宜。”

(圖片來自TikTok)
但也有網友認為丹妮爾的做法不合理:
“你能想象一個班30個孩子每個人都在學期內休個1-2周的假嗎?你想想,班上每週失蹤一個孩子,到底是啥感覺?”

(圖片來自TikTok)
“罰款也沒什麼不合理的,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規矩。如果你不想被罰款,就別帶著孩子旅行啊。”

(圖片來自Dailymai)
“你要是能負擔得起6000英鎊的假期,你就能負擔得起罰款。這不僅僅只是帶孩子出去玩幾天,而是關於老師如何讓你的孩子跟上班裡其他同學的學習進度。
不管你喜不喜歡,他們都有一個結構化的學習時間,讓他們能更好地面對考試。如果他們都在一起上課,那效果會更好。
作為父母可能會沮喪,但這就是生活。”

(圖片來自Dailymai)
“她說她在旅行上省了1000英鎊,所以交完320英鎊你還淨賺680呢。
但這些中產階級的‘網紅’似乎總覺得自己是受害者。
我也看到很多家庭不太富裕的父母說,他們很樂意為了帶孩子旅行而支付罰款,因為這樣他們能省下更多錢。這才是正確的心態。
另外,請教一下,跟聖誕老人見面有什麼教育意義?”

(圖片來自Dailymai)
最終丹妮爾表示,她會支付這筆“愚蠢的”罰款,並且以後會更好地預訂全家的行程,看來到最後她也沒消氣。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femail/article-14354849/mother-fined-taking-kids-school.html

——————–
各位小夥伴們
微信公眾號規則又進行了調整
事兒君也不得不跟大家求個三連
希望大家多多點選“在看
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
這樣事兒君的推送才能繼續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
與大家繼續分享每個開懷大笑或拍案驚奇的好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