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All Life Under Heaven”主論壇在悉尼大學法學院圓滿舉行。作為第二屆澳洲道教文化節的重頭戲之一,本次主論壇匯聚了來自全球多個宗教、學術與環保組織的重量級嘉賓,共同探討“信仰與生態”“文化與可持續”的深層議題。


📍論壇資訊

時間:2025年6月28日
地點:悉尼大學法學院 F10A.01.101
主題:All Life Under Heaven
主辦:【澳大利亞道教協會】【世界道文化慈善基金會】
冠名贊助: EZZ集團

全日議程亮點回顧


🔹Session 1: Why Do We Care?
(我們為何在意?)
郭英傑教授(悉尼大學中國研究中心的主任Professor Yingjie Guo)
他首先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致辭,並代表東道主,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宗教代表及社會各界嘉賓表示熱烈歡迎,高度評價了澳洲道教文化節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傳播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Martin Palmer(FaithInvest主席 & WWF價值信仰專案負責人)
作為生態信仰領域的全球領軍人物,Palmer先生從“信仰與環境保護的融合史”切入,講述了他參與聯合國和WWF推動宗教領袖參與可持續議題的實踐,並表示:“道教的‘順其自然’正是現代環保所需要的價值觀。”

David Palmer 教授(香港大學宗教與哲學研究中心主任)
David 教授從自己多年研究道教與全球信仰系統的經驗出發,指出:“道教講究順應天地、尊重自然規律,這種智慧在今天顯得格外珍貴。” 他強調,宗教不只是精神寄託,更是推動社會向善、引導人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力量。他鼓勵大家跳脫宗教標籤,看見信仰背後共同的價值,那就是:愛、尊重、責任,以及對地球的守護。

Cliff Cobbo(WWF First Nations顧問)
代表澳洲原住民發聲,他強調:“我們從祖先那裡繼承的不只是土地,還有與土地共生的責任。”他的演講將“土著智慧”與“自然倫理”無縫連線,令人動容。
Dr. Caroline Chernov(YMCA全球影響金融負責人)
她分享了YMCA如何透過金融工具支援社群可持續專案,並提出“信仰社群+資本的融合創新”是未來推動變革的關鍵力量。






影片發言:Dr. Iyad Abu Moghli(UNEP宗教事務主任)
他在線上發來祝福,並介紹聯合國“信仰與地球”計劃的全球進展。

Master Meixi Yan 新洲太平紳士(澳洲道教協會 閻美希會長)
代表道教發言,她分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闡釋了道家生態觀念“人應順應自然,而非控制自然”。


☕️Morning Tea Break 太極功夫中場環節

特別邀請來自武當山的武當功夫團李小康教練,為現場帶來一段沉浸式的太極功夫教學。嘉賓紛紛起身,跟隨老師緩慢舒展動作,在動靜之間,感受中華養生文化的獨特魅力。現場掌聲笑聲不斷,也成為本次論壇最“放鬆”的高光時刻。


🔹Session 2: What Do We Believe?
(我們相信什麼?)

Gawaine Powell Davies(NSW佛教理事會)
從佛教“萬物平等、慈悲為本”的理念切入,強調“關愛地球是一種修行”。
Andrew Blake(巴哈伊教代表)
他呼籲用“團結”和“服務全人類”的精神面對生態危機。
Jacqui Remond(澳洲天主教大學)
她介紹天主教教皇提出的“照料我們共同的家園”呼籲,強調信仰不僅是救贖個體,更是保護整體生態的責任。

Surinder Jain(澳洲印度教理事會主席)
他以“地球是我們的母親”為核心觀點,講述印度教對自然萬物的崇敬,並指出“所有生態災難的根源是我們忘記了和自然的關係”。
Rev. Manas Ghosh(聯合教會牧師)
他以“信仰中的行動”為主題,分享了多個教會如何在社群中推廣環保專案。
影片發言:Dr. Rajwant Singh(Eco-Sikh主席)
展示錫克教環保行動,如“綠色廟宇計劃”。
影片展示:Al Jazeera伊斯蘭環保專案
透過影像講述伊斯蘭世界中如何實踐“守護造物”的理念。




Swipe left and right to view more.
Lunch Break

期間嘉賓繼續自由交流,氣氛活躍。




🔹Session 3: What Are We Already Doing?
(我們已在做什麼?)
Jacqui Remond(Laudato Si'環保運動)
再次登臺,她介紹該運動如何在全球教區推動綠色實踐,從節能建築到生態教育。
Eco-Sikh影片展示
詳細介紹了錫克教社群在印度、北美地區進行的綠色植樹、生態節慶等實際成果。



Afternoon Tea Break

🔹Session 4: What More Can We Do Together?
(我們還能做什麼?)
Dr. CK Leung(港大道教研究專家)
分享“黃大仙廟如何與社群合作建設可持續城市空間”的案例,提出“信仰場所也可以成為生態燈塔”。
Alopi Latukefu(Edmund Rice Global Centre)
提出教育與多元信仰融合的合作模式,關注“青少年生態意識”的培養。
Martin Palmer、Cliff Cobbo聯合發言
共同提出建立“跨宗教生態行動工作組”框架,推進未來協作計劃。





🪔 最後,澳洲道教協會主持了一場簡短而莊嚴的道教儀式,在清風繞樑的樂聲中,祈願眾信仰力量協力,為地球與眾生帶來更多光明與和諧。
🌿結語


此次論壇不僅是一場思想的盛宴,更是一場文化、信仰與行動力的深度交匯。我們看到,不同的信仰體系,在面對地球生態的命題時,展現出驚人的共識。而道教,正在以其“順勢而為”“無為而治”的智慧,贏得世界的注目。
【文化節5場活動已圓滿完成,以下海報中,長按識別圖片二維碼,可以觀看回放
以下連結也可以觀看回放
第一場悉尼大學多宗教論壇h5連結:https://h5.ausyx.cn/live/5462?is_share=1&mem_id=7032
第二場母娘慈愛慈善晚宴h5連結:https://h5.ausyx.cn/live/5452?is_share=1&mem_id=7032
第三場道教非遺藝術品開幕式
h5連結:https://h5.ausyx.cn/live/5458?is_share=1&mem_id=7032
第四場祈福世界和平大典
h5連結:https://h5.ausyx.cn/live/5456?is_share=1&mem_id=7032
第五場皈依典禮
h5連結:https://h5.ausyx.cn/live/5454?is_share=1&mem_id=7032

冠名贊助

黃金贊助

支援媒體










*本文為授權轉載,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