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掉藤校標籤的媽媽們,找到了更適合孩子的人生版本

今年各路藤校錄取、頂尖美高錄取的成功故事,家長聽完更迷茫了。
很多曾經積極“複製成功路徑”的家長們已經覺得不對勁兒了,路走著走著,發現孩子推不動了。事兒做著做著,發現大家都做得差不多。
目標頂尖美高、藤校的孩子哪個不是高標化、高GPA、豐富的背景提升活動、各種獎狀、數不清的競賽和儘量小眾的興趣愛好。
一樣的“模板”往不一樣的孩子身上套,把孩子都修飾成差不多的“六邊形戰士”。
但,被頂尖美高放進等待名單,被藤校秒拒才是絕大部分家長拿到的結果。
核心問題是:家長只看到了申請美高、美本中的「術」,你看到了別人做什麼,怎麼做。但你沒有看到其中的「道」,你不知道別人做的事想要實現什麼,未來又要繼續做什麼。
聚焦「術」,聽的成功錄取案例越多,越迷茫。
因為留學的本質還是追求更適合孩子的教育。教育沒有標準答案。孩子可以去藤校、可以去頂尖美高、也可以去任何自己喜歡的學校。
那目標不同的家庭們,怎麼做個性化的教育規劃?
世通睿教育創始人樸泰仙女士和兩位媽媽NikiJulia透過直播分享了他們貫穿美初、美高和美本的長期個性化教育落地方案。
普娃可以成功逆襲,牛娃可以加速發展。每個孩子都可以透過個性化的教育,找到更適合自己的人生版本。
口罩期間離開國際學校去美高
“我希望孩子快樂但有目標”
“大女兒七年級的時候我決定送她去美高,國際學校當時攀比的風氣,對孩子影響很不好,她就是躺平的狀態。” 世通睿教育家長Niki在直播中講到她什麼時候決定送孩子去美高。
孩子躺平,缺少內驅力,是很多國際學校學生的通病。
這樣的問題,無法只通過語言勸導解決。怎麼辦?
“我當時也是第一次做媽媽,很想把她抓在手裡。但是我發現我收的越緊,她就離我越遠,我看到她的狀態很擔心未來怎麼辦,但我說什麼她也聽不進去。”
Nik的大兒女當時不明白人生有什麼意義,為什麼要吃學習的苦?為什麼不可以躺平一輩子?準備託福的時候也不努力,最終只考了八十多分。
“我沒有藤校情結,也不覺得進了名校就能怎麼樣。當初讓孩子去國際學校也是希望她快快樂樂的,但快樂的人生不等於沒有目標。”Niki的心情很多媽媽應該都能共鳴。
家長希望孩子快樂,但他們的快樂會來自於哪裡?來自網路、遊戲、購物?還是來自於閱讀、思考、藝術、運動、自我價值的實現?
樸老師特別理解我想要什麼。在和我介紹Proctor Academy這所美高的時候,我一聽學校有非常棒的雪場,孩子冬天可以在學校滑雪,夏天可以騎腳踏車,都是她喜歡的運動,我就知道她能有更多機會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而且她一直喜歡藝術,這個學校的藝術也很好,學術壓力也沒有那麼大,那就可以讓她很好的享受高中生活,去找自己的目標。我沒看學校排名,就決定是這裡了。”
但想解決孩子沒有內驅力的問題,不是換個環境就可以的,孩子認知的改變才是脫變的根本。
改變學生的認知是一個複雜而系統的過程,這非常難。
難,正是教育價值所在。
去美高之前,Niki的大女兒透過世通睿教育系統的課程做了充分的準備。
【成長課】讓學生重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尋找進步動機。
【批判性閱讀與寫作課程】建立孩子的批判性思維,不僅可以更好的幫助她適應美高學習,也改變了她的思考習慣。

這些課程在孩子的心中埋下思考的種子,讓她帶著對自己的期待和對新生活的審視,在美高的生活中尋找自己的目標。
Niki對女兒的期待是透過教育,給她有過好自己人生的能力。
基於這個大目標,才有了後面美高四年的每一年的小目標和女兒在校內校外做的各種事情。
掃碼聯絡世通睿教育
瞭解更多世通睿的服務和課程
找到更適合孩子的個性化教育方案
家長“用好”教育顧問
才能實現“普娃”逆襲
Niki作為媽媽的智慧不僅僅體現在對女兒教育路徑的選擇上,更體現在資源利用的層面,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不是別人做什麼,讓自己的孩子也做什麼。
而是自己的孩子需要什麼,結合學校的資源、顧問的資源、家庭的資源幫孩子實現。
這聽起來很難,實際上一點兒也不簡單。
每學期樸老師都會多次去學校看望孩子,和學校的老師溝通孩子的學習情況和活動情況。
第一年尤其重要,樸老師會重點關注孩子有沒有交到好朋友,有沒有找到好玩的活動,還有什麼不適應的地方等等。
只有第一年孩子融入了,才有後面更多的發展機會。
正因為孩子不是牛娃,才更需要完美融入校園,發展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這也是教育顧問才會關注的。

