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的共同創始人皈依教會這為什麼重要?

本月初,拉里·桑格(Larry Sanger)宣佈他已經歸向主。任何人歸信主我們都應當歡喜,但這次皈依尤其引人注目。桑格是維基百科的共同創始人,現成為最近一些著名懷疑論者中的一員。這些人要麼已經成為信徒,要麼正在走向信仰的路上。
桑格的背景使得他看似是一個不太可能的皈依者。正如他在描述自己見證時所說:
「在我成年後,我一直是理性、方法論意義上懷疑主義的忠實擁躉,並且有著一種相當強硬、毫不妥協(但始終保持開放心態的)嚴謹。我擁有哲學博士學位,我的訓練是在分析哲學領域,這個領域被無神論者和不可知論者主導。曾幾何時,我也曾在安·蘭德(Ayn Rand)思想圈的邊緣徘徊,這個圈子同樣以無神論為主。因此,那些失聯的老朋友和同事們可能會大吃一驚。」
桑格的完整故事值得一讀。這是一個聰明絕頂之人在經過多年在學術界遊蕩後,終於與真理達成和解的故事,他曾以懷疑的態度寫過關於道德、善惡、西方文化以及上帝的部落格和文章。有一段時間,桑格決定開始讀聖經,並不是為了尋找主,而是因為他「接受過精讀難解文字的訓練」,他想「正確理解它」。
像另一個不情願的皈依者CS路易斯(CS Lewis)一樣,桑格發現新舊約能夠承受所有他批判性問題的審問。他慢慢開始嘗試「與主對話」,並閱讀那些將造物主上主置於宇宙和科學的更復雜現實中心的護教作品。
儘管桑格是一位傑出人物,擁有像約翰·倫諾克斯(John Lennox)這樣牛津數學家的思維方式,但他的皈依故事卻是一個熟悉的故事。他在一個教會家庭中長大,去教堂禮拜和禱告是生活中的常規部分。像所有孩子一樣,他對自己的信仰有疑問。他觀察周圍人的生活,他們並不總是活出自己所宣稱的樣子。他將疑問帶到教會領導面前,但那位教導者沒有與這位年輕人進行交流,而是把他打發走。許多離開教會的旅程,往往以類似的被忽視開始。
因此,桑格的問題轉變為強烈的懷疑。他從未完全接受無神論,坦承自己發現許多無神論的論點並不令人信服。但他確實變成不可知論者,因為他認為,至少他所接受的那種基督教並沒有提供解答他認為重要的問題,因此,懷疑似乎比信仰更合理。
然而,多年來,婚姻和為人父等各種生活經歷(他甚至讓他孩子們閱讀他自己曾不相信的聖經,作為「書籍」來學習),以及他自身天生的好奇心,最終把他帶回了最初的地方。對他而言,最有幫助的事情之一是辯護網站GotQuestions.org,這是一個對那些和桑格一樣處於同一路徑的人來說非常有價值的資源。他真的很驚訝發現,竟然有基督徒已經分享這些答案好幾個世紀了。
透過真誠地與對神信仰的辯論進行互動,尤其是透過自己直接閱讀聖經,他開始認識到,基督教確實有良好且充分的理由支援它。事實上,比他多年來依賴的懷疑要更有理由。
像這樣的見證鼓舞人心。它們提醒我們,沒有人會遠離到無法被神帶回來。它們也提醒我們護教學的重要性,護教也並不是只有一些聰明的播客主持人和神學家們才能做的事情。實際上,它是主用來吸引他的子民,並在他們到達之後滋養他們的一個偉大工具。
桑格的故事——一個年輕信徒變成懷疑者、然後是不可知論者,再次變成信徒——突顯了像Summit、Worldview Academy和GotQuestions.org這樣的事工的重要性。這些組織是父母和祖父母在孩子們有關於教會問題時的重要資源。好奇、懷疑甚至犬儒式憤世嫉俗的問題需要老師——護教者們——不僅能夠用聖經真理作出回應,還能夠提供信心,讓人們有信心活出基督徒的生活。
閱讀桑格的歸信公告,聆聽他與肖恩·H·麥克道維爾(Sean H. McDowell)作者的對話,並檢視這些事工。無論周圍的世界如何看待,我們確實有理由相信。
長按上圖  進入讚賞
·end·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我們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