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Katya Koro
週末閒聊一下~
越小保兩年多前在杭州買的新房,雖然知道房價一直跌跌不休,但沒太在意。
一個重要原因是:小區房子限售五年。
反正也賣不了,就相當於沒跌嘛。沒有答案,就沒有傷害.
但杭州近期取消了限售。
越小保有點上火了。
一旦有鄰居賣房,價格就開盲盒了。
不知道會不會縮水?
我安慰她,這個房子就是自住的,你也不可能賣,就別想太多了。
少和中介聊天,少看小區成交價。
鄰居群裡聊起這個時,別接茬別細看,快速刷過。
可能再住幾年,又捱到房價回暖的時候了。
當然道理她都懂。
我安慰人的言詞很拙劣,但總有人覺得我是理財博主,說話總有幾分道理吧。
莫明其妙就有幾分“藥效”了。

一
人生難免遇到回撤的時候。
房價還好,不關注就不被刺痛。
股票不一樣,開啟賬戶就是暴擊。
比如2021年高位接盤的人,甚至遇上了-50%往上的回撤。
一大批山頂洞人,都在熱切地等一輪牛市來解救自己。

說起來——
很多人炒股買基金時,都覺得自己有那該死的,引以為傲的自制力。
能扛得住-20%的回撤。
就把錢當歡樂豆一樣,買得很肆意。
但據我觀察來看——
大多數人能扛住的回撤甚至不超過-10%。
一旦超過了,就開始睡不著覺,情緒焦慮,容易遷怒家裡人。
也容易手忙腳亂地頻繁補倉,好讓虧損幅度看起來沒那麼嚇人。
結果越補越跌,窟窿越來越大。
不僅是房子股票。
這兩年,很多人的職業收入也在回撤。
這個更讓人受不了。
我前幾天打車,司機接我時可能不熟路,繞得久了點,被停車場保安強行收了5塊錢通行費。
他很不開心,一路上一直在抱怨這個事。
我被唸到坐不住了,就說:
要不,你把5塊錢加到車費裡吧?
司機一下子如釋重負,連說了好幾遍謝謝謝謝。
可能憋了太久,也可能有點不好意思,司機跟我吐了一大堆苦水。
他說自己原本是建築行業的,給各種工程供應水泥,一年經手好幾個億的流水。
十幾年裡賺了大幾百萬。
但現在老本行很艱難,已經“一分錢都賺不到了”
只能先出來跑跑車,以及——追追債,回收一下欠款。
要不真揭不開鍋了。
司機感慨說:
年輕時賺錢是真多啊。
經常出入娛樂場所,揮金如土,妻子也不用工作。
當時覺得這是常態。
幾年下來,沒多少儲蓄,賺來的錢轉眼又花出去了。
年輕時也是真有勁兒,哪裡有機會,自己真敢扛著命去賺。
現在…
二
是啊,何止經濟。身體健康也會回撤。
蔡瀾就感嘆過:
“年輕人就是超人,他們在車禍中骨頭斷了又接回來;他們吃了什麼毒藥,第二天照樣清醒”
那,很快地過了中年就不一樣了。
就成了越過山丘,發現——
嘿!毛病不斷。
哪怕自己喋喋不休,也喚不回他人溫柔。
。。。
既然回撤難以避免,每個人都會遇到。
能怎麼辦?
只能儘量讓幅度小一點兒吧。
給自己更多耐心,等時間慢慢修復。
比如基金和股票,不在烈火烹油的高點進入,會有效減少回撤空間。
又比如股票,我很早意識到自己拼不過靈巧的遊資和大戶,從而把重心轉向了回撤更小的收息股。
比如房價,隨著時間推移,房價回撤或許會慢慢能修復。
哪怕修復不了,自己住得好一點,多多少少能值回不少票價。
比如病痛,身體病痛難100%避免。
但可以心存警惕,多注意照顧自己的身體;也可以用保險來減少經濟回撤,避免因為重病滑向經濟深淵。
。。。
技術上的做法挺多。
如果能控好回撤,哪怕人生淨值曲線向上增長慢一點,也不打緊。
PS.
週五陽線出來後,應該可以堅定不少人的信心。
週末又有不少公司發了公告——
宣佈已經收到了銀行的“專項貸款資金”,將用於回購股票。
子彈還在源源不斷地打向股市。
可能前些天還有很多人越來越懷疑悲觀,覺得行情難以為繼,現在又覺得,行情又來了?
又要漲停買不進去了?
其實——
別那麼悲觀、但也別忽而又太樂觀了。
近期A股就是在震盪階段:
漲多了跌,跌多了漲。
如果A股能在3100-3500間穩住一段時間,以及
成交量不往下掉,我仍然看好後面。
對套在山頂洞的朋友,接下來的半年一年,會是回血機率比較大的階段。
但是呢,不建議盲目追漲。
向上的過程仍然會是曲折的——有的人還是會跌到疼。
如果覺得沒買夠,那寧願跌多了再買;
考慮“抄這一筆”前,先想好“如果跌了,我能不能受得了對應的回撤”
對自己誠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