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四川大熊貓繁育基地釋出了【10月部分不文明行為通報】,通報了16名因違反景區規定而被終身禁止入園的遊客名單。
這個名單挺有意思的,老弱病殘都沒慣著,8歲的唐某某在一眾平均年齡40+的中老年人中顯得格外突出。
訊息發出後,有叫好的,也有質疑的,有人認為對於一個8歲的孩子來說,終身禁入的處罰是不是過於嚴重了,應該給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對其進行教育,而不是直接懲戒。
針對這一爭議,主管部門回覆說,不應該因為是未成年人就網開一面,基地有權利懲罰。
這是我看過的對未成年人處理案例中官方回應最理直氣壯的一次。
讓孩子和家長長長記性,單從教育的角度出發,我認為熊貓基地功德無量。
3歲孩子看不懂可以理解,8歲的孩子正常上學的話已經是三年級,語文課寫作文的標準都是300字了,大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未成型,但是基本的是非觀肯定是有的,在熊貓基地裡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人家寫得明明白白。

我兒子5歲的時候就知道去公共場所要看那些禁止標語,不準向動物扔東西這麼簡單的道理,我不信有三年級的孩子還不知道,他咋不拿東西砸他爸媽呢?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這種拿東西砸動物的熊孩子背後,往往會跟著熊家長。
我上大學的時候在北京動物園當過志願者,每天的工作就是勸阻遊客不要隨意投餵不要往動物身上扔東西,這絕對是個髒活,你會發現有些人手欠的程度超乎想象,他們會拿手中的飲料,樹枝,甚至撿的石頭往熊身上砸,就是為了引起黑熊的注意讓熊發怒,這其中有不少都是帶孩子的家長,為了博孩子一笑,你勸阻他們還振振有詞。
所以確實不應該光懲罰孩子,應該連他的監護人一併處罰,而且還應該在類似的動物園建立黑名單共享制度,有惡劣前科的都應該禁入,最好還能全國聯網,和其他動物園黑名單共享。
要讓那些動輒就拿年齡當藉口的人知道,年齡不是免死金牌。如果自己的家長不教,那麼會有人替家長教育你,社會不全是你的爸媽,犯了錯一句“還是孩子”就能遮掩過去。這個孩子在若干年後絕對要感謝大熊貓基地教人,趁現在還小,改錯還來得及。
對未成年人的包容要有一個適度的範疇,否則就會讓他們產生一種可以無法無天的錯覺。
“他還只是個孩子”並不是犯錯不被懲罰的理由,如果一個小孩從小就缺乏起碼的規則意識,漠視規則,唯我獨尊,等到失去年齡這把保護傘的時候,社會一定會把他缺的課程給加倍補回來。
這裡必須再度稱讚熊貓基地以及基地的主管部門,他們沒有因為輿論發酵就處理自己人,而是堅守了自己制定的規則底線,既然有規則,那就一視同仁,不要給規則留那麼多口子,口子多了,就成篩子了。
當然這背後也有更值得玩味的地方。大熊貓基地為啥敢向未成年人開刀呢?因為熊貓嬌貴,出了事人家基地也承擔不起。
報道中有個細節,說局裡也曾和基地就相關情況交流過,對方表示“這次這個未成年人不能處罰,下次有個未成年人過去把熊貓捅傷了,咋整?”所以對待潛在的風險必須重拳出擊。
動物也分“三六九等”,如果他朝猴山扔玩具,處罰可能就沒有那麼嚴重。
如果動物園都能參照熊貓基地的標準,不文明行為分分鐘消失得乾乾淨淨。
校園霸凌者其實同理,學校口口聲聲說義務教育階段沒辦法勸退學生,被霸凌的但凡是教育局長的孩子,學校有一萬種方法可以在不違反義務教育法的情況下讓霸凌者自己退學。
當然,反過來說,有權有勢的孩子大機率也不會被霸凌。霸凌者都是欺軟怕硬的,他們專挑沒有家長撐腰的孩子下手。
看來只有國寶熊貓才能制服人類“熊寶”,這波魔法對轟多少有點諷刺。
-end-


關鍵詞
大熊貓
動物
不文明行為
基地
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