圖注:直播截圖
掃描下方二維碼

即刻觀看樸泰仙老師直播回放

“她去了美高以後,遇到什麼問題都會找她在世通睿教育上課的老師,找樸老師。因為我也解決不了。”大女兒到美高以後,怎麼寫郵件,怎麼選課,怎麼選活動,怎麼競選,要和誰投訴,這些事情都會和世通睿教育求助。
Niki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完全放手交給懂的老師,自己給女兒提供更多情緒價值。
“她之前其實是情緒波動比較大的小朋友,剛離開家也會跟我打電話哭,哭完我再安慰她,給她情緒價值。” 
到了十一年級,孩子會面對很多問題:選課要選多難?要不要考AP?怎麼發展領導力?
Proctor十一年級有校外學習專案,女兒問我要不要去這個【海洋教室】專案,我也不懂,就去問了樸老師。”
Proctor的海洋專案為期9個星期,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將駕駛一艘高桅帆船,從加拿大航行到哈特拉斯角。參加海洋教室的學生可以獲得數學、英語、海洋科學和海事領導力的學分。
“樸老師讓孩子一定要去,這就是建立孩子辨識度和領導力的機會。”Niki雖然不懂,但出於信任還是支援孩子去了。
一個孩子的亮點,未必是參加競賽、擁有滿分GPA
Niki的大女兒是學校建校以來第一個參加航海的亞裔學生。
她在大學文書中寫到這段經歷時體現出的特質,就是獨一無二的亮點。
Niki的大女兒曾經和我們說:“我第一次那麼久不使用手機,完全迴歸真實的世界。我也可以這麼專注,有這麼多的思考。我發現脫離網路世界以後,才是我真正的情緒,我真正的觀點。”正是因為孩子的認知在美高的學習和經歷中改變了,才會將自己經歷過的事情內化為讓自己更好的力量。
十二年級,大學訪校、瞭解學校的專業,做作品集,都是她自己和樸老師分析、決策再執行,Niki基本沒有跟著操心,完全由孩子主導。
“世通睿教育是真的在育人,在培養人。不僅僅是申請美高,申請美本。大女兒的變化我們父母是非常滿意的。”
從沒有內驅力的躺平女孩到獨立和顧問團隊完成大學升學,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在眾多比她成績更高、活動更多的申請者中脫穎而出,順利拿到Tufts University錄取。
讀這四年美高,Niki認為太值了。
經歷香港國際學校美初美高
才明白升學問題和教育問題的區別
“我對大兒子的要求是很高的,最初讓他開始學習二外,其實是不想讓他天天看熊出沒,找了老師學語言。結果孩子特別喜歡,法語、拉丁語、西班牙語、日語就一發不可收拾。”世通睿教育家長Julia談到大兒子的培養表現得很幽默,這是一個很小就展露出天賦的孩子。
從北京到香港,Julia的大兒子都是“別人家的孩子”既有優異的成績,又有多語言天賦,運動也做的不錯,申請的美初全部給了錄取。
“當時的中介跟我說,你的孩子是最好的,那就要去最好的美初,Fay就是最好的美初。”
當時Julia按照中式教育邏輯,以為孩子學術足夠優秀,自然會有大把學校搶著要
這樣的牛娃,能遇到什麼問題?
所以Julia也沒有給孩子找規劃美高申請的顧問。
不到一年,學術極好的大兒子已經因為違規被學校警告多次,瀕臨轉學。
遠在香港的媽媽不理解兒子發生了什麼,收到學校警告信以後,也不理解美國文化的Julia用翻譯軟體給校長寫信解釋,結果校長收到信以後更加憤怒了……
這些問題,曾經的升學顧問根本解決不了。
但她依然以為孩子會自然而然進到頂尖美高,直到小兒子在香港轉學被拒。
“我的小兒子幾乎和美劇《小謝爾頓》裡的謝爾頓一模一樣,我原本覺得他這麼聰明,學習這麼好,怎麼會有學校不要他呢,直到我們轉學被拒了,我才意識到不對。也意識到即使大兒子在Fay成績很好,也真有可能會被頂尖美高拒絕。”
於是Julia透過留學全知道找到了樸老師。樸老師和Julia的大兒子在Fay見面以後,很快就明白了他的困境不來自於學術。
在中美文化的差異下,孩子沒有融於美初這個環境中。
人是社會動物,需要找到自己在群體中的價值。
當大兒子經歷了:
原本和香港同學的打鬧方式,到了美初就變成違規行為。
原本能得到國際學校老師表揚的提問,到了美初就變成缺乏尊重的言語挑釁。
原本在哪裡都是“完美”的孩子,到了美初就成了校長談話的常客。
……
孩子的心態很難不受影響。
Julia不知道的情況下,大兒子試圖用展示自己的學術能力、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在群體中找到自己的價值,但都適得其反。
這就是孩子成長中遇到的教育問題,也只有教育顧問才能解決。
經過樸老師和學校的溝通,指導孩子正確的溝通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一切終於走向正軌。在樸老師眼中Julia大兒子確實有天賦,有特點,接下來繼續以能力養成為目標培養,他就是頂尖美高尋找的孩子。
今年他也如願拿到和自己非常匹配的頂級美高Deerfield Academy錄取。

