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與錄取擦肩而過?頂私放榜周專訪啟發教育曠校長:揭秘頂私錄取真相

地區:13個校區線下和線上教學
分類:全科補習+私立高中+學校申請
聯絡人:Hanna 漢娜
電話:905-415-8257
啟發教育總部地址:
unit 5, 2 Corby Rd, Markham, ON L3R 8A9 
(其它地區詳見文末)
Inspiration Learning 啟發教育成立於2003年,二十餘載卓越辦學,打造一站式教育生態。 在過去20多年裡,眾多多倫多教育品牌相繼消失,唯獨啟發教育與另一家專注競賽培訓的機構因各具特色的辦學,始終保持蓬勃發展。
與傳統教育機構不同,Inspiration Learning 啟發教育打造了一站式教育體系,成為覆蓋最廣、服務最全的教育品牌。其核心服務包括:高中學分課程、全科補習(線上與線下)、家庭教育諮詢、頂級私校及優質私立學校申請、世界名校大學申請、公立及天主教學校申請,以及哈佛藤校導師指導等。因其廣泛的學生群體,涵蓋不同背景、不同層次,啟發教育創始人曠校長長期以來一直是媒體爭相採訪的熱門嘉賓。
過去一年,由於曠校長專注於公司內部最佳化,未能接受採訪。去年年底,我們終於成功與曠校長敲定了一期專訪,並特意安排在頂級私校放榜週末進行。此次專訪不僅為家長們帶來一場深度的教育盛宴,更希望為育兒和教育提供更具啟發性的洞見。
提問
2月21日是今年頂級私校放榜日,
如果孩子未能錄取,您認為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回答
答:我回答問題時喜歡從不同角度出發,這樣家長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如何應對教育過程中出現的挑戰。如果孩子沒能被錄取,家長首先需要冷靜分析,不要過度焦慮,因為錄取結果受多個因素的影響,包括學術成績、面試表現、課外活動、學校匹配度,甚至運氣。
如果是我的孩子落榜了,我會做以下幾件事:
1. 給每所申請的學校發郵件,禮貌地詢問孩子在招生官眼中的不足之處。尤其是同時向多所學校諮詢,就能更容易發現孩子目前的短板。
2. 收到反饋後,我會客觀分析哪些問題可以在短期內改善,哪些需要長期規劃。例如,學術成績的提升需要時間,課外活動的深度需要積累,而面試表達能力可以透過訓練短期提升。
3. 充分利用時間,提升孩子的核心競爭力。很多問題並不是短期內能解決的,因此要制定清晰的長期規劃並堅持執行。
提問
我們在申請時請了顧問幫忙,但最終沒有被錄取。您認為這是否是顧問不夠專業?
回答
孩子沒有被錄取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學習成績,品性和全面發展的培養也很重要,運氣也佔一部分。申請私校是一個長期的規劃過程,而非短期速成的結果。
在選擇顧問時,很多家長容易陷入誤區,認為找一個與招生官有關係的顧問能提高錄取機率。然而,若錄取僅靠關係,那這樣的學校值得送孩子去嗎?真正的錄取考量依然是孩子的綜合素質和匹配度。
要讓孩子具備競爭力,必須從長遠考慮,提升成績和特長需要時間積累。許多不夠專業的顧問只能提供程式性指導,而經驗豐富的顧問則能深入挖掘孩子的特質,發現弱點,並整合資源幫助他們提升。即便申請未成功,孩子也能在這個過程中收穫成長。
此外,顧問的英語表達能力和洞察力至關重要。打動招生官的文書,不僅要精準呈現孩子的特點,還要讓招生官覺得孩子與文書描述一致,眼前一亮。優秀的顧問,不僅助力申請,更能挖掘孩子的潛力,助推成長,使他們未來更具競爭力。
提問
許多家長對各大頂私的特色並不十分了解,
您能否為我們做一個詳細的特色分析?
