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份,很多家庭開始規劃校園面試,即家長陪同孩子去到美高進行線下面試,同時進行校園走訪。我們都知道,頂尖美高不僅面試孩子,很多時候也會面試家長,由此來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成長環境、家庭的教育理念等…
所以頂尖美高申請,不僅娃拼,父母也得助力…那父母如何應對學校的面試呢?美高父母面試以什麼樣的形式展開呢?父母要如何做才能真正助力到孩子的申請呢?
普林頓教育結合多年輔導家長面試的經驗、以及多次和美高招生官進行關於家長面試的交流,總結出這篇關於家長面試技巧的滿滿乾貨,分享給申請2025年美高的家庭。

01
家長面試的4個環節
1、面試官給到家長,對孩子面試的反饋。
2、面試官提問;
3、家長提問;
4、家長自由發揮去介紹孩子。
02
家長面試常見問題
1、和家長文書的common question 類似,比如就讀四年美高希望孩子收穫什麼,從哪些方面去成長,家長對孩子的評價,孩子經歷的挑戰等,關於孩子除了申請材料外,您還有什麼要告訴我們的?
2、很多學校喜歡問到“在我們學校就讀4年後,您希望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們培養孩子最核心的思想是什麼?”等。
提示:這一題主要是在看家庭的教育理念是否和學校一致,建議家長不要只談學習、升學等話題。
3、也有很多學校喜歡問“作為國際學生家長,您將如何支援到孩子在美高的學習?
提示:這一題主要考核家長未來在學校社群的參與度,以及能為學校做什麼貢獻。家長可以結合在國內如何支援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支援學校的活動等方面來回答。
4、對於孩子在我們學校學習是否存在顧慮?
提示:這裡一定要回要答完全沒有,我們有信心,孩子一定能融入學校。
03
家長如何提問?
建議可以提的好問題:
1、是否可以介紹一下關於學校學習顧問系統的詳情?
提示;要以委婉的方式,溫和的態度,不要期待承諾性的答案。
2、詢問和孩子興趣愛好相關的,比如孩子愛好網球,可以問問學校網球隊是怎樣選拔的,在這個方面學校能夠提供的支援是什麼?
3、學校是怎麼給學生分配室友和宿舍的?
4、作為家長,我們能給學校提供什麼樣的支援呢?(比如來中國的招生,接待,迎新活動,擴大學校影響力等…表達能夠給到學校支援,會為孩子的錄取加分。切忌在家長面試中,提到捐款,經濟支援等。)
PS:一般來講,很多學校在家長面試環節,很喜歡直接請家長提問,所以家長一定要提前準備好問題。

04
招生官最喜歡聽到家長問的問題
1、作為家長,我如何可以幫助學校支援我的孩子的成長?我可以參加學校的什麼樣的活動?我怎麼參加學校的家長會?這類表達出強烈想要支援孩子學習的問題。
2、多問除了升學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問題。
提示:不要把所有問題都集中在學業上,比如家長可以問關於交友、上網、假期交通和不回家的安排、體育活動怎麼安排等等,避免在招生官眼裡成為不關心孩子身心健康、只關心孩子能上什麼大學的那類家長;避免直接升學率的問題,因為美高培養學生的目標是關注學生全面的發展,而非只有升學。
3、學校的假期是怎麼安排的?
4、招生官眼中對於這個學校最欣賞的點是什麼?獨一無二的特質是什麼?從職業生涯的角度,為什麼會選擇這個學校?
5、我們作為家長,有沒有機會提供到服務?比如家長委員會?我能為學校的community做些什麼?表達對學校強烈支援的意願,會增加孩子錄取的機率。
05
哪些不能問?
1、不要表現消極的態度,即便在回答孩子的挫折,有挑戰性的經歷,孩子的優劣勢等,也應該從中找到積極的方面,永遠不要表現出消極的一面。
2、不要放大孩子的問題,缺陷,但也避免誇大完美;真誠、誠實、值得尊敬,如果過於直白,會影響到孩子錄取結果。比如孩子的一些社交問題、學習問題等,建議不要在面試中提到,會導致招生官覺得孩子不夠成熟,獨立、社交能力有問題,不能適應美高寄宿生活。
3、家長面試避免宣兵奪主,不要變成家長展示的機會。始終要明確,這是關於孩子的面試,不是展現我們自己。
4、不要問官網能找到答案,很簡單的問題;
5、不要問跟學校規章制度有關的問題;
6、不要問可能提示孩子某些方面問題的問題,比如和同學相處、遇到困難怎樣尋求幫助等問題;
7、不要詢問聽說的一些網路傳聞等負面問題;
8、不要讓面試官去介紹學校不好的一面;
9、不要表達對於現在學校的抱怨和負面評價;

06
給訪校陪同家長的建議
1、積極尋找和麵試官溝通的機會,表達為什麼選擇這所學校,以及對學校的認可。因為不是所有的學校都會要求家長面試,但是,如果所訪問的學校是夢校,建議家長主動尋找哪怕非正式的溝通。
2、家長陪同面試,也需要全程認真跟隨節奏,比如走訪的時候不要一直拍照,或者一直閒聊,或者看手機。可以在徵得tour guide同意的情況下,可以拍攝另自己印象深刻的場景的照片。
3、著裝:儘量選擇正式一些的服裝,但是切勿過於濃重和浮誇。
4、不用擔心不會講英文給自己帶來負面影響,可以自己帶翻譯人員或者請孩子幫助翻譯。
5、家長記得訪校之後,也可以從家長角度給學校寫感謝信,並附上訪校時候的照片,尤其是讓自己印象深刻地方的照片,也可以透過照片,讓學校加深印象。但是切記發太多附件,給學校帶去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