圖注:直播截圖
“我把他(大兒子)未來十年的長期規劃,美高申請、美本申請都委託給樸老師了。現在他跟我都只說朋友的事兒,交女朋友的事兒。其他的事兒他都和樸老師去研究了。”
掃碼聯絡世通睿教育
瞭解更多世通睿的服務和課程
找到更適合孩子的個性化教育方案
孩子們遇到了問題並不可怕
重要的是在解決問題的土壤裡收穫成長的養分
Julia曾經焦頭爛額的問題,也同樣發生在很多讀美初的孩子身上。在樸老師看來,孩子們犯錯是很正常的,不犯錯怎麼成長呢?
遇到問題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思考、有蛻變。
在美初的第一年,Julia的大兒子多次在課堂上和拉丁語老師辯論,但由於他不瞭解美初的課堂文化,無意識把“學術探討”變成了“挑釁”,為了不影響課堂表現成績,他就更努力表達,結果”越描越黑”。最嚴重的一次,老師甚至讓他離開課堂。
在進行小組作業時,面對有偷懶的同學,有不同意見的同學,作為領導者,他也不知道要怎麼做才更好。
在宿舍裡,舍友的衛生習慣不能達到自己的期待,說了很多次對方也不改。
這些都是Julia的大兒子遇到過的問題,也是需要孩子親自去解決的問題
透過一次又一次解決問題,樸老師一步一步帶著孩子設計邊界、學會做領導者、獲得同學和老師的尊重。

圖注:直播截圖
掃描下方二維碼
即刻觀看樸泰仙老師直播回放
跟著教育顧問做升學,申請過程也是成長過程。
私立寄宿美初都有自己升學指導團隊,Counselor會和每個學生定期溝通,為學生的美高申請提供支援。樸老師作為大兒子的教育顧問,必然也參與到美高申請的過程中。
經過和樸老師的學習,孩子已經學會很好的和老師溝通,也具備了利用資源的意識和能力,他主動組建了自己“升學團隊”:美初的Counselor給出建議和更積極的推薦信,樸老師給出策略、深挖亮點、匹配資源。發揮各自角色的價值,共同託舉他進入自己的夢校。
有了「自主利用資源」能力的孩子,無論是在美高、美本還是進入職場,都能用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在和世通睿教育上文書課的過程中,Julia的大兒子也有兩重收穫。
他不僅透過文書重新認識自己的優缺點,還明白了為什麼現在選的英文課拿不到A
這都是教育顧問才會關注,並引導孩子同樣關注的。
教育是一個很宏大的命題,正確的理念隨處可見,但執行起來卻問題不斷,所以世通睿教育在長期引領、陪伴和矯正家庭學習成長,直到他們可以獨立做出正確的教育決策,落地適合個體孩子的教育方法。
這個過程需要以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為目標。
世通睿教育的個性化教育是超前的,也是深度的。
這樣才能讓家庭和孩子都看到自身的變化,整個執行過程越來越篤定,越來越安心。
掃碼聯絡世通睿教育
瞭解更多世通睿的服務和課程
找到更適合孩子的個性化教育方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