回答
每次分析這些學校的特色,總會得罪一些偏激的人,哈哈。但作為專業人士,既然要說就給些乾貨,不搞虛的。你聽就聽,不認同就跳過。下面總結五所代表性的頂私學校:
UTS:學科很強的混校,亞裔學生比例較高。適合有較強自律性並能適應高壓力環境的學生。課程內容緊湊,作業和考試要求嚴格。理科強、喜歡挑戰的孩子在這裡會很合適。
Appleby:近年來競爭愈發激烈,尤其因其是西部地區唯一一所頂級私校,吸引了更多家庭的關注,尤其在華人圈推廣力度增大。Appleby採用AP課程體系,非常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UCC:百年男子貴族學校,理科稍弱,文科強。學術氛圍和豐富的校內課外活動特別適合有志於進入頂級大學並從事領導角色的學生。英語好、不偏科的孩子在IB課程下會有優勢。
Havergal:女子貴族學校,適合希望在學術、領導力和課外活動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的女孩。Havergal培養未來女性精英,學生多才多藝,口碑優秀。
TFS:法語混校,採用IB課程,特色在於法語教育。適合對法語有興趣或希望掌握雙語的學生。與其他頂私相比,TFS的錄取競爭較小。
其他頂私(如St. Andrew’s、Crescent、BSS、Branksome、St. Clement’s等):辦學理念和設定差不多。年級越高,申請難度越大,因學位減少、競爭激烈。選擇頂私更多是一種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家庭地址和legacy(家族傳承)通常是本地白人家長的重要考慮因素,很多家長會選擇父母或祖輩曾就讀的學校。
提問
如果低齡階段的家長希望為孩子申請頂級私校,他們應該從哪些方面提前做好準備?您有什麼建議可以幫助家長為孩子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回答
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前準備,幫助孩子打下堅實的基礎:
語言能力:培養孩子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確保能夠自信表達.
數學思維:提升孩子的數學邏輯能力,尤其是解題思維和應用能力。
文化與禮儀:更多瞭解西方文化,培養孩子的自信心、社交能力和基本禮儀。
特長培養:發展至少一項突出的興趣或特長,如音樂、體育、演講、程式設計等,這在申請過程中是重要的加分項。
學術成績:保持優秀的成績單,尤其是核心科目(英語、數學、科學)
家長可以透過閱讀、親子互動、豐富的課外活動和專業輔導,幫助孩子在這些方面逐步提升,為申請頂私校做好充分準備。
提問
課外活動在頂私申請中佔多大比重?一般頂私更看重哪些型別的活動?
回答
課外活動在頂私申請中並沒有固定的比重,學校更看重的是學生能為校內各類團體做出貢獻,比如加入校隊為學校爭光、在學科,商賽,辯論,國際象棋,機器人等競賽中獲獎、參與樂團演奏等。因此,頂私的學生通常都具備一技之長,同時學業優秀。我自己的孩子申請時,並沒有什麼獎項,只是有一份優秀的成績單和兩項俱樂部級別的團隊運動(Rep Team)。
提問
頂私申請需要參加哪些入學考試?是否需要額外補習?如何找到合適的輔導資源?
回答
我一直認為入學考試補習只是臨時抱佛腳,效果有限。相反,長期保持穩定的學習節奏,不僅能確保成績單優秀,還能預防學習漏洞、養成良好習慣,並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對於平時成績單保持在A的學生來說,頂私入學考試通常不會太難。當然,前提是成績單來自正規學校,而不是以寬鬆打分著稱的小私校。
提問
什麼樣的學生最受頂級私校青睞?
家長的背景和參與程度是否會影響錄取?
回答
頂級私校青睞那些均衡發展、品性好、成熟穩重、有責任感的學生。成績單優秀、學習習慣良好的孩子更具競爭力。家長的背景並非決定性因素,但在填寫職業資訊時適當潤色可以加分。不過,家長是否流利英語並不重要,許多頂私都配有中文翻譯,專門幫助家長理解學校的重要信件和會議內容。最終,孩子能否被錄取,主要取決於他們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其他因素只是錦上添花。
提問
聽說在頂級私校中,華人學生的競爭壓力特別大,您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回答
入讀頂私的孩子普遍自認為優秀,容易形成唯有考上世界名校才能證明自己的心態。但由於名校錄取名額有限,尤其是申請同專業的學生競爭更為激烈。華人學生在學業、智商和課外活動上相似度高,容易陷入內卷。我常形容進頂私就像進了滾筒洗衣機,一啟動就停不下來。而且,相比家長,孩子們往往更要強、更拼命。
提問
據說頂級私校提供豐富的人脈資源,作為一位有孩子就讀其中的家長,您對此有何看法?這些資源對學生未來的發展真的有決定性作用嗎?
回答
人脈資源確實是頂級私校的優勢之一,畢竟身邊都是有錢有身份的人。但這些資源是否對未來發展起決定性作用,還是因人而異,取決於孩子是否能抓住機會。貴人可遇不可求,讀頂私或許能提高遇到的機率,但並非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提問
從頂私出來後,能進什麼樣的大學? 比如藤校?
回答
上頂私並不會提高被藤校錄取的機率。很多人看到頂私的藤校錄取率高於公校,但這與學生本身的申請意願有關。公校裡考慮去美國讀書的比例遠低於頂私。例如,我兒子的田徑俱樂部隊友,跳遠全國第一,公校學生,但他完全不知道體育生可以申請藤校全獎。後來,在我兒子的啟發和幫助下,他不僅拿到了布朗大學的全獎,哈佛、耶魯、普林斯頓也給出了獎學金。藤校錄取無論在哪裡都很難,所以如果認為上頂私就能提高藤校錄取率,最終可能會失望。
提問
許多家長對孩子的升學問題感到焦慮,認為進不了私校就會輸在起跑線上,影響未來發展。您怎麼看待這種觀點?如果孩子一直在公立學校就讀,您認為家長應該如何進行教育和培養?
回答
其實,加拿大的公校有足夠的資源來培養孩子的德智體全面發展。選擇私校更多是一種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如果孩子就讀公校,家長應注重在課外加強學科學習。雖然公校的課外活動資源不如私校豐富,但可以透過學術上的領先來彌補。同時,在強化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會提升學習習慣、刻苦精神和思維能力。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可以在體育和樂器方面多培養,加入一些義工活動。如果預算有限,團體運動專案是一個經濟實惠的選擇,花費較少,而且俱樂部還可申請補助。透過補習、課外俱樂部和義工活動的支援,孩子同樣能實現全面發展,長遠來看完全不遜色於私校的學生。 
提問
您認為第一代移民家庭的孩子在教育上還存在哪些短板?
回答
視野、語言能力和對西方文化的理解是關鍵短板。我自己也深有體會。許多移民家長常抱怨多倫多無趣,但實際上,我們的孩子從小就缺乏真正融入本地文化的機會。僅靠課堂學習遠遠不夠,他們的課外知識儲備普遍較少。
因此,我開始在春假和暑假策劃“我是加拿大人”系列活動,結合文化地標參觀,由資深導師帶隊,結合課堂演講和寫作,引導孩子深入瞭解加拿大及西方主流文化,拓寬視野,真正實現融入和成長。
每次見到曠校長,都會有問不完的問題。她是我見過最真實、最接地氣的教育工作者,她的教育理念和無私分享影響了許多華裔移民家庭。或許有些觀點聽起來犀利,但正如良藥苦口,希望大家能從這次採訪中有所收穫。期待下次再與曠校長對話!
長按二維碼聯絡
【其它地區校址】
⏩Aurora
電話 905-503-6988
聯絡人 陳老師
地址 
15260 Yonge Street, Unit 201, Aurora, L4G 1N5 (Yonge/Wellington)
⏩Markham (East)
電話 416-906-7121
聯絡人 蔡老師
地址 
156 Bullock Drive, Unit 3, Markham, L3P 1W2 (McCowan/Hwy7)
⏩North York (Willowdale / Scarborough)
電話 416-227-0658
聯絡人 張老師
地址 
648 Finch Ave. East, Unit 10, North York, M2K 2E6 (Bayview/Finch)
⏩North York (York Mills)
電話 647-669-0966
聯絡人  Cleo 老師
地址 
1470 Don Mills Rd,Unit 304, North York,M3B 2X9 (Don Mills/York Mills)
⏩Markham (Unionville)
電話 905-415-8257
聯絡人 Hana 老師
地址 
2 Corby Rd, Unit 5, Markham, L3R 8A9
⏩Newmarket
電話 905-853-3332
聯絡人  楊老師
地址 
730 Davis Drive, Unit 201,Newmarket, L3Y 2R4 (Davis/Leslie)
⏩Oakville / Mississauga / Brampton
電話 905-827-3888
聯絡人 高老師
地址 
2345 Wyecroft Rd, Unit 18, Oakville, L6L 6L8 (Third Line/QEW)
⏩Richmond Hill (North)
電話 416-834-1894
聯絡人 玉潔老師
地址 
10350 Yonge Street, Unit 004,Richmond Hill, L4C 5K9 (Yonge/Elgin Mills)
⏩Richmond Hill (South)
電話 905-370-1146
聯絡人 Ivy老師
地址 
165 East Beaver Creek, Unit 22,Richmond Hill, L4B 2N2
⏩Richmond, BC
電話 604-318-0198
聯絡人 Diogo老師
地址 
3185 – 8888 Odlin Road,Richmond, BC, V6X 3Z8
⏩Surrey, BC
電話 Diogo 老師
聯絡人 604-318-0198
地址 
13798 94A Ave, Unit 304,Surrey, V3V 1N1
⏩Stouffville
電話 905-640-9995
聯絡人 Vivian老師
地址 
100 Ringwood Drive, Unit 5,Whitchurch- Stouffville, L4A 1A9
⏩Thornhill
電話 905-709-0076
聯絡人 陳老師
地址 
7787 Yonge Street, Suite 205,Thornhill, L3T 7L2 (Yonge/Centre)

相